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上班了,把孩子放农村老家好还是让老人来城里好?

闺闺

目前好多家庭都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双职家庭因为各种压力需要工作,有了小孩后就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孩子谁来带,要不要让老人带回老家,要不要牺牲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大了回家上学还是在身边等问题开始接踵而至。


天气也暖和了,周六日在小区遛弯,好多孩子在外面玩,你看吧带小孩的都是老人,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这些,还有的就是姨姥姑妈等,带孩子的年轻人不多。从这种现象可见,大部分老人都选择来城里带孩子。从这现象可以看出有些选择都是根据小孩的年龄来的。


1-3岁之间的婴幼儿

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比较小的时候,如果是双职家庭,一般准妈妈在生完小孩修完产假后就需要去上班,因为小孩还在母乳期,所以建议这段时间一直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毕竟小孩比较小,这个时候非常需要妈妈在身边陪伴,而且这段时间小孩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都比较强,所以有爸妈在身边可以给更多的引导。这个时候就要辛苦老人来城里帮忙带小孩了,在小区看到的最多的情况也一般都是这个年龄段的小孩,老人在城里帮忙带着。


3岁以上

3岁以上的小孩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很强了,自己可以完整的表达想法,而且这个时候的小孩有的也开始上幼儿园了,这个时候看情况,如果没有上幼儿园,我的建议是可以让老人带着小孩回老家呆一段时间,毕竟城市里面比较封闭,时间久了老人和小孩都觉得没意思,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赶上放假过节,父母小孩都同意的话可以带回老家待一段时间。如果上幼儿园了,那要么回老家上幼儿园,要么在身边,如果在身边的话还是需要一个老人在城里。这个要和父母商量好。


所以一般老人都会选择帮忙在城里带孩子,如果两个老人都能来,最好有一个还有工作,这样就更好了。时间长了老人就习惯了,但是也需要偶尔给他们放假,让他们回老家一段时间,这个最好选择小孩放寒假暑假的时候。


我在美国等你来

三岁以前孩子绝对要在父母身边,如果不在父母身边的话,孩子的安全感可能会不足,会有被遗弃的感觉,因此最好排除万难,让老人来城里。

老人很大程度上会不适应城里的生活,但是老人是不是舒心,取决于儿媳妇怎么做,每天别让老人添堵,适当给老人放假,有出去玩和充分休息的时间,有机会认识新朋友,而不是全部生活都围着孙儿转,让老人能有条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相信老人也会愿意牺牲一下帮忙带孩子的。

如果孩子去跟婆婆在一起,一方面孩子之前都是跟妈妈的,一下子换了新环境,最主要的是换了新的监护人,会觉得非常不习惯,心理上可能会有很多倒退的现象,而对老人来说,冷不丁接受照顾一个两岁孩子的任务,各方面可能都不会适应,会无所适从,或者用一些可能错误的方法对待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问题。对于妈妈来说,每天都会想念孩子,三个人都不好受。

综上,最好的办法就是请老人来城里带孩子,但一定要尊重老人。


陪wo长大

当然是把孩子留在身边比较好。当今年年初我产假到期,想让婆婆出来帮我带小孩,她一万个不愿意,总说家里的孙子要她带,放到老家可以一起带。可我不愿意让我的孩子才半岁就离开父母身边,我让老公说服她。结果来了才半个月就天天念叨,说要回去带孙子。那孙子三岁了好吗?父母在家里,爷爷也在家里,根本用不着奶奶带。最后被念了两个月,我实在受不了,辞职自己带,让她回老家去。

我的建议是,让婆婆出来带除非她是心甘情愿的,不然别让她出来,闹心。也不赞成送孩子回老家,不放心,到时上班也没心思上。能自己带就自己带,不能就找保姆带,孩子要身边能时时看着也好。


凌儿妈妈

孩子一定要在自己身边,最好爷爷奶奶都来,不要让二老长期分离,这样老人能更安心、更幸福、更快地适应城里的生活。如果老人实在来不了,宁可不上班也要自己带孩子,为什么这样说呢?

1、幼小的孩子长期不在父母身边,会出现“亲生后母”现象。

成人一般记不起自己3岁以前的事情,但是亲情是融化在血液里的,小时候被谁带大或者说夜里跟谁睡就会从骨子里跟谁亲。


现在年轻父母为了工作把孩子送回奶奶、姥姥家或是出去打工让幼儿在家留守现象很常见。

眼前看,老人带孩子自己挺轻松,但是若干年后孩子回到你身边时麻烦就会翻若干倍地“报应”回来。孩子一下子离开最亲近的人,回到“自己”家,他会一直有种自己是客人的感觉,明知道爸爸妈妈应该是最亲近的人,可就是亲近不起来。于是孩子可能会唯唯诺诺,跟你客客气气,也可能想回奶奶家回不去而跟你发脾气,逆反不听话。

再从父母这个角度说吧,对自己的孩子自然是心里亲的很,好不容易能天天在一起了,想好好补偿一下,可是孩子不领情,会感觉跟孩子之间隔着什么。孩子的生活习惯等很多方面会有你看不惯的,生活在一起难免发生矛盾。孩子做错事时要教育,苦口婆心不见效后就有可能开始打骂,孩子会有落到后妈手里的感觉,就更加逆反,于是恶性循环!有不少家庭就发展成悲剧了: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有的悲观厌世自杀,有的被“亲生后母”打伤打残。我相信没有一个妈妈愿意这样,但好多时候我们看不透这一点,也许那些发生这样悲剧的家庭至今还不知道祸根就是:父母当初把孩子送走,在孩子婴、幼儿期的生活中缺席,后来又生生把孩子和最亲近的人拆散!

2、老人教育孩子的观念可能会陈旧落后。

孩子的早教和生活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成长都是至关重要的,习惯好坏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父母的位置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即使爷爷奶奶成为了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的生命体验也是有缺失的,心理、性格也可能是不健全的。

最后,我在这里呼吁天下的妈妈们,不要再为了工作、为了挣钱让幼小的孩子长期不在身边了!你以为挣了钱就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可你知道吗,这有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幸福!

给孩子最好的生活就是有妈妈的陪伴!
注:图片来自网络


七色向阳花

作为儿科医生以及妈妈,小南先要说说隔代带娃的好处和坏处。


好处是老人家更有时间精力和爱心照顾宝宝,也相应有带娃经验,同时比外人更安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班族爸妈的后顾之忧。

坏处是容易溺爱宝宝,长期下去宝宝容易任性、自私、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挑食偏食等等,而且两代人之间多少会有观念冲突,特别是爸妈想纠正宝宝的一些恶习时,宝宝非但不听还搬出老人当救兵……

所以,这里的重点,不是把宝宝放老家或者是老人来城里,重点是爸妈要把隔代带娃发挥出最大的优势,这样宝宝不管在哪里都能最好地成长。


那么怎么做呢?

首先要和老人沟通好带娃的一些原则性问题,把溺爱和关爱区分开。然后爸妈多体谅老人,老人也最好学习一下科学带娃。

最重要的一点是,爸妈不能因为有老人带娃就当甩手掌柜,如果宝宝在老家,要定时或按照约定的时间回去看望;如果在城里,下班后到宝宝睡觉之前的亲子时间,交给爸妈。


儿科医生鱼小南

婴幼儿断奶后,很多妈妈都面临这样的问题。宝妈要不要去上班,孩子是要谁来带呢?放农村?还是让老人来城里带?很纠结!也引发了家庭的诸多矛盾。

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应该在生孩子前就应该考虑好的,商量好的。生孩子不容易,但养育孩子更加的需要父母,家庭的陪伴。

我是一名从农村到城里普通打工者。我也面临这样的问题。没有强大经济支撑,大小事,都是靠自己。但我和我爱人的理念就是再辛苦,也要把孩子带在身边!

我和爱人两个人的工作都挺忙的,一个做工程预算,一个在基层上班。还好,孩子上幼儿园了,早上送去幼儿园,傍晚接回来。孩子下课的时候,我们都还没下班,只能选择离一方比较近的幼儿园,由那一方来接送,孩子下课后,就接到单位。给孩子准备一些画笔,玩具,让孩子安静的玩上一个小时。然后再带回家。

当然了,老人家看到我们那么辛苦,也会经常性的帮我们。时常会从农村老家出来,帮我们接送小孩子,特别是工作量比较大的时候,我们也会适当的需求帮助。

毕竟老人家比较不适应我们的生活,我们能克服的,我们也尽量克服。能让他们回去,我也尽量让他们回老家。毕竟谁都比较喜欢呆自己熟悉的地方。同时,对老人家的期望值不要过高,他们愿意来帮忙,就是莫大的支持。可能也就是我们这样的心态,老人家也都很支持我们。说真的,挺感谢的。

我也尝试过,把孩子放在农村老家,可是一段时间后,孩子的脸变很粗糙。这不是重点,重点的是,孩子的生活习惯变得不规律了,行为变得不讲规矩了,变得更加矫情了,动不动就爱哭了。估计跟老人家宠爱有关系,所以,我还是建议,把孩子放在身边

带。虽然辛苦,但是,多年后,你会发现,这一切是值得的。

我是苏天爸,超级奶爸,专注育儿小问题,关注我,让我们共同探讨育儿小知识。


苏天爸

看到这个问题已是午夜,且前面已有那么多的优质答案,本不该再熬夜来码字,但却不能自已,既然眼睛已经湿润,那就熬夜写下去吧。

我家大宝一周岁断奶,因为我要上班,老人又不愿跟到城里来,只能勉为其难的把儿子送回农村,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每周末我们回去看他一次。爷爷奶奶对孩子疼爱有佳,只差摘星给月,所谓的“隔辈亲”是不容置疑的,尽管如此,孩子还是非常恋妈妈,不能看到别人喊妈妈,即使电视里有人喊“妈妈”,他都会哇哇大哭,每次回去他都会紧紧抱着我一动不动,生怕捎一松手就会跑掉一样,每次分别时更是撕心裂肺,不敢让他看到,奶奶把他哄骗出去,我们再偷偷的走,有一次我们偷溜时没掩护好,正好被儿子看到,他一边哭一边狂奔着追我们的车,那一刻彻底崩溃了。


孩子三周半接回城里上幼儿园,入园时孩子们一片哭声,唯独我儿子一声没哭,反而很开心,因为终于可以每天看到妈妈了。把儿子送进幼儿园,回到车里,我用泪水祭奠了两年来我们母子的分离之痛。

接下来再来说说在老家两年多对孩子造成了哪些影响,没有礼貌、乱扔垃圾、不吃早饭等这些小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因为这些后期都是可以慢慢改正过来的,不能改正的问题才是真正扎心的问题。

1、注意力不集中,也就是医生所说的视觉多动症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被外界干扰,无论下棋、画画,玩玩具,只要有声响就会抬头去看,开始我们并没太在意,以为注意力不集中只是孩子的普遍现象,直到后来,踢足球时经常被足球打到头,我才意识到严重性,一个正常的足球运动员眼睛时刻不离足球,怎么会屡次被足球打到头呢?无奈之下我去向一名教育专家求助,他说“孩子三岁之前没有和妈妈一起生活吧?”我诧异,他补充到“三岁之前的孩子依恋心理很强,不和妈妈在一起缺乏安全感,所以他对周围一点声响都很警觉,而且这种影响有可能是终身的”(专家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意思是这样),那一刻我彻底泪奔。



2、玩电脑游戏上瘾

在老家,奶奶为了哄孙子高兴,几乎每天都让孩子坐电脑旁玩小游戏,看动画片,长此以往养成了习惯,从幼儿园回来不玩电脑就哭,小时候好骗,说电脑坏了,时间长了他也就忘了,长大后每年暑假回奶奶家,只要去到那个环境里就是打游戏,回来之后我再帮他借网瘾,已成固定模式。

把孩子送回老家抚养的后果,我已经深受其害,庆幸的是我家大宝现在已经12岁,而且很阳光很优秀,二宝也已经满周岁,无论多难我都不会再把他送回老家,用大宝的话说“不能把弟弟送回奶奶家,我有阴影,我也舍不得弟弟”……

我很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每时每刻,无论多苦多难我都不会再把二宝送回老家。


旺仔妈说育儿

把孩子放在农村老家也好,把老人接到城里来也好,都是各有利弊的。

1、把孩子放农村,那就是让孩子离开父母的身边。

从孩子健康成长的角度来讲,肯定是一直在父母身边会更加舒适快乐。爷爷奶奶再好,也是更想亲近爸爸妈妈,这是孩子的天性。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孩子更有安全感。

而且孩子在父母身边,父母可以教育引导孩子。把孩子放农村,老人很有可能会溺爱孩子。如果两代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很有可能会因此发生争执。

从父母的角度来讲,把孩子放农村,自己也会时刻担心、惦记。

2、把老人接到城里,三代同堂肯定会有观念上的摩擦。

老人在农村生活习惯了,很可能不习惯城里的生活。我的外公一辈子在农村,来我家里住几天就非常的不习惯,坐电梯爬楼梯都接受不了,更惨的是我家在11楼。所以,老人过来可能过的不是很舒适。

而且把长辈接过来,原来的小家就变成了一个大家。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要重新磨合,这也可能是一段比较难过的时期。

总而言之,两种方法都可行,就是看你更能接受哪一种。我建议你可以两种办法都尝试一段时间,不用太长,一个月左右就行。看看哪种更合自己心意,就选哪种方式吧。


黄小污妈妈频道

把孩子放在农村老家肯定是不可取的,那样的话孩子就变成留守儿童了,教养孩子的职责就只能由老人替代。虽然妈妈上班能够增加家庭的总体收入,但是以牺牲孩子的童年教育为代价的话,实在是得不偿失


孩子必须父母来带,言传身教,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

。像题主这种情况,应该首先考虑把婆婆接到城里来一起带孩子。三代同堂,其乐融融。

老人也许过不惯城里的生活,但是儿孙绕膝的欢乐应该能抵过那些许的乡愁。婆媳之间思想观念肯定有差异,但是想一想婆婆为了你的小家庭,放弃了自己习惯了几十年的生活,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没有计较的意义了


好好孝敬婆婆,让婆婆开开心心的在城里生活,踏踏实实地帮忙带孩子。夫妻俩白天安心工作,下班回家还能

陪伴孩子,有什么情况也能随时沟通,重要的事情还能够亲自参与,不至于错过。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环境,建立充足的安全感

当然,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一样,也有可能婆婆确实不方便来城里和你们一起生活,这样的话就需要另作打算了。既然妈妈一直都是自己辞职带孩子的,那现在只能是再坚持半年或者一年了。等到孩子上了幼儿园,再出去上班也不迟。


虽然晚了一年半载,但是妈妈可以在这个时间里好好充实自己,利用平时挤出的碎片时间,坚持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到自己真正重返职场的那一天,一定可以更加自信从容!


点染美术

我建议你最好让孩子在你的身边。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及时什么都不做,孩子在身边,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对于孩子的安全感的建立和很重要。虽然婆婆不适应城市的生活,但是,为了孩子,你可以和婆婆好好谈谈心,和婆婆达成协议,寒暑假一定会陪着老人回老家,或者寒暑假让老人带着孩子回老家生活一段时间。毕竟长时间离开家乡对老人来说确实是很难接受的一件事情。如果婆婆还是不同意来城市居住,你可以考虑让亲戚来带,或者请保姆来带孩子,你的孩子已经2岁了,马上就可以上幼儿园了,坚持一年,克服一下,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好了,你完全可以自己来带,实在忙不过来,可以请钟点工来帮忙。如果有条件,最好还是要让孩子留在身边,哪怕每天只是下班回家看看他的睡容,对于孩子来说也是愉悦的,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有好处。况且,我们还有休息的时间,在休息的时间多多陪伴孩子,让孩子感受父母的爱,对于孩子日后的成长都是很有好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