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没有汉武帝的反击,匈奴也不可能入主中原!

封狼居胥一直是中国古代将军们的最高荣誉,因为这是中原人对北亚的第一次胜利,意味非常深远。汉武帝也因此获得了诸多殊荣,不少人认为如果没有他的话,匈奴人就会像蒙古、满洲那样入主中原,至少也会想突厥那样逼迫中原王朝称臣。然而说这话的人,显然没有考虑到匈奴人和后世北亚人的区别。

为什么说没有汉武帝的反击,匈奴也不可能入主中原!

首先,汉初的匈奴更像一个部族联盟而非国家

匈奴这个概念,它是汉人对生活在北亚草原上的部族联盟的称呼,他们自己却不一定这么认为。从某种程度来说,汉人造就了匈奴,帮助他们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而非以前那种松散的联盟。这一点有点类似与我们的抗战、苏联的卫国战争,重新塑造了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和俄罗斯民族一样。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汉匈战争的逼迫,双方仅仅是边境冲突的话,匈奴是无法这么快成为一个有着“集体记忆”的“国家”,领主们在各自地盘过得好好的,或许会因为天灾去掠夺周边的部族和南部的汉人,但是对深入汉地的兴趣就没这么大了,更不用说摘中原地区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了。

为什么说没有汉武帝的反击,匈奴也不可能入主中原!

其次,汉代的防卫力量要远比后世强大

汉朝科技落后,人民生活困苦,承袭秦制的汉朝对资源的掌控严苛,人们想要通过贸易获取生活物资都必须在朝廷指定的地点,配合秦朝发明的恐怖连坐制,逼得一般人民抱团起来和朝廷对着干,也就是史书中的豪强。有汉一代,地方上这种自发的抱团组织密密麻麻,数量繁多而且剿之不尽,汉武帝为了对付他们甚至动用了军队,但是当汉军退去,当地人很快又集结起来,新的豪强很快又诞生了。

今天客家人的居所“土楼”在汉代是全国各地的标配,这种自发组织堡垒凝聚力极强,同乡情谊让他们的战斗力堪比军队。但是这个让历代汉朝统治者都无比头疼的“老大难”问题,在蛮族入侵的洪流中却给中原人带去了希望的曙光。为了防御盗匪和朝廷清缴的村寨往往修筑得如同堡垒一般,长期同吃同住的乡亲们生活本就半军事化,每逢战事民间很轻松就能拉出一支支自发的军队。而大大小小的堡垒天生克制北亚人的骑兵,历代中原统治者往往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去修筑的堡垒在汉朝民间却是不花国家一分钱就有了。

后世晋朝被外族打得“衣冠南渡”的时候,地方上的建立起坞堡的大小新豪强们还在坚持着。当祖逖北伐之时,各地忠于司马家的坞堡主纷纷响应。祖逖在他们的支援下得以在几乎没有后方支援的前提下收复了黄河以南大片土地,如果不是司马家对其过于提防导致祖逖英年早逝,历史很可能就要改写了。

为什么说没有汉武帝的反击,匈奴也不可能入主中原!

第三,没有外来技术的输入的匈奴无法攻城略地


那么匈奴人能不能一座座地拔掉汉人的坞堡呢?答案是可以,但是只能用最原始或最血腥的方法,例如围困至断粮以及用人命去填。汉代的东亚也比较封闭,没有波斯或者西洋人去给匈奴人新式攻城器械,面对密密麻麻的坞堡,匈奴人不可能选择消耗宝贵的时间和人命去一座座攻克。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和坞堡主达成某种交易,让豪强们承认他们的统治,这在刘家还深得人心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为什么说没有汉武帝的反击,匈奴也不可能入主中原!

所以,如果没有汉匈战争,那么匈奴人根本算不上一个整体,就像北美的印第安人一样只是松散的联盟。就算他们全力以赴南下,面对的将会是遍地的汉人坞堡,没有高效攻城器械的匈奴人不可能一座座夺取。松散的联盟想要联合,只能是足够的利益,当他们发现根本无法从汉地得到他们想要的,甚至因此而损兵折将之后,退去就是唯一的选择。

因此,无论汉武帝是否北伐,没有这个心思,没有这个实力,更没有这个决心的匈奴人是无法入主中原。

为什么说没有汉武帝的反击,匈奴也不可能入主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