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听听那个靠炒股赚了800亿的人怎么说

1

2018,不仅国际黑天鹅多,国内监管也严,去刚兑、去杠杆、去产能和去泡沫则是今年各大类投资监管的主题。

而近来各类投资都不容易——

P2P爆雷名单一个接一个,单单一季度就有144家P2P爆雷、22家歇业停业;

债券违约频发,截止5月10日,今年来已经出现18起债券违约事件;

继资管新规落地后,前两天央行也开始了对互联网黄金做整改,出了5大禁令:

互联网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黄金账户服务;

不得提供黄金清算、结算、交割等服务;

不得提供黄金产品的转让服务;

不得将代理的产品转给其他机构进行二级或多级代理;

不得向风险承受能力不足的投资者销售黄金产品

......

好严格,有木有~~

但你是否发现这些事件和监管限制背后的主题,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便是【非系统性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是指对某个行业或个别证券产生影响的风险,它通常由某一特殊的因素引起,与整个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存在系统的全面联系,而只对个别或少数证券的收益产生影响。也称微观风险。具体包括财务风险、经营风险、信用风险、偶然事件风险等。

来听听那个靠炒股赚了800亿的人怎么说

黑色箭头+绿色剪头=红色箭头,而黑色箭头部分是可以降低的

强监管可以有效地保证我们能接触的投资品种/平台是有法律保障的,尽可能地降低非系统性风险。

而游离于法律保障外的各类投资品,虽然不是违法的,但却是高风险的,比如外汇杠杆交易、虚拟币、高于36%的民间借贷......

2

我国的投资渠道不多,但不代表不能赚大钱,只是大家都缺乏耐心去等待,在赚快钱的念头驱使下参与现货、邮币卡、外汇等高风险投资,殊不知很多都是骗局。

要说投资耐心,估计没有谁能比得上我们熟知的股神巴菲特了——股神99%的财富是50岁之后赚到的,50岁后的身价才实现了3连跳。

上周六巴菲特领导的伯克希尔公司53周年的股东大会后,股神的精彩问答又刷屏了。

多多不才,摘抄了几段与大家一起分享(还有往年的金句):

问:随着“财富公式”、凯利公式的流行,投资界产生了许多关于分散与集中的争论。我知道您支持哪一方,但是我想问的是,您能否详细告诉我们,您如何分配仓位、如何摊低成本?

巴菲特:关于分散,我有两个观点。如果是职业投资者、如果对自己有信心,我建议高度集中。对于其他普通人,如果不懂投资,我建议高度分散。

从长期来看,经济一定越来越好。普通人只是要注意一点,别在价格太贵或者不该买的时候买。大多数人应该购买低手续费的指数基金,长期定投。你是个普通人,还想耍点小聪明,每个星期花一小时研究研究投资,最后你很可能后悔自己太傻。

如果投资是你的专长,分散不符合逻辑。不把资金投到第1位的机会,非要投到第20位的机会,不合理。以勒布朗·詹姆斯为例,球队里有勒布朗·詹姆斯,一定要让他上场,不能把他换下来,让他给别的球员让位。你要是有40个女人的后宫,没一个女人你能懂。

查理和我主要投资的就是5只股票。假如我管理5000万美元、1亿美元或2亿美元的资金,我将用80%的仓位集中投资5只股票,并把25%的仓位分配给第一重仓股。

1964年,我找到了一个好机会,值得下重注,我愿意用高达40%的仓位投资。我告诉自己的投资者,他们需要的话,可以把自己的钱撤回去。没一个人撤资。我找到的这个机会是卷入色拉油丑闻的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

1951年,我几乎把自己的所有资产都投进去了,买了GEICO的股票。1998年末,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陷入了困境。当时新旧国债的价差拉大,我愿意把我个人账户中75%的资金拿出来,投资这个机会。

有一些时候,甚至在过去几年也出现过这样的机会,我愿意用高达75%的仓位去做一笔投资。如果你知道怎么玩,如果你真懂生意,你可以重仓。

在过去50-60年里,查理和我两个人,我们做了那么多笔投资,最终让我们亏损超过个人总资产2%的投资,一笔都没有。我们只是承受过股价波动带来的账面损失,一笔投资账面亏损50%的时候也遇到过。所以,我们总是说,不借钱。我们不想把自己的命运交到别人手里。

什么东西大甩卖,人们都抢着买。只有股票大甩卖,人们不高兴。看好一家公司,30买了,跌到20,应该再买才对。麦当劳的汉堡降价了,这不是好事吗?

翻译:RanRan

多多说说:对于普通投资者,巴菲特的投资建议是高度分散,这和老债王所说的“除非你能确定自己永远是对的,不然就该做资产配置”不谋而合。

分散投资的好处之一就是可以分散非系统性风险,比如买了14富贵鸟的全完了,但重仓了14富贵鸟的债券基金中融融丰纯债净值下跌12.81%,至少还活着。

来听听那个靠炒股赚了800亿的人怎么说

问:虽然您公开了自己的投资方法,但很少有人能模仿您取得成功,请问这是为什么?

巴菲特:我问过格雷厄姆同样的问题。很多人都去哥伦比亚大学听他讲课。他用当时的股票作为例子讲课。听完一学期的课,用格雷厄姆讲的例子,学生们都能做出一个肯定赚钱的投资组合了。

格雷厄姆的一生是分享的一生。因为他分享,或许他聚集的财富少了,但是他活得更幸福。钱只不过是纸面上的一串数字,一个人去世时拥有8600万还是4200万,没多大区别。在听过格雷厄姆讲课的学生中,最后90%都干别的去了。

我从11岁开始投资,第一次买股票买了3股Cities Service的优先股。我把奥马哈图书馆所有关于投资的书都读了。我开始的时候研究走势图、学技术分析。我很痴迷技术分析,但用技术分析根本没赚到钱。

19岁的时候,我读了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因为我读了这本书,格雷厄姆是不是有什么损失呢?或许吧,我们在投资中相互竞争,格雷厄姆因此赚得钱少了,但是格雷厄姆不在乎。

格雷厄姆讲的理念,能听进去的人,一听就听进去了;听不进去的人,怎么给他讲都没用。归根结底在于人们性格的差异。人人都想要赚钱快,钱不是这么赚的。

许多人想要的东西,格雷厄姆讲的理念给不了他们。按格雷厄姆讲的,投资者做不到能掐会算,只是坚守自己的能力圈,等待明显的好机会。与赌股票第二天的涨跌相比,格雷厄姆的方法不够刺激。

大多数买互联网公司的人,连市值多少都不清楚。他们买,是因为自己觉得能涨。你让他们写下来,“我买市值60亿美元的XYZ公司,是因为……”,他们根本写不出来。

还是龟兔赛跑的道理,最后一定是乌龟胜利。查理和我两个人讲怎么投资,我们是培养了竞争对手。然而,大多数人不和我们竞争。有和我们竞争的,也没关系,我们的钱早就花不完了。

翻译:RanRan

多多说说: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是用其一生去履行和验证的,很多人说在中国不适用,事实上我们参与资本市场也没多少年,急于下这样的结论过于偏颇了。

在投资这块,多多是认同并追随价值投资理念的。有时候我也喜欢给别人灌输道理,包括自己也被灌输过。然而,结果往往是固执己见,认为自己就是对的,直到吃过亏,才会把观念扭转过来。其实,大家都在成长中纠正自己。

问: 如何看待比特币?

巴菲特:任何一个你买非生产力资产的时候,都是依赖别人用更高的价钱接盘,因为他们觉得以后还会卖给下一个人,得到更多的钱。

加密货币最后的结果是会很糟的,因为他们没有产生任何跟这个资产相关的价值,而且你还会面临一些其它可能很快创造出来的新问题,包括汇率等等,都是它很棘手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以,很多人现在看到这样一个机会,然后就希望有这样一个机会来致富,特别是看到自己的邻居已经通过这种机会致富了,就会去投机,我觉得结果不会太美好。

查理芒格:我甚至比你还讨厌加密货币。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头脑混乱的反应。

很多加密货币的交易人简直太恶心了,好象一些人在交易完全没有意义的东西,你就会说我也不能落于其后,我也要加入其中,这是什么逻辑?

转自:雪球

多多说说:估计币圈的朋友看到后会抓狂:凭什么说结果会很糟?!

当然,股神在虚拟币这块的预测不一定准,但可以肯定的是,巴菲特更愿意做自己有把握的投资、符合自己投资系统的投资。或许我们该问一下自己到底是跟风炒币的,还是有理有据的。

更重要的是,这到底是否符合你的风险承受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