悟後的修行

悟後的修行

若不觀心,若不尋找“本真的自己”,則不名修行。若不修行,則不得超越娑婆而往生淨土,或曰則不得超越煩惱而融入自性。

迷人以為,進入兜率內院,便是到達物理空間的某個地方。然而,佛教所說的彌勒內院,卻不是一個物理空間中的某個地方,而是見性後的自心境界。

若是臆想出一個彌勒內院,以為是在物理空間的某個地方,這便是妄想自惑,輪迴無期。覺林菩薩雲:

心如工畫師,畫種種五陰,

一切世界中,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

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

諸佛悉了知,一切從心轉,

若能如是解,彼人見真佛。

心亦非是身,身亦非是心,

作一切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慾求知,三世一切佛,

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1]

彌勒內院,不在別處,正是諸人的自性法身,或雲諸人的無相真心。彌勒菩薩,也非別人,正是住在彌勒內院裡的人,正是住在自性法身上的人。學人證悟了自性,以自性為家舍,便是入住了彌勒內院。

善財入樓閣之後,或雲善財見性之後,彌勒菩薩令善財童子往詣文殊菩薩。善財再次拜謁文殊菩薩,受文殊菩薩之教,而參普賢菩薩。

問:如何是普賢菩薩?

答曰:普感普應,無所不周,故名為普。順性起用,妙用無窮,故名為賢。普賢,表大機大用,果德圓滿。

見性之前,依文殊之教,南尋遍參。參善知識,旨在見佛,或曰旨在見性,或曰旨在見“本真的自己”。見性之後,依文殊之教,行普賢之行。行普賢之行,旨在究竟圓滿,或曰完全地恢復本來面目。

打開本來、見到本性之前,讀經看教,打坐用功,綿密觀照,等等,這就相當於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在見地正確的前提下,我們如法用功,妄想就會漸漸地歇下來。妄想歇下時,藉著不期而遇的外緣,豁然之間,便能識得這個空明朗淨的自性法身,這就相當於彌勒彈指,樓閣門開。樓閣門開,善財得入。

打開本來、見到本性之後,就要對境練心,事上鍛鍊,這就相當於善財童子行普賢行,就是隨一切緣,消一切習氣,度一切眾生。

度一切眾生,就是消一切習氣,而不是把對象化的生命個體轉移到物理空間的某個地方。永明延壽禪師雲:“經雲,佛告比丘,汝等日夜常生無量百千眾生。若能智照,不起相續之念,即是度眾生。又,了念即空,無有起處,即是度盡無量百千眾生,不見有一眾生而得滅度者。臺教雲,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六根為男,六塵為女,識為媒嫁,出生無量煩惱為子孫,故經雲:有念即生死,無念即尼洹。”[2]

修行不是消滅念頭,而是消滅習氣。若是消滅念頭,那麼,修行成功的人,就是沒有念頭的人。沒有念頭的人,就像木頭石頭,這人還有什麼用呢?正起念時,無念可起,方名無心道人。

無心道人,不是某個生命個體,而是無掛無礙的這個妙明真心。黃檗祖師雲:

唯此一心,更無微塵許法可得,即心是佛。如今學道人,不悟此心體,便於心上生心,向外求佛,著相修行,皆是惡法,非菩提道。

供養十方諸佛,不如供養一個無心道人。何故?

無心者,無一切心也,如如之體,內如木石,不動不搖,外如虛空,不塞不礙,無能所,無方所,無相貌,無得失。

[3]

唯此一心,是無心道人。唯此一心,是觀音的人。若無此心,誰來見色?若無此心,誰來聞聲?若無此心,誰來辨他吉凶?故知此心,便是覺者。故知此心,便是佛者。故知此心,便是仁者。仁者,覺察的主人也。麻木不仁,即麻木不覺。即此仁者,即是覺者。即此佛者,即是仁者。或仁或佛,同一實際。

問:藉助何法,覺悟自心?

答曰:藉助般若,覺悟自心。藉助智慧,覺悟自心。是故經雲“般若波羅蜜”,亦名大智慧到彼岸。

問:彼岸在何處?

答曰:迷即此岸,悟即彼岸。迷則迷自心,悟則悟自心。迷自心,即是眾生,即在此岸。悟自心,即是諸佛,即到彼岸。到了彼岸,此岸已無。此岸既無,彼岸何存?彼此消融,絕待一真,是名真彼岸。這個“真佛”,這個“彼岸”,不為堯存,不為紂亡,他只是一個當下的“原本的真實”,而不是用功修成的,而是回頭發現的,而是全身融入的。用造作事物的方法而造作聖人之道,則是背道而馳,百千萬劫,而不得成。譬如,世上本無高樓,可以建造出高樓。某人本不是演員,可以把他訓練成演員。如此造作,是形而下學,而非返本還源、恢復本真的聖人之學。

聖人之學,不是造作而成的,而是返本還源而成的,所謂去掉自心的汙染,恢復自性的光輝,儒家所謂“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克己者,格物也,滅人慾也,除汙染也。復禮者,恢復天理也,恢復本然也。若是恢復了這個天理,若是恢復了這個良知,則天下萬事萬物,盡歸良知心體。遍含萬相的良知心體即是仁,遍含萬相的良知心體即是佛。或名仁,或名佛,名異而實同。

若是歸了這個仁,若是歸了這個佛,或曰悟了這個心,或曰致了這個知,則“一通百通”,“一真全真”,故云“天下歸仁”,故云“十方淨土”。此時,橫拈豎捏,無有不是,孔子所謂“從心所欲”是也。若是此處通而彼處不通,那只是未致良知,那只是未復天理。譬如有人,以為自己明瞭自心,致了良知,然而,觸境遇緣,則處處障礙。既然觸境遇緣,處處障礙,這便是還在娑婆。


[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大正藏》九冊,第四六五頁下至四六六頁上。

[2] 《宗鏡錄》卷八十九。《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九〇四頁下。

[3] 《傳心法要》。《大正藏》第四十八冊,第三八〇頁上。

悟後的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