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娟:一個美女醫生12年的成長與堅守

“生病是不幸的,但我要努力做到讓患者覺得生病後遇到我是不幸中的有幸,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為患者解除身心之痛!”

一直以來,血液內科的張曉娟給自己定下這樣的目標,並在工作中一直努力踐行著。

刻苦與鑽研是她披荊斬棘的“利器”

張曉娟:一個美女醫生12年的成長與堅守

從醫12年來,張曉娟一直將刻苦與鑽研融入工作的方方面面,她把這優秀的品質歸功於家庭中長輩們的耳濡目染,上一代人對待學術的嚴謹與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深深地影響著她。

張曉娟說:“做醫生,就要做個明白醫生!對所開具的每一個診治方案,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既要有據可循,更要有自己嚴謹獨到的診療思路。”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具備紮實透徹的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經驗。

張曉娟:一個美女醫生12年的成長與堅守

2006年她來到鄭醫,知道血液病患者年齡跨度大,且大多病情危重,同時多伴有非血液系統疾病。她給自己制訂了一個目標,兩年轉科期間,把所有大內科多發、常見疾病的診療方法,以及危急重症的搶救技能掌握透徹。

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從容地面對每一位血液病患者。於是,轉科的兩年來,她白天跟著老師學,晚上到圖書館自己學,一本本彙總整理後的筆記見證了那段刻苦鑽研的時光。

“血液學有很多未知的空間等待探索,近些年,隨著免疫、分子學在血液病診斷上的應用,對疾病的認識不斷深入,新進展層出不窮。

張曉娟說:“越學習就會發現自身的不足還有很多,而這也激勵著我不斷前進。”

張曉娟:一個美女醫生12年的成長與堅守

如今,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張曉娟的專業理論知識已經非常紮實,臨床診療經驗也越來越豐富。

近5年,她擔任新鄉醫學院本科生的教學工作,讓理論與實踐水平再次互相促進, 並且多次被評為優秀老師,所授課程深受學生喜歡。

患者說“你一笑,我的病就好了一半”

“對待患者必須以心換心,你只要用心對他,他一定能感覺到。”張曉娟笑著說。

張曉娟:一個美女醫生12年的成長與堅守

一位年近90歲的重度貧血患者住院期間,張曉娟對他關懷有加。臨出院前她去查房,認真交代完出院注意事項準備離開時,聽見老人喊了一聲:“姑娘,你等一下。”張曉娟回過頭,看到這位駝背相當嚴重的耄耋老人,顫巍巍地從病床上下來,給她深深地鞠了一躬。這一幕讓她至今難忘,也時刻激勵她在工作中做得更好,不辜負患者的信任。

張曉娟:一個美女醫生12年的成長與堅守

“每次在鬼門關時,都是張醫生把我拉了回來。”如今,李琳與張曉娟已是十分要好的朋友,只要家裡有人生病,她都會第一時間聯繫張曉娟,“我就相信張醫生,她推薦的大夫我特別放心。”

“張大夫,你走了我們怎麼辦啊?”

“張大夫,你能不去進修麼?”

“那我不治了,等你回來了我再來治。”

……

張曉娟:一個美女醫生12年的成長與堅守

患者的一言一語中體現的是對張曉娟的信任,更是對她專業能力的肯定。

融洽的科室環境給予她更寬廣的發展平臺

“來到這個科室很幸運”是張曉娟的肺腑之言。郭樹霞主任在業務水平上對大家要求很嚴格,所以我們鄭醫血液科近幾年在省內的影響力迅速提升。無論是臨床診療水平,還是在院內、省內或是國內的學術交流中,他們都受到高度肯定。

張曉娟:一個美女醫生12年的成長與堅守

張曉娟說:“融洽的工作氛圍給了我更寬廣的發展平臺,在這裡,只要願意努力,就一定能夠成長。”

說起張曉娟,同事們也是好評如潮。

“她就是美貌與智慧的化身,可以說是非常優秀!除了專業能力強之外,還很會主持,我們都叫她‘小董卿’。”

張曉娟:一個美女醫生12年的成長與堅守

“張大夫工作特別認真,每次科室評優評先,她都是大家心目中的第一人選。”

“她是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對工作精益求精,對個人有不斷提升的嚴格要求,卻有能力使周圍的人如沐春風的人。你把這世上所有的美好詞彙用在她身上,都不會覺得誇張。”

……

張曉娟:一個美女醫生12年的成長與堅守

在業務能力方面,張曉娟是不折不扣的佼佼者,無論是診治患者還是處理醫患關係,她總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常外出講課的還她曾在全國的病例演講比賽中獲得全場人氣王;

在生活中,她通過讀書、旅遊、尋找美食作為放鬆身心的“法寶”,活出自己獨一無二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