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被收購,80後胡瑋煒如何運營摩拜品牌,3年市值近30億刀

摩拜被收購,80後胡瑋煒如何運營摩拜品牌,3年市值近30億刀

今年的4月4日,美團宣佈以27億美金全資收購摩拜,在資本市場引起軒然大波,媒體爭相報道,一度成為熱點,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80後胡瑋煒是如何運營摩拜品牌,讓一個單車在短短的3年時間市值近30億刀?

胡瑋煒何許人也?

摩拜是如何誕生的?

2014年的一天,胡瑋煒和幾個清華大學的學生,做電助力自行車的,去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家。

李斌當時就問跟他們想不想做共享單車出行項目。就做一個拿手機開關鎖的自行車。掃碼開關鎖,一塊錢騎一次。但是他們覺得這個沒意思。

胡瑋煒原本是介紹人,後來李斌說,“瑋煒,要不你幹得了”。胡瑋煒覺得有意思,就說“我幹”。摩拜就這樣開始了……

摩拜的創始團隊

摩拜被收購,80後胡瑋煒如何運營摩拜品牌,3年市值近30億刀

投資人:李斌,易車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中國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汽車互聯網公司。蔚來汽車創始人,董事長,

摩拜被收購,80後胡瑋煒如何運營摩拜品牌,3年市值近30億刀

摩拜被收購,80後胡瑋煒如何運營摩拜品牌,3年市值近30億刀

CEO:王曉峰,曾在寶潔, Uber、騰訊、谷歌、等多家國內外互聯網公司擔任高管

可以這麼說,摩拜的創始團隊非常牛逼,也不斷獲得戰略投資人的認可,摩拜輕輕鬆鬆3年12次融資超171億人民幣,公司沒“米”了,只要在市場上吆喝一聲,大把財團出資。

摩拜的資金來源

主要從市場上融資。據瞭解,摩拜被美團收購前, 總融資約171.16億人民幣,有超過25位投資方參與,其中高瓴資本、紅杉資本中國、騰訊、創新工場、愉悅資本的投資次數達3次或以上。

摩拜的產品

共享單車,“讓自行車迴歸城市”,科技智能,健康環保。以GPS智能電子鎖,通過手機APP掃碼開鎖,關鎖自動停止計費的方式深得用戶的喜愛。

用戶體驗

打開 App→ 搜索單車→ (選擇單車→ 預約用車)→ 找到單車→ 掃碼開鎖→ 開始用車→ 關鎖結算→ 自動支付

摩拜的商業模式:押金

通過分時租賃來部分變現,通過收取押金來回收資金,實現現金流並進行擴張:

分時租賃那個錢,其實一點不重要,哪怕一億用戶,每天用一小時,也就1億的收入,但卻需要面對超過1千萬輛自行車的投放與硬件損耗,再加上其他管理費用。由於其短途特點,及對標公交和傳統“公共自行車”,其定價上浮空間有限。所以,他們壓根就沒指望通過一小時1元的租賃費來賺錢。

通過什麼?

押金——這是一個無比天才的創新。

之所以說這是個天才的創新,是因為299的押金:

1、可以退,所以多數人不會抵制繳納這筆錢;

2、可以退,但不會自動退,多數人也不會主動要求退,大量資金沉澱在公司,等於無償佔用;

3、押金不能動用,不能用作租賃車費的支持。這等於這筆錢只會增加,永遠不會減少;

4、由於一份押金對應一個註冊用戶,而非一輛車,這意味著投放一輛車,能鎖定遠超過1個用戶。摩拜目前是一輛車鎖定8人,等於投放一輛車,獲得2400元(300*8)的“存款”。

從這個意義上,摩拜投放的每輛單車,都類似一個儲蓄所。

僅以1000萬輛投放為假設,每輛車鎖定8人,每人300元押金,沉澱總額資金將達240億——這是最經典的互聯網金融的玩法。

不去著眼解決盈利,而是解決現金流,不出售硬件而通過收取押金來彌補現金流,減少了一般互聯網企業為培育用戶而通過海量補貼產生的現金支出,這是相當高明的一步。

正是摩拜牛逼的團隊和牛逼的商業盈利模式,使得摩拜目前即使虧損,美團照樣以近30億刀買單。

各位條友,摩拜被收購,不管賣多少跟我們普通老百姓半點毛關係都沒有,你說是嗎,我們關心的是——

摩拜被收購,你的押金退了嗎?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