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米為什麼看起來是一粒一粒的?

天的彼方

你這個問題問的就有點少見多怪了吧!為什麼印度的米為什麼看起來是一粒一粒的?這個問題好像就是說“為什麼外國的月亮更圓一些”一樣!

你沒吃過我國南方地區產的大米麼?難道我國南方地區的大米看起來不是一粒一粒的麼?你是沒吃過我國南方地區產的秈米呢?還是純粹的崇洋媚外的心理在作祟呢?

如果是前者的話,筆者還能夠理解,因為畢竟很多北方地區的人們習慣於吃東北地區產的粳稻,這種粳米吃起來確實和南方地區的秈米口感差異比較明顯!

但是如果是後者的話,拜託,你能不能“崇洋媚外”的更加有技術含量一些?我們那點比不過印度?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人均糧食總量?還是人均gdp?都是全面吊打“宇宙第三”好吧。

印度大米就是秈米,沒什麼不一樣!

不過,歸根結底,印度大米吃起來並沒有什麼異樣,因為從本質上來說,印度大米和我國南方地區種植的大米並無兩樣,都是比較常見的秈米!

你覺得印度大米看起來比較長,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大米有多麼的好!印度大米在口感和營養上比我們的東北大米差的遠了!

所以,可以這麼說,印度的大米看起來長,和咱們國家南方產的大米沒什麼不一樣!

望周知!讓自己的親屬、朋友瞭解。

《糧油市場報》官方賬號首發於在悟空問答!04.10


糧油市場報

印度的米以秈米為主。我們知道,除糯稻外稻穀大致分為粳稻和秈稻,對應的分別是粳米和秈米。粳米顯然要比秈米粘得多


秈米適宜做乾飯出飯率高,

粳米出飯率低適合做稀飯。秈米直鏈澱粉高,粳米支鏈澱粉高。支鏈澱粉富於黏性,蒸煮後能完全糊化成黏稠的糊狀,因此米飯油光可鑑,嚼起來口齒留香。而直鏈澱粉黏度比較低,口感自然就差了很多。

印度位於熱帶季風氣候區,氣溫普遍較高,煮好的食物散熱快的會受歡迎。
秈米飯粘性小,盛放在芭蕉葉上會自然散開,按印度人用餐習慣用手取食時方便與菜餚混合,不會粘在手上。 第二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秈米產量高,單位面積的稻田秈稻能夠產更多的糧食。印度人口比中國少不了多少,國土面積卻要小很多,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情況下糧食的產量排在第一位,有七八十年代記憶的人會感同身受。


心裡想戴花

我覺得題主應該問的是“印度的米飯煮好,為什麼看起來是一粒粒分散開的?”,如果說的是生米的話,按照我的認知生米不都是一粒粒的嗎?

其實印度種植是大都是秈米,與我國南方比如:兩廣、兩湖等地區種植的秈米是類似的品種,而有一些人喜歡吃的相對比較軟、粘一點的東北大米是屬於粳米,這是兩個不同的種類而已。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並不存在什麼高低,還是看個人的喜好口味。

而秈米和粳米的區別就在直鏈澱粉和支鏈澱粉的成分比例有區別。秈米中直鏈澱粉高,不容易糊化產生糖分,所以看上去被有粳米那麼“粘”;而粳米中蛋白質含量稍低,而支鏈澱粉含量高,所以相比較口感更“甜”、“軟”。

而且東北是世界三大黑土帶,所謂的黑土是通過地表植物經過長期腐蝕而形成的腐殖質演化成的土壤,簡單來說就是有機物含量高,土壤肥沃,先天就更適合糧食生長。而由於有這漫長的冬天,土地有時間回覆肥力,有助於保證糧食品質,這也是目前國內東北大米比較暢銷的原因之一。當然了,現在優秀的雜交水稻也是種植主力,感謝以袁隆平老先生為代表的農業工作者為祖國做出的貢獻。

印度所處的地理位置也更適合種植秈米,而且相比較而言秈米的產量也較粳米更高,畢竟在人口眾多的地方,能讓更多的人吃飽飯才是更要緊的事情。


啞巴美食家

那我們中國的大米是兩粒兩粒的?

有區別的是印度米應該和東南亞以及我國南方的米一樣,叫秈稻,米粒長,生在低緯度低海拔溼熱地區,一年可產二季或三季。

而我國北方地區普遍種植的叫粳稻,粒小,油性大,東北大米就是粳稻,可能口感較好,但一年產量小。

綜上,印度和我們不一樣的應該是稻米的品種,而不是呈現的賣相。


胖眼觀乾坤

印度的米飯為什麼看起來是一粒一粒的?這跟印度米飯的製作方法有關。

印度米飯的製作方法比較複雜,有炒煮燜等步驟,在炒過程中還會加入黃油,這樣米飯當然會散。另外,印度米飯還會加入咖喱,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讓米飯鬆散。

印度用手抓飯送入口,這也要求米飯比較鬆散才行,一捏就成泥團或者粘連一起,都不方便進食。

而中國人用筷子吃飯,米飯鬆散的話則不利於夾取,所以我們的米飯需要帶著粘。


磚家

印度的米為什麼看起來是一粒一粒的?

印度的米的品種是秈米,顆粒長大,做出來的米飯散松,適合用手抓著吃。

這也和印度的國情分不開的,就像我們國家以前一樣,不過印度是人口多,土地少。為了養活那麼多人,只有找產量大的糧食品種來栽培了,秈米就是印度的選擇了。

秈米的產量很高,還能種植兩季稻,產量自然就上去了。而且在社會的發展中,印度人適應了一種米飯的吃法,就是手抓飯。如果是粳米的話,沾手不好沾各種佐料,手還擦不乾淨。

貌似印度人不會用筷子吧?還用手抓?不過是飲食習慣罷了,不必深究。


農民妹子一枝花

這是米品種的問題,粳稻米和秈稻米我國都有種植。而印度只有秈稻米。這種米吃起來不是很化渣,有點搓嘴,所以國內大部分人不大喜歡。西南一些少說民族卻喜歡吃。粳稻米糯,油性大,入口化渣,由於粘性大,所以印度人不喜歡。國內南方人現在吃的,主要是以袁隆平研究的雜交稻。雜交稻具有兩種米的特點。適合中國人的口感。產量高,成長期短,各種地域土地適應性好。也有秈稻的高產和粳稻的口感。是國內目前種植最多的品種。最後就是煮飯的方法問題了,我國城市人口主要使用電飯煲,農村還有瀝米飯,這種方法有米湯,大家都知道。而印度煮飯大多是悶鍋飯。最後再混合咖喱等佐料炒飯。這樣視覺上萬要看著鬆散些。


王守仁63923854

應該是煮飯方法的問題,南方有些地方都有這樣的習慣,煮撈飯。即煮飯時見水開米熟,就倒出放漏盆滴乾米湯食用,沒有悶飯過程。印度做的米飯看起來非常像這種。不然,如果悶飯,任他是早稻晚稻秈粳。都會有粘性的,用手抓就會粘手。另外,陳稻舊米也會煮出印度飯那效果。


星空ZZX6

秈米,秈米粘度不好,所以一粒粒分開。粳米粘性好。大部分國人還是比較喜歡吃粳米。粳米生長時間較長,很多地方一年只種一季畝產量小。南亞地方比如泰國,越南,緬甸的秈稻可以四季都種。一年收兩季以上,產量高。印度人種的秈稻多,當然主要就是符合他們的烹飪和飲食習慣。國人對秈米不感冒,主要是以前困難時期吃怕了,南方地區大量種秈稻,而且品質不太好,雖然一斤米可以蒸出七八斤飯。但色,香,味比粳米差遠了。現在生活好了大家更願意吃粳米。品質好的秈米也有軟糯香的,價格貴了


桃子太藍

因為人家喜歡吃炒飯,米的品種和我們不一樣!包括很多國家,西班牙,伊朗,土耳其等,都有這種長粒米!好的長粒米特別好吃!土耳其也是美食大國!別弄得好像就中國人會吃米一樣,多睜眼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