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需要防範北方的遊牧民族嗎?

清ai小叄

對於北方的遊牧部族尤其是柔然,北魏不但需要防範而且很重視,有時還很頭疼。北魏自建國之始幾乎從未擺脫柔然的邊疆襲擾,不勝其煩而又無可奈何。北魏也曾對柔然進行過主動的、專門的軍事打擊,但多數時間則採取被動防禦的戰略,即修築長城和建立軍鎮等防禦體系。

北魏崛起時柔然也隨之而興,並裹挾高車一起興風作浪,這對於成長中的北魏是非常不利的。作為性質單一的遊牧部落,柔然瞅冷子襲擊的游擊戰讓北魏防不勝防。而它擁有北方廣袤草原、戈壁以及更加廣闊的西伯利亞大後方的靈動作戰空間,也讓北魏無從下手和實施精準打擊。

柔然的存在牽扯了北魏很大一部分精力,多線作戰也讓它無法全身心地參與中原爭霸——比如柔然趁道武帝拓跋珪攻打後秦時發動偷襲。在沒有徹底消滅對手的實力和能力時,北魏也只好採取一些防禦措施,儘可能地阻擋柔然進擾,其標誌就是修築了三道長城——包括陰山以南明元帝時修築的從赤城到五原的一道,以及陰山以北——獻文帝在六鎮之北、孝文帝在六鎮之南修築的兩道。不厭其煩地大規模修築長城耗費了北魏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也足見柔然對北魏威脅的嚴重性和持久性。

長城防線從陰山之南向陰山之北的跨越,以及孝文帝第三次修長城時的位置南移,也是北魏與柔然強弱對比的一個見證。北魏也沒少主動出擊柔然,但最初並不具備消滅或重創對手的實力——比如明元帝時長孫嵩北伐反被柔然圍困,防線只能壓縮到臨近國都的陰山之南,而且還經常被突破。柔然在太武帝繼位之初的一次襲擊甚至攻下盛樂威脅到了平城,氣得拓跋燾改稱他們為“蠕蠕”,也就是無知的蟲子。

在試圖聯合西域夾擊柔然的想法破滅後——彼時西域也被柔然控制,拓跋燾果斷採取強硬對策,以三次親征並深入腹地的持續性軍事打擊重創對手,迫使柔然可汗朝貢和親,暫時解決了北部邊患。之後他在陰山南北設置了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等六個軍鎮,對長城防線形成有力支撐。

太武帝之後柔然捲土重來,已經統一北方且實力雄厚的北魏依然以防禦為主——因而才有了獻文帝和孝文帝在六鎮南北繼續修築長城之舉。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北疆防禦能力隨之減弱,但一些行政和軍事措施的加強——比如孝文帝設立北鎮都督區和御夷鎮,宣武帝新建9座戍城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項缺憾。

需要說明的是,綿延縱深的三道長城防線也僅僅是地理上的屏障,真正發揮巨大作用的還是北方六鎮,它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充當著邊防主角。北魏末年六鎮起義爆發後,北魏的北疆防禦體系也隨之崩塌。


路衛兵

歷史的機遇出現在強大的前秦政權崩潰後,在強有力的新首領拓跋珪率領下,重新得以聚集的拓跋部落聯盟以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基礎,連續挫敗勁敵,如狂風暴雨般把北方各民族建立的政權統統歸併於北魏王朝之下,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各民族漢化程度不一的政權,紛紛滅亡於更加野蠻、落後的索頭部落(索虜正是當時中原諸族對拓跋鮮卑的稱呼),是中國歷史進程上的一次倒退。

在北魏王朝傾其所有、全力南下,與後燕、後秦、大夏、北燕及劉宋王朝激烈角逐的時候,其北方原有領地的防禦力量不可避免的被長期削弱,使得北方另一股本被拓跋鮮卑輕視的民族——鬱久閭氏統治下的柔然人逐漸崛起,幾乎在北魏建國時期起,北方柔然的威脅就一直存在。在北魏王朝兵強馬壯的早期,北魏針對柔然威脅的對策,就是在南方戰事停息的時候,組織以騎兵集團為主的大軍進行遠征討伐,幾乎每次均能擊潰柔然等漠北諸民族的軍隊,贏得大批戰利品。然而,每當回軍後,柔然政權總是能迅速恢復元氣,重新威脅北魏的北部邊疆。

到了北魏軍事優勢逐漸減少的中期後,更由於孝文帝南遷首都、並倡導漢化後,北魏王朝已經再也沒有力量組織大規模的北上遠征作戰了,以邊疆防禦為主的新戰略思想得以確立,其中以六鎮為代表的北方軍事重鎮成為防禦北方遊牧部族的重要設施,其彙集了大量軍隊和軍事給養,而執掌這一切的邊將們又多驕橫不法之徒,六鎮重兵日益成為懸在北魏王朝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了。。。。。。


史海悠遊閭春暉

首先要界定北魏是個什麼國家,才能回答這個問題,呵呵。。。如果像之前一樣界定北魏是由遊牧民族建立的外族國家,那它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的意義何在?但是歷史上又明確表明北魏確實防範並持續打擊北方遊牧民族,所以北魏以及其他北方的國家準確的定位應該是,由少數高度漢化的遊牧民族建立的以漢人為主的漢文化政權,而正是其屬性決定,北魏必然要防範北方掠奪性質的遊牧民族,呵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