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說的“沒有君子,不養藝人”是什麼意思?

慕青學長


做個不恰當的類比,妓院裡的妓女要靠那些花花公子養,她們也得陪笑賣唱,高級點的對外稱公子、少爺、君子,其實做的不還是齷齪事?這事類比到曲藝界一個道理。



古代像這種說相聲、唱戲、耍雜技的是最沒有社會地位的,處於社會底層,誰都可以踩一腳,只有那些名旦名角兒,被王公貴族賞識了,登門演唱或者慕名而來,再給他們搭一個戲臺子,這才算是得臉了。


這些東西,都叫營生,顧名思義就知道,只是個吃飯的活計,假如不出名,恐怕養家餬口都難,還不如路上的跑夫、店裡的夥計,說出去最起碼名聲好聽點。

於是做這一行當的人就希望能被人賞識,不求大紅大紫,只求能有幾個有錢人喜歡聽自己的戲,多打賞點錢,這樣起碼能多掙點錢。


大戶人家多數是不屑於走上街頭看錶演的,於是撂地變成了觀看錶演的形式。撂地是啥呢?就是在一些好的地方搭臺子演出,按照看戲客官的身份不同,分別設置不同的座位級別。就跟咱們現在看演唱會似的,有1280的座位,也有180的。

後來慢慢的,隨著有錢人越來越多,越來越會享受,相聲就進去了茶園、劇場,甚至有錢的把說相聲的請到家裡去,上堂會,大宅門裡白玉婷不就把萬筱菊請到家裡了嗎?



像一些名角,更是大戶人家堂會名單上的常客。經常跟這些大戶打交道的藝人們,自然素質也高些,也會吧金主爸爸捧得高高的,稱他們為君子。


但是不能捧人三尺自毀一丈啊,不能妄自菲薄,所以也把自己抬高為藝人。沒有金主爸爸這些正人君子捧場打賞,怎麼能有這些藝人的飯吃呢?沒有君子,不養藝人,就是這個道理。


入行娛樂


聽得最多的應該就是郭德綱《大實話》裡面的這一句“沒有君子不養藝人”

這是一句老話,也是百十年來藝人對於捧場人的讚美之詞。

說到相聲在舊社會沒有現在的地位高,屬於下九流。一般只有不會讀書又不願意種地的人才去幹這個行當。不像現在一樣,巴結好了還能夠進曲協。那時候全靠自己的一身本事賣藝。

在《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中,郭德綱也曾經描述過這樣的一種情況。那時候沒有什麼固定的演出場所,最次的是在大街上演出。平地摳餅,對面拿賊,看的是真本事。

更要命的是,聽完了給錢。聽完了,您覺得好,賞幾個飯錢。畢竟,相聲演員身後還有一大家子人呢。更多的人是,聽完了不僅不給錢還罵街、打人。這就是舊社會藝人的現狀。

難啊!!

所以,能給錢養活藝人的,自然是好心人。也就是郭德綱常說的,在現場的觀眾才是相聲演員的衣食父母。為什麼呢?指著人吃、指著人穿呢!!

在網上聽兩段相聲就罵閒街,那是浪催的!

為什麼現在還在唱

雖然說現在好點了,至少對比以前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但是,無論什麼時候,演出靠的依然是本事吃飯。你嘴上說的再好,沒有真本事,別人也不可能給你買賬。

也正是因為這種互相的尊重,每次演出,你們都可以看到現場的氛圍特別的好。這就是幾十年來幾十年來積累下來的人脈。不然的話,一場演出返場24、5次,你以為是鬧著玩的?


蜜桔娛樂


前邊幾位答主說出了幾個觀點,但我認為都沒說到點子上。

聽了老郭郭德綱這麼多年相聲了,這句話都聽的膩了,但要說出處,網上還真沒記載,公認的出處是郭德綱說的壓軸小曲兒《大實話》裡邊的一句話,曾記得早年間有那麼句古話,沒有君子不養藝人


按照郭老師的意思,是早年間的古話,如果是這樣的話,應該是出自孟子的《孟子·滕文公上》:“無君子莫治野人,無野人莫養君子”

野人可能指的是老百姓,這個君子可能是君主的,我語文閱讀理解不好,大概意思是如果沒有賢明的君主就沒辦法管理好老百姓,沒有老百姓就沒辦法供養君子們的,

二者是相輔相成,相互依存。

而郭老師是自己改編了一下:沒有君子不養藝人,如果有下句,我覺得可能是沒有藝人不顯君子。

沒有欣賞小曲兒小調評書相聲的高雅君子,就沒辦法養活這麼一大群賣藝之人。同樣沒有這些唱曲賣藝的,怎麼顯得那些雅人的君子風範,當然,後一句是郭德綱不敢對衣食父母說的。

細想也是,往俗了說,如果沒有廣大娛樂圈吃瓜群眾的湊熱鬧,現在的唱歌跳舞明星哪會那麼火那麼賺錢?往雅了說,沒有當代文化人的君子品味修養,那些交響樂芭蕾舞什麼的演員怎麼活?

老郭說這話的意思,一是感謝觀眾衣食父母,是這些來看相聲的君子才支撐起相聲乃至娛樂圈這個行業,是他們才讓自己有錢賺,誇觀眾的意思。

二呢,也是告訴觀眾,大家是平等的,心連心,甚至藝人低觀眾一集(衣食父母麼),不必帶著崇拜的眼鏡來看明星,明星也是你們這群君子父母養的。

看現在的粉絲追星,各種狂熱,把藝人當作偶像崇拜,自己低聲下氣,為了偶像什麼都可以做,可能大家都忘了誰是衣食父母這個事實,老郭也是看破不說破,點醒大家而已吧。


四斤


這是演藝界的一句老話,論起源應該是出自古時的街頭表演藝人,和這句話相應相合的應該是“有錢的捧個錢場,沒錢的捧個人場”。

大家在看古裝劇的時候,應該都見過街頭表演,從胸口碎大石到評書不一而足。由於是臨街而言,來者不拒,所以對於收費也沒有統一標準。一段表演結束,就會有人端著個銅鑼來找大家收錢。

這時候給錢與否就全由觀眾自己,有的人覺得好,一高興就多給些,但大部分人也就是給個三五子意思意思,更有那些光看錶演不給錢的。

對於那些給錢的,藝人就將其形容為君子,相反的,則是小人。

試想,如果所有人都看完不給錢,那麼誰還敢幹演藝這個行當,所以“沒有君子不養小人”可以說是當時非常貼切的一個形容。

但是隨著社會的變化,收費標準也在改變,雖然也有路邊賣場的依然秉持著自願給錢的習慣,但是德雲社這類的則是一開始就建立起了收費處,那麼郭德綱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一是對傳統文化傳承的一種表現,眾所周知,相聲這行最講究的就是祖宗規矩,雖然時代變了,但是古話還得留著。

其二則是郭德綱討好觀眾的一種表示,把臺下的人說成君子,哄開心了,別人掏錢包掏得開心,自己表演也得勁不是?

所以如果非要究其深意,就是郭德綱的場面話。

(文丨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沒有君子,不養藝人”其實說的是奉承觀眾的一句話!

真心而論,相聲在舊社會的地位相當低,屬於下九流的職業,舊時的相聲藝人都是在街市巷口公開賣藝,憑藉的全是一張嘴,全靠嘴上的能耐來過活,換句話說,相聲藝人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手藝,沒什麼其他的能耐,不然也不會到大街上撂地攤,靠逗樂賣笑過日子了!

所以很多的相聲藝人,除了說,什麼本事沒有,還沾染了許多壞習氣,比如劉寶瑞,比如馬三立的大哥馬桂元。

那麼想要掙出相聲這碗飯來,你自己的努力是一方面,還得看觀眾們給不給這個面子。前面說了,相聲是撂地攤的職業,面對的群體都是窮了吧唧的底層社會人士,相聲藝人想要從和自己一樣窮的窮人手裡掙上一碗飯,何等之難。除了迎合底層人民的口味,說說葷段子罵罵自己或者捧哏之外,別無他法!

當然還有一招就是“沒有君子,不養藝人”,其實就是祈求一下大家,好心的大爺大媽,行行好吧,可憐可憐我這孤苦伶仃的。。。

意思呢,就是諸位都是君子,沒有諸位君子的施捨,怎麼能養活我們這些藝人!

郭德綱曾經在《大實話》裡說過這樣一句,其實算是由衷的感慨,想起自己以前的種種困難,難免動點感情,姿態放的也很低,老郭也經常把另外一句話掛在嘴邊,就是“相聲太難了”!

一般人可能理解不了,實際上,從相聲開創到現在,地位一直很低,直到改革開放之後,相聲藝人和其他演員一樣,獲得了新生,成為了人人愛戴追逐的明星。

“沒有君子不養藝人”的含義也就沒那麼深了,算是對相聲演員或者職業的一種自我尊敬吧!


半日喜劇


沒有君子,不養藝人。這是一句老話。它有沒有出處,我不知道,只知道過去很多老藝人都這麼說,一代代傳下來了。

為了討好觀眾,取悅觀眾,藝人把觀眾說成了謙謙君子。要說觀眾是小人,別說討賞錢了,能活著走出去都難。其次,藝人告訴觀眾,你們是我們這些賣藝之人的衣食父母,沒有你們,我們就沒法生存。言下之意,請您多賞幾個子吧。

舊社會,相聲藝人撂地賣藝,這麼說是必須的。後來,有了相聲茶館,比如北京的啟明茶社,天津的連興茶社,相聲藝人不用在露天演出了。露天演出是颳風減半,下雨全無。雖然進了園子(即茶社),可依然不收門票,敞門入場,說完一段,再由夥計下去要錢。討賞錢之前,藝人還必須說這句話,把觀眾說舒坦了,人家才肯掏錢,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解放後,相聲演員有了單位,有了固定收入,後來又有了職稱,有的還有了職務。雖然還是說相聲,但與觀眾處於平等的地位。既然不用向觀眾討賞錢了,這句話當然就沒必要再說了。即便要說,也只會說“觀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不是真心話,可就沒人知道了。

郭德綱的德雲社是自給自足的民間相聲社團,發展到今天靠的就是觀眾的支持,觀眾尤其是綱絲的的確確是德雲社相聲演員的衣食父母。我相信郭德綱在臺上說“沒有君子,不養藝人”絕不是客套話。他說這句話應該是打心裡感謝他的衣食父母,讓他的這些衣食父母千萬不要拋棄他,要永遠支持他。

您若玩百萬英雄,別忘了用上面這個邀請碼,可獲得一張復活卡,可以救你一次命。你好我也好,大家都好。


蕭陶


這句話沒有明確出處,是《大實話》中的唱詞,因為老郭經常唱,所以這句話流傳開來。



以前的藝人很少在茶館裡面演,大多數演員還是走街賣藝,撂地演出,沒有買票一說,他在那演,你愛看不看,所以藝人在演出後,能不能拿到錢不僅取決於你的功夫,還有客人,客人好說的話,看你賣力也給錢,客人不講理,你怎麼演也不給錢



其實很想一段傳統相聲《拉洋片》,一個強買強賣的遇上瓷公雞,怎麼演就是不給錢,但拉洋片的就是把他打服了,這段少馬爺表現的真是一絕



漫享網咖


沒有君子不養藝人,是舊時代藝人對自己衣食父母的認可。這個話包含了好幾個方面的意思。



1,沒有君子不養藝人,是對自己的衣食父母行為的認可的說法。藝人賣的是手藝,欣賞你的手藝打賞你,是君子行徑,看完了不給錢,也不能搶人家。

2,沒有君子不養藝人,是對消費者人格身份的尊敬的說法。舊時代的社會階層對人的定義很單純,君子小人之分,沒有第四類人,欣賞我的手藝打賞我,您就是君子層面。

3,沒有君子不養藝人,是有意識拔高消費者身份和身價的說法。在普遍的農業文明形態下,文化消費是一種相對奢侈的做法。只有君子,才有可能有文化消費的需要。

總之,沒有君子不養藝人從根本上是一種恭謙的說法,從人格上定位藝人與消費者之間並不對等,當文化消費普遍成為一份支出時候,本人覺得這樣的自謙有點裝逼了。


慕容曉春


出處無從查實,因為“沒有君子,不養藝人”是一句老話,傳了上百年。今日借郭德綱之口再度為眾人所周知了。其實這句話的道理很簡單,古時藝人不似現在這般眾星捧月,時常需要走街串巷賣力表演,如果“圍觀群眾”看完熱鬧拍拍屁股就走了,那麼一場辛苦便是沒有報酬,而如果有心的觀眾在觀看完表演後施以能力範圍內的打賞,那便被藝人贊為“君子”。“養”,意為供養。這句老話,郭德綱時常會在表演中說,有時還會唱出來。在他的心裡,觀眾並不是“粉絲”,而是“衣食父母”,這一點真的很可貴。不忘本心的明星,真的很少了。

我們見過太多明星私下diss粉絲的,覺得粉絲煩、low。別嫌答主說話難聽,這確實是發生過的。某一次答主在後臺等候採訪的時候,就聽到過某一線對助理說了這樣的話,當時ta的表情與語氣,答主這輩子都難以忘記。答主做了娛記10年,見過的大明星太多,但真正“不忘本”“走心”“謙虛”的,真的是少。別說他們在鏡頭前在微博上看起來多麼多麼親和,那真不算什麼。而郭德綱呢,確實真算表裡如一的一派。其他的還有梁家輝、劉德華、俞飛鴻、吳君如……

郭德綱將聽眾捧為“君子”,因為在他的概念裡,君子惜君子而我為藝人。郭德綱是不是真君子我們不過多追論,最起碼他是拿這個來看待喜歡他的人的。郭德綱火了這麼多年,一直旺盛不衰,這裡面自有他的處世之道。


星光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