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紙坊,北京僅存的一個坊制地名

裡坊,是我國古代基層居住單元。到唐代,達到極盛。南宋時,逐漸退出歷史舞臺。不過,北京的坊制,可以追溯到元代,元代定都北京後,將北京城劃分成五十個坊,就是所謂的“元大都五十坊”,後來明朝遷都北京後,同樣實行了坊制。

所以,在老北京城,除了紫禁城外,其實有不少的“坊”,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如今的北京早已不再採用裡坊制,不過,在北京的地名中,仍存有唯一一處老坊,那就是位於北京西城區西南角的白紙坊了。

不過,在元代,白紙坊並不在“元大都五十坊”之列,而是作為官署名出現的,屬禮部,是掌製造詔、旨、宣、敕等紙札的部門。

直到清朝乾隆年間的學者吳長元,根據《日下舊聞》和《日下舊聞考》兩書增刪重寫的《宸垣識略》一書中才提到白紙坊這個地名。根據書中記載,北京分為皇城六坊,內城二十坊和外城八坊。外城八坊為:正東坊,正西坊、正南坊、正北坊、崇南坊、宣北坊、宣南坊,以及白紙坊。

白紙坊,北京僅存的一個坊制地名

而白紙坊名稱的由來,顧名思義,這裡曾是民間造紙基地。

從明朝開始,這裡就有造紙作坊,規模都不算大,歷經清朝、民國,直至解放前,這裡的作坊從未間斷過,最多的時候,方圓十幾裡的地方,竟然聚集了數十家,有的規模比較可觀,但是大多數還是以家庭為單位,當年流傳的順口溜:“公公抄,兒媳曬,大了伯子跑外賣”就證明了這一點。

由於大多數作坊規模有限,工藝也簡單,原料也大多是價格低廉的蒲棒兒,甚至是回收的廢紙再加工,所以製作的基本上都是質地粗糙的生活用紙,俗稱“草紙”或“豆紙”。

白紙坊的造紙作坊,經歷了明、清、民國,一直到1949年前夕。其鼎盛時期,大小造紙作坊星羅棋佈,隨處可見。

清代,這裡還設有火藥局,是國家制造火藥的基地。晚清至民國時期,又改為印製局,是官辦的第一座印鈔廠,一直延續至今。

相傳,明代燕王掃北時,從南方帶來的部分移民落在白紙坊一帶,開始了造紙生涯。打那時起就有了祖師廟,這座廟原是當時紙行王家出資蓋的家廟,後捐給紙行當做行廟,在這裡供奉著中國歷史上“四大發明”創始人之一———蔡倫。

每年的農曆三月十七,是造紙祖師蔡倫的生日。這一天,全紙行放假,工人們可飽餐一頓,串親訪友,大夥兒還要到廟裡去拜謁祖師,隨後可看戲或花會表演。

現如今的白紙坊地區,歷經了幾百年的歷史變遷,從前那些一個挨一個的白紙作坊早已不見蹤跡,但白紙坊的地名卻留了下來,成為明清時期北京城眾多坊制地名中唯一留下“坊”字的地區。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