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里有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情节?

cainiaopro

1.海瑞在浙江干得如鱼得水,天不怕,地不怕,自我感觉非常良好。

胡宗宪却对他说:你能折腾出风浪,是因为朝廷上面的人想让你折腾。

海瑞一直是一把锋利的剑,但是只有朝廷斗争的时候,才会有人拿出来用一用。所以,他一生也是非常孤独的。

2.严世蕃等人毁了堤坝,淹了好几个县城,但是嘉靖还是压下来。胡宗宪无奈找赵贞吉借粮食,他对胡宗宪说的一番话,“死十万人,百万人也是个数字”。


3.齐大柱结婚的时候,海瑞给了几个铜钱;海瑞生病了时候,家里就剩下一床被子。当初海瑞在指点高翰文,让他进京以后一言不发,以保全性命。高翰文非常感激,说以后要去拜访海瑞。海瑞说你会的那些东西,我又不会,我们还是遥寄相思吧。我觉得很多事情海瑞是懂的,他非常懂得大明官场的运作,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坚持自己的理想。


4.胡宗宪连夜赶去京城给皇帝报告浙江的事情,汇报到一半的时候,快晕倒了。这个时候嘉靖才知道他没吃饭,于是赏赐给胡宗宪一晚莲子粥。作为对比,胡宗宪去去他老师严嵩那里的时候,严嵩就先问他有没有吃饭,得知没有之后,立刻让人热点饭过来。胡宗宪告别严嵩的时候,说了句“白头师弟见面难”,并且严嵩此时情不自禁的抚摸胡宗宪的头发。二人师徒之情真的是深厚。


5.嘉靖为了保护吕芳,于是他找个理由把吕芳放到南京去了,其实就是让吕芳彻底的远离朝堂。吕芳当然不会再和北京有所联系,嘉靖也肯定懂,但是他还是问了黄锦吕芳有没有写信过来。并且,情不自禁的说了一句他把我们都忘了。


历史是什么

电视剧开篇就是一次御前会议,司礼监(有好几个太监、掌印、秉笔)与内阁(首辅、次辅等诸位大佬)在讨论一个核心问题:财政(钱)。

先谈花钱:“南倭北虏”都在,花钱很大,财政空虚。

再谈增加收入:制造局(国营纺织公司)多做丝绸,浙江军队剿灭倭寇,打通上路。

做丝绸是为了供应军需,但问题来了,蚕丝怎么来?

好解决,养蚕。问题来了,怎么养?

好解决,种桑树。问题来了,怎么种?

好解决,在田里种,把稻田改为桑田。问题来了?怎么改。

观中央毛线,地方具体执行,因地制宜,大明中央政府不为遥度(不能被锅),达康书记也是如此。

后面的一些列故事也就围绕这个展开。“改稻为桑”是国策。

引入一个常识
“政治史是古代史的核心,一级结构命题,政治史避不开权力斗争史”。

这部戏的几大情节就开始了:

第一:权力斗争。

A.皇权。小弟:司礼监、锦衣卫、外派机构织造局。

B.严嵩父子(老阁老)。小弟:郑必昌、何茂才等。

胡宗宪是学生有独立人格也有节操,属于有忠诚度的学生。尊重自己导师,也尊于国家,也明辨是非。(很感人。一直想研究他。)

C.清流:储君,李妃、徐阶、张居正、高拱、赵世贞。

海瑞:理想主义者,坚持洪武法制,一个孤独的灵魂。今天山区里考到名校的学生往往就有这种感觉,士井之气、精英规则都不动,只有朴实。

还有个翰林去个瘦马,适合写文件,不适合在众多下棋人中间做棋子。

三方各种公事,私货。合与不合,精彩风尘。就一个事件就够毁所有。也够成所有。

第二:做事。

暴力毁田?杭州知府被杀

趴开河?堵口;

低价买田,赈买一体?被拦住

污蔑勾结倭寇?证明没有。

最后桑树中下,倭寇被废。

冲锋陷阵是你们,撤退掩护也是你们

第三:老百姓。

念一句诗“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好好看懂第一集的御前财政会议。这电视剧你就看懂了一半。你说映像深刻不?

推荐一本正典: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

ps:以后读了明代最高财政会议的史料,再给大家写个真实版的御前财政会议。


一枚明粉

《大明王朝》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

一是沈一石自杀前,写的遗书。内容是揭露黄老学派对工商业的态度。

法家认为工商是国家的蛀虫,必须消灭。秦朝建立后,把工商直接没籍,充为奴隶。

儒家则认为,士农工商平等。所谓农夫赴时,百工制器,商贾趋利。

黄老学派则介于儒家和法家之间。允许工商业的存在,但在经济上盘剥他们,在政治上歧视他们。视工商为贱民。

《管子-轻重》篇就是教国君如何利用权势,进行抢劫。而《大明王朝》的朝廷,把这一理论付诸实践。

二是海瑞骂嘉靖。海瑞站在圣人之道,孔孟思想的几场,骂嘉靖。揭露了大明王朝是以孔圣人哄天下,以韩非子治天下。这就是黄老学派——内法外儒。


杨朱学派

应该说整部剧精彩纷呈,无一处不精彩,无一处不深刻。硬要个一二三的话,我试着回答。一,御前会议。真是一开篇就是王炸呀!严嵩徐阶的阴沉老辣,严世蕃的囂张霸道,高拱的横冲直撞,张居正后发制人,吕芳的举重若轻无不刻画的入木三分。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嘉靖,一句水在清天云在瓶就把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中。二,严嵩被罢,徐阶宣旨,两只老狐狸过招拆招,真是演技爆棚。三,嘉靖与海瑞天牢激辩,完全被海瑞心忧社稷苍生,悲天悯人的情怀所感动。三,剧尾嘉靖与海瑞争辩江山,一通长江黄河之论真是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总之,这是一部神作!


人生有味是清欢15

想了很久,还是难以取舍到底说哪几个,也说不出好在哪里,想起来的就写出来吧

1:御前议事

2:胡宗宪让谭纶离开

3:杨金水让李玄喝三杯酒

4:沈一石将死

5:高瀚文,海瑞,王用汲第二次省里议事

6:海瑞审郑,王

7:嘉靖审疯掉的杨金水

8:嘉靖撤吕方,斥严嵩,盯徐阶

9:嘉靖让徐阶批银子修道观

10:嘉靖读海瑞奏书

11:嘉靖海瑞对峙

12:吕方让杨金水不要再装

13:嘉靖安排后事

欢迎大家补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