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场上,士兵可不可以将敌人扔过来还没爆炸的手榴弹捡起来再扔回去呢?

兔宝宝伐木累

先纠正一下,手雷是手雷,手榴弹是手雷枪榴弹掷弹筒三用弹用弹的统称。为什么叫手榴弹,还是因为日本二战时期,连一级装备手雷多是枪榴弹和手雷地雷三用91式和后期改进不能当作榴弹用的同触发引信的97式手雷。而当时,“手雷,手榴弹”作为新事物,在对其称呼上,是存在很多叫发分歧的(比如有些地方把,土豆喊地瓜,红薯喊山芋,西红柿喊柿子)比较一致的叫法是“甜瓜雷”,直到后期才逐渐统一成“手榴弹”。这也就是为什么,手榴弹比手雷多了个“榴”字。

然后再说说,你这个问题。

近代手雷,因功能偏重不同,还分为:防御型手雷和进攻型手雷。主要区别在于,进攻手雷弹以扰乱防御者的正常状态,主“震撼”,弹体相对于防御手雷小,无破片槽,装药少,引爆时间短3-4秒(专防扔进去再被扔出来),多用于进攻封闭和半封闭设施。防御性手雷,弹体相对于进攻手雷大,有破片,装药多,主用于开阔地带尽可能的大范围破片杀伤,引爆时间5-7秒,长引爆时间是为了不影响最远投掷距离。

还有就是,现代手雷多为“弹(弹簧的弹)片式”,引爆时间是从,弹片弹出开始算的。

其次,木柄式手雷。固定引爆时间4-7秒不等。主要也是因为木柄手雷,在空中会翻滚影响速度,所以引爆时间也长。

至于,能不能“扔出去再被扔回来”。

得看是什么雷?

如果是“圆滚滚”的进攻手雷,张大嘴巴能躲就躲吧,是在没地方躲就趴下。

如果是“横竖交错”的防御性手雷以及“带把的”木柄手雷,得看双方距离,远了还是找掩体吧,近了还有机会。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得看“想扔回来”的这个人,自己是脑袋和身体协调性够不够用。第一,你的确认这是什么雷。第二得判断对方有没有“延时扔出”。第三得判断敌我之间距离和障碍物情况。第四得判断“扔不到对面”扔哪能降低对自己的伤害。以上四条,起码得在0.5秒甚至更短时间里做出判断,并且在手脚听话的基础上。

对了,再补充一点。日本二战“甜瓜雷”必须磕一下,是因为在设计时,手雷的触发引信撞击延时火药的力度是以“枪榴弹状态”发射速度时,触发引信的触发力度设计的,而做为“手雷状态”扔出去的速度是低于“枪榴弹”速度,触地撞击力度也是小于枪榴弹的力度。也就是说,当手雷用时,不磕一下是不能点燃延时火药的,也就不能炸。


印象派丑男

这种事情说点悬乎的话,都得是看命。手榴弹的引信燃烧时间一般为5-7秒左右,也就是说从对方士兵扔出手榴弹开始,这个时间要减掉飞行时间,飞行时间的长短,则要取决于手榴弹能飞多远,如果距离只有几米,那么还有可能给你多留几秒钟的时间来捡起手榴弹再扔回去,这中间还得保证,对方手榴弹扔过来第一时间你就能捡起来再扔回去,开阔地还好,不用考虑手榴弹被扔到墙或树上弹回来,如果在相对封闭环境中,那么还要考虑到扔准的问题,总之那一瞬间要干得事很多,一个耽误结果就是被炸碎或炸飞。

如果对方扔的距离比较远,那这个时间就会在飞行中被耗掉大部分,可能手榴弹一落地没等你去捡就会爆炸。

但是对方如果是个新手没开保险就把手榴弹扔了过来,那么恭喜你中奖了。您就不慌不忙的可以拉开保险再把这手榴弹给扔回去~~但是这种事件虽然不是不可能的事儿,也得要看个人的运气~~不是谁都能撞上的。

现代的手榴弹与过去的不一样,通过拉发线的装药来确定延时的,就是电影里一拉线就冒烟那种,现代的手榴弹先进了有用电子芯片的,这样爆炸时间上会更加精确,说几秒就是几秒。

个人总结如果手榴弹被对方从很近的地方扔过来,这时胆大心细手急眼快的就会有相对高一些的成功率把手榴弹给扔回去。不过也有一个前提,老式手榴弹拉线冒烟的,你不扔,它烧完了也要炸。如果对方是个老兵,他会让手榴弹在手里多烧一会,把时间减到最低,这时就没有足够的捡起再扔回去的时间了;这种情况与还有从远地方扔过来的手榴弹能不能扔回去都是只能看命。

现代手榴弹就算拔出保险拴,只要不离手就不会激发引信也不爆炸,所以这个爆炸倒计时要从离手开始算,为了防止出现被扔回的现象是可以调节引信时间的;从5-7秒调到更多的3秒甚至1秒,这时再去捡那只能是跟这个世界说88。说了一大堆就是,战场上能做到把对方手榴弹捡起来再扔回去,这种事件可遇不可求,绝对不能当成是常态化。捡了一次那都是命大和撞大运,最好不要盲目自信~~能躲还是要躲,真躲不了再用极快的反应速度考虑下是不是要豁出命了赌一次~~


陶德中士

前期做过一个关于手榴弹能否扔回的视频,观众老爷们看下!\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33b0001fd917264f3e5\

前卫哨所

可以啊,这在战术动作里叫做反投

手榴弹/手雷的发火程序有所不同,但是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手榴弹拧开底盖以后有一个拉环连接的发火销,手雷则是采用自紧式弹簧撞针连接发火销,外面再用别针别住弹簧。在使用手榴弹的时候,首先拧开底盖并捅破防潮纸,小拇指勾住拉环,四指握住弹柄实施投掷动作,手榴弹脱手的瞬间拉环及引火绳从弹体中拉出,点燃发火销并随后引爆炸药;使用手雷的时候则用手握紧曲状手柄,拔出别针,手雷出手的瞬间手柄在弹簧的作用下弹开,连带撞针下落引燃发火销随后引爆炸药。一般而言,手榴弹与手雷从引燃发火销到爆炸,间隔大约有3到4秒钟,同一批次的手榴弹性能比较相近,批次与批次之间时间略有区别。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由于兵工厂火工品质量不稳定,装备我军的67式木柄手榴弹引爆时间从2秒钟到4秒钟不等,因此战士们对于新运来的手榴弹总要试投几枚,弄清它的引爆时间再用。

既然弄清楚了手榴弹从投出到引爆是有一定间隔的,那么自然而然地就有了反投动作。也就是把敌人投来的手榴弹捡起来再投回去。战术上对于反投的要求是:胆子大,反应快。其实还要再加一句:运气好。投来的手榴弹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你还要把它捡起来,以最快的速度扔回去,对于战士来说,是心理上与技战术上双重考验。


军武次位面


今天的战场已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这个由于引爆时间过长达到5-7秒的问题已经被解决。

曾经的战场经常会出现这种反复扔回的呲呲冒着烟的手榴弹,为何?举个小例子,今天是大年初三,很多孩子们还回去放鞭炮,我们小的时候喜欢将鞭炮拆散用手一个一个的点着引信后扔出,这个手榴弹的投掷类似,有时候引信太短就会出现还没来得及扔出就在手里炸了,而另一种情况就是引信太长扔出去半天后才炸响。


手榴弹被反掷原因很简单其实和那些引信太长起爆时间长的鞭炮一个道理,就是手榴弹的引爆时间过长,而这个情况的出现也正是基于保护己方投弹手的安全,但有利有弊,在真实的战场上却成为了被反掷的杀伤己方的武器。

当年再打击越猴的时候,我军的手榴弹就经常出现被反掷从而造成自己扔出去的手榴弹却杀伤了自己。


后期,一线部队对于这种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反映和上报,装备制造部门也对于原手榴弹的引爆时间进行了重新的研究和改良,即又原来的5-7秒的起爆时间缩短为3秒引爆,这是非常科学的改进。

这种改进,就是说手榴弹自拉开导火索后扔出到爆炸三秒的时间,是刚好在离投弹手最少30米以上的距离上爆炸,这样既保证了投弹手的安全,同时也不会再出现被反掷的情况。


冰雹蓝天

要搞明白这个问题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延时引信。这个东西决定了手榴弹的爆炸时间。从影视剧中我们都能知道,在扔手榴弹之前都要拉一个拉索,这样就触发了延时引信,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引信就引爆手榴弹。

那么需要经过多长时间呢,这需要做出一个平衡了,既要保证己方的士兵能够及时将手榴弹扔出去,而不会对己方造成损失,也要保证对方没有足够的时间处理这个被扔到自己面前的手榴弹。因此国际上通常对于这个延时的选择是4~5秒,特殊的也有6~8秒和3~4秒的。这就视作战任务和目标来定了。

我们可以粗略的计算一下,从拉开拉索到扔出去30米左右落地,这大概需要3~4秒左右的时间,也就说手榴弹落地就爆,剩下的时间并不多,因此想要把手榴弹捡起来再扔回去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现在比较客观的影视剧也在做出改变,不是将手榴弹捡起来扔出去,而是直接有战士扑上去,牺牲自己保护战友。这不得不说这才是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