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黃瓜更容易高產的幾點祕決,你不看看,就虧大了

黃瓜是國內主要的蔬菜品種之一,具有上市早、供應季節長的特點,在淡季既能補充蔬菜品種數量不足,豐富城鄉人民菜籃子,又可增加菜農收入,深受城鄉居民和菜農的歡迎。現將黃瓜優質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讓黃瓜更容易高產的幾點秘決,你不看看,就虧大了

1、育苗:早春茬育苗苗齡宜大,定植前充分低溫鍛鍊,用營養杯或紙袋育苗,秋延後茬可採用直播的方法。

2、定植前的準備:提早扣棚、烤地,定植前20~30天扣蓋棚膜,舊棚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磷酸三鈉或次氯酸鈉噴立柱和棚膜,也可用貝多豐土壤殺菌(土傳1號)或煙劑進行燻蒸,化凍後及時翻耕土地並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機肥為主,高畦栽培並覆蓋地膜

3、定植:在確保幼苗不受凍害的前提下儘早定植,棚內10釐米地溫大於12℃,最低夜溫不低於5℃。適度密植,每畝4000株左右,要適度淺栽。

4、定植後溫度管理:早春栽培的黃瓜前期主要是保溫防寒,一般緩苗期前不放風加強夜間防寒,緩苗大約需要7天左右,採取各種措施提高夜溫促進緩苗。緩苗後到根瓜坐瓜階段大約20天,要適當控制溫度,白天20~25℃,夜間12~16 ℃,防治徒長。盛果期要適當控溫白天25~30 ℃,夜間16~18 ℃。

5、肥水管理及中耕:早春栽培地溫較低,定植水要適當的小,緩苗後澆緩苗水,澆水後進行中耕,並進行蹲苗。採收根瓜後進行澆水,以後每隔5天澆水一次,澆水最好在晴天早上進行,夏季暴雨忽晴後要澆一次水。澆水後及時通風降低棚內空氣溼度。

讓黃瓜更容易高產的幾點秘決,你不看看,就虧大了

生育週期 :

1、發芽期:播種至第一片真葉出現,一般5-7天,此階段生長量小、速度緩慢,需較高的溫溼度和充足的光照,促進及早出苗,出苗整齊,防止徒長。

2、幼苗期:從第1真葉展開至第4-5片真葉展開,一般需要30天左右。此階段開始花芽分化,但生長中心仍為根、莖、葉等營養器官。管理目標為促控相結合,培育壯苗。

3、初花期:(發棵伸蔓期)從第4-5片真葉展開至第一個雌瓜坐瓜,大約需要20天左右,此時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同時進行,生長中心逐步由營養生長轉換為生殖生長,應該促控結合,促坐瓜控徒長。

4、結瓜期:從第一個雌坐瓜至拉秧,持續時間因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此階段植株生長速度減緩,以果實及花芽發育為中心,應供給充足的水肥,促進結瓜、防止早衰。

讓黃瓜更容易高產的幾點秘決,你不看看,就虧大了

肥水管理:

(一) 黃瓜生長特點 :黃瓜生長快、結果多、喜肥、根系耐肥力弱,對土壤營養條件要求比較嚴格,據測定,每生產1000kg黃瓜果實,需要吸收氮2.8kg、磷0.9kg、鉀3.9kg、鈣3.1kg、鎂0.8kg,可見黃瓜全生育期對N\P\K的吸收是:吸鉀最多,其次是氮,再次為磷。

(二) 黃瓜的需肥規律:定植後30天內吸N量呈直線上升趨勢,到生長中期吸氮最多。進入生殖生長期,對鉀的需要劇增,而對的氮需要略減。黃瓜全生育期都吸收鉀。

(三)各器官的吸收比例:氮在各器官的吸收比例為定植後的30天內,葉比果實吸收多,而莖最少;至50天,果實吸收量與葉接近;70至90天,果實吸收量均超過葉部,而莖增長最慢,吸收量也最少。

氮、磷、鉀各元素的 50%— 60%在收穫期吸收,葉和果實內三要素的含量差不多是各半,也就是說,其中一半是隨果實被採收,所以說產量越高對養分的吸收就越多,對地力的消耗就越大,故黃瓜結果期的追肥可施用貝多豐(瓜類需配)衝施肥補充營養,黃瓜對養分的吸收很快,一般夜間比白天吸收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