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最大的缺陷是什麼?

馬友廷

一字多義,一字多音,筆畫還是太多,書寫不方便,初學太難。

我在回答另一個問題時,談的是漢字的優點。正好這個問題是談漢字的缺點。

我將漢字的優缺點一起考慮了一下,覺得漢字要簡化的話,應該以二維編碼的思路去改進。

所有文字都是對世間事物的編碼,字母文字是一維碼,漢字是二維碼。

一維編碼優點是結構簡單,書寫速度快,缺點是單詞會越來越長,單詞數量越來越多。

二維編碼的優點是單個漢字信息含量大,因此不需要大量增加漢字數量,只需要用已有漢字組合形成新詞彙。

如果將來世界形成統一文字的話,不是二維編碼化的英文,就是簡化的漢字。

漢字的簡化絕不能走日文字母的老路,把二維碼變成一維碼,第二批簡化字也是不對的。應該在保持二維編碼和信息的豐富性的前提下,減少筆畫種類和數量。讓各國人都能更容易學習,這對於擴大我國文化對外的影響,會起到關鍵性作用!


獵戶座火焰

漢字最大的缺陷,在它誕生的那一刻,就已經出現了,“天雨粟,鬼夜哭”,任何物相的存在都是有利有弊的。

《淮南子》記載,倉頡造字,驚動天地,天下了一場不平凡的雨,落下了無數的穀米,後人因此定這一天為穀雨,也成為了24節氣中的一個。夜裡人們聽到了魔鬼的哭泣呻吟,漢字的初肇,可謂驚天地泣鬼神。

天雨粟。作為黃帝的史官倉頡,日常記錄是必須的工作,仰觀天象,俯察地理,研究鳥獸留下的爪蹄印跡,用象形等造字法,簡潔濃縮在筆畫裡,出現了漢字,倉頡在前人造字的基礎上,總結和發展了漢字的體系,使得事件可以清晰地借用漢字記錄下來,漢字作為記錄和傳遞信息的工具,它的優勢顯而易見。

鬼夜哭。“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人性迴歸道性的真樸,記憶的太多了,應該丟掉,丟掉,再丟掉,甚至把漢字也丟掉,這樣啟動的是人性內在的交流方法,意識流的傳遞,也就是常說的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是人類天性本自具足的能力,藉助漢字傳遞意願,逐漸遮蔽和丟掉了人類這種本能。



古聖先賢一定是知道這個道理的,心性越是單純簡單,這種感知能力越強。

2010年河南濮陽拜謁倉頡陵,倉頡文化的研究學者史國強送我一本他著的《走近倉頡》,文中提到,作為文字初祖的倉頡,為中華文明傳承功績甚偉,漢字像蒼鷹一樣,飛翔在中華文明的歷史天空。

2015年在陽臺寫《新解漢字》的時候,心極靜,有隻蒼蠅打擾了我,與蒼蠅對話,它似乎能聽懂一樣,萬物皆有靈,正好看到史先生書中的那句話,蒼鷹——蒼蠅,四目重瞳——蒼蠅複眼。

恍然一悟,人與大自然本來就是一體的,大自然自己會說話,人脫離自然太久了,看不懂了自然的語言,總有一個看似巧合,會不經意的出現讓人迴歸。

一利同時相伴一弊,道也。


漢字在人間

漢字最大的缺點就是在建立起,就註定成為了歷史上最優秀的語言,沒有之一

文字也好,數字也罷,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記錄信息用的。

在最開始擁有文明的時期,即原始文明時代,在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埃及,兩河流域的文明,其文字都是象形文字。也就是根據人們看到的,就用類似“繪畫”的方式記錄下來,這就是表意文字

但是,當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不斷進步,原來文字已經無法滿足現有的需求,這個時候就會衍生出新的文字。這些新的文字往往由表意的部分合並而成。這是文字擴展的必然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原生文明的語言都是基於表意文字的

而次生文明則基本都是表音語言。在亞種國家中,比如韓國、比如日本,還有越南。這是因為次生文明需要從原生文明中學習很多的東西,首當其衝的便是需要學習語言,語言便是詞彙的組成運用這些詞彙簡單,直接的方法就是用原生文明的發音來代替

次生文明因為嚴重依賴於原生文明的詞語發音自己語言裡那種發音恐怕是表不出來什麼意思的。比如說:音譯過來的

英文名字--balabal一大堆,請問漢字堆成在一起,你告訴我是啥意思?

那麼為什麼這世界上的表意文字這麼少呢?

一則:在文明初始誕生的文明數量本來就不多,就那麼可數的幾個

二來:在歷史的進程中,文明伴隨著戰爭衝突不斷地被融合,被毀滅,縱觀上千年也唯有中國的文明一直在傳承,從未被毀滅。

而伴隨著戰爭的衝突,也就自然而然的誕生了次生文明。原生文明被次生文明所征服,在征服之後,語言也就有可能會逐漸消亡了

So,表音文字的大量流行,並不是說表音文字有多麼優秀,而是說,原始文明被不斷地融合,毀滅,以及征服

中國人日常所使用的漢字大部分在2000字左右最頻繁的大概在1500字左右,而在莎士比亞時代的英語單詞呢,絕不超過有三萬個單詞,莎士比亞全部掌握還是ok的。但是,時間在往後推些,到了丘吉爾時代,他的單詞量依然是三萬個,可是,在那個時候英語單詞已經成爆炸式的增長英語擁有近百萬個單詞了。按現在的情況來看,英語單詞的詞彙量還是在呈不斷增長的趨勢,換句話說莎士比亞與丘吉爾都是“文盲”

在說回中國漢字,國家掃盲的標準是1500個漢字,而理科大學大學的畢業生一般掌握2000左右各漢字,就憑藉這1500到2000個漢字,滿足了人們日常看報,讀書,等等一切的語言文字需求,而在英文的世界中,沒有20000個單詞,別想讀書看報

英文類似一維密碼,讀英文的過程則類似於解密試想如過把a,b,c,換成,1,2,3且讀音不發生改變的話,好似並沒有什麼問題,

漢字呢?是二維的,類似一幅畫,從一幅圖畫得到信息遠比要從一組密碼中要快的多

從倉頡造字的傳說開始,中華民族就告別了結繩記事的歷史,《淮南子·本經訓》中記載“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雖僅是傳說,但也不妨看出漢字的誕生便為它勾勒上了一筆夢幻的色彩,中國之所以歷經數千年而文明沒有中斷且國家沒有分裂,一個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漢字,客觀原因上漢字也為中華民族的統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有字無音,一個漢字可以用普通話來讀,也可以用上海話、陝西話、福建話,現在的普通話就是基於北京,河北這一代的地方話,加以改正流行推廣的,漢字這一特點是世界上大部分文明所使用的拼音文字所不具備的。

從網上盜的圖(與諸君共賞漢字的美


歷史探尋

我說幾條吧。



第一、漢字就算在詞彙中出現錯別字大多也能看懂,沒的球辦法,就是這麼碉堡。有的至甚寫反了也能看懂。還有的直接丟失語法竟成了名句,比如獨釣寒江雪。挑戰語法還有化學反應。狠狠地給語文老師耳關一記響亮。能看懂,大家也九不汰計較。有名的人寫錯了還美其名曰通假字。古代文獻錯別字更多。這樣就不能如同字母文字那樣培養一個人的嚴謹作風,因為字母文字不能寫錯字母。所以中國人性格虎虎馬馬是不是也與之有關。

第二漢字不能實現字母文字那種以開頭字母作為簡寫。比如CT,所以漢語簡化詞彙,一般都得濃縮為兩個字,這就需要具備很高組詞能力,既精煉又準確達意。不像英文,傻子都會吧開頭字母作組合。

第三、使用字母符號設計樓狗更容易,漢字則複雜很多。當然要是掌握漢字結構符號的含義也就不難。比如屮、丩、巾、彐、乚、匚。

第四、漢字更能實現書法追求,要寫好難度很大。所以讓太多人痴迷,浪費時間,如同吸毒。大街上掃地大媽都拿著拖把練字。

第五、漢字太形象,有時很黃很暴力。比如肏、殺、淫(有水,有任性),很過分。氽、糴還行。

此字甲骨文竟然是對準女性下體作用,伺候女性,以此代表奴,這奴原意是什麼,不用多說了。


國病

漢字的最大缺陷是什麼?

1、歷史太悠久,生命力太強?漢字是世界唯一現存的還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文字,其他文明古國的文字只在歷史著作、遺蹟中存在,現實中已沒法用。估計還會熬翻"英哥兒女婿",永葆青春。



2、音、形、義三位一體?說什麼"六書":象形、會意、指事、形聲、轉註、假借。漢字既能識形,又能表音,還能知義,相當於一個智能機,他國文字如一功能單一的老年機,你讓它們情何以堪?









3、漢浯有四聲,抑揚頓挫?漢字可以音譯其他語言,他國語言無法準確漢語,漢語"偉蕊偉蕊古兜",其他語言"沙揚娜娜!"

4、漢字除了實用,還可玩書法藝術?什麼"永"字八法,什麼篆、隸、草、行、楷,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於一身。其他只有實用功能的文字是不是太老土"奧偷"了?





想了半天,終於找到一個真正的缺點:漢字太博大精深了,太難寫了!咱不怕,咱是中國人!是中國人就愛漢字,就會寫漢字。解曉東在《中國娃》裡唱道:"最愛說的話呀永遠是中國話 ,字正腔圓落地有聲,說話最算話。 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 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最愛說的說永遠是中國話, 字正腔圓落地有聲說話最算話。 最愛寫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塊字, 橫平豎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愛中國,愛漢字!愛漢字,愛中國!!!


漁山樵水

我來也,見題說兩句。前期說優點,也該自省缺陷和不足。

兒時學認字,難也。第一 筆畫多難,第二 讀音難(漢字隨表音,但不是拼音,讀音與文字倆分離),第三 一字多音難,第四 一字多義難。曾想若能把漢字幾項難整合一起,就不難啦。

學會漢語言文字後,越來越喜歡,妙不可言,原來的缺陷全變成優越感,太神奇啦。

現在玩手機,每個群每個人都有二維碼,二維碼比一維碼所含信息量大。字母一維碼,漢字二維碼,所以漢字優越。比如蓋房子,字母是磚塊,一塊一塊徹牆很慢,漢字是預構件牆體,兩下蓋好房。漢字成語等詞彙象預構房體,高樓大廈象玩積木拼裝,這是中國速度。

在一定截面積單位時間內,流量多的為優。手機流量慢你不悅,用水龍頭一滴一滴水洗你急。西方學習撐握了漢語,愛不失手,必然減弱或拋棄字母文字,(用時千年整合吧)。謝謝謝關注!(完畢)


邵建國9

漢字(或詞)的最大的缺陷是所有貶意字(或詞)都涉嫌造謠(誰能舉出一例批評類言詞不涉嫌造謠我服誰)!如要避嫌呢就要註明不指(或不包括)誰誰誰,又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詩曰:

小妹今日罵倉頡,故造貶詞用車裝。

設若造字只能頌,豈有焚坑秦始皇!



枉凝眉S

漢字最大缺點就是她的含義太深奧了,基本上一個字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所以只有完全用華夏文化薰陶出來的中國人才能理解,也是世界上唯一,是唯一不是之一,流傳千古而未斷代的文字,一直被使用,從未被超越和替代,相反卻捱上她的文字都被她消滅了,比如我們滿族文字,雖然現在存在,但也只限於幾個人會說會寫了,相當於進了博物館。


漢字的強大無與倫比,勝過任何武器,她現在正以閃電的速度,進擊世界的各個角落,許多外國人以會說幾個漢字為榮,這就是她的缺點,但這也正是她的優點,似一雙撫愛的手,又似一把殺敵於無形的劍,讓身體被征服的漢人,以漢字去征服蒙古人和滿族人,讓他們自己主動投降,這是任何軍事力量也不可能代替的!

漢字衍生出來的書法藝術,伴隨著漢字的發展而發展,讓漢字的內容得以展示,讓人見字而知其心--即字如其人,真乃妙趣加妙技也,形聲之妙經常是悟而不足,偶可得之矣!




玉鄉大哥1

我認為最大的缺陷是書寫不太方便,雖然現在大量的使用簡化字,但是複雜的字體還是有很多。



說起漢字就不得不說漢語,漢語的語法和字意都比較複雜,多音字很多,常常是"一語幾關",國際上的語言裡最難學的恐怕就是漢語了。漢字除書寫不便外,相形字也特別多,對漢字沒有一定的瞭解,很容易寫錯別字。



雖然漢字有諸多的不便,但是它的語法豐富,對事物的表達效果比其他語言都炫麗。漢字不光是表達意思的媒介,更是供人欣賞的藝術。是我國人民幾千年文化的結晶。




歷史的車輪印

漢字只有一個缺點:就是不能解決懶的問題!

漢字難寫,是因為我們習慣了吃現成飯。電腦打字以來,我發現年輕人的字是越寫越醜,因為懶了

漢字難學,是因為我們習慣了不去思考,從白話文興起以來,我發現罵人的話是越來越多,越來越裸,因為想什麼就寫什麼!



漢字多重意思難以掌握,是因為我們習慣了“拿來主義”。從白話文開始,文章越寫越長,書越出越多,結果還是沒有明白,因為理由多了!

之乎者也,變成了“唉聲嘆氣”

潔淨精微,變成了物理化學微積分

漢字難學,因為我們喜歡用數字代碼來替代,摩絲密碼簡單比漢字好學!人字簡單好學,但是難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