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品戏味|朋友,川剧变脸了解一下!

俗话说:“相随心变”,因此川剧表演中的“变脸”既不是单纯的技艺展示,也并非变得越多越好,而是按照一定的程式。根据人物的心理特征或情绪变化,选择恰当的脸谱来加以表现,变脸是川剧的一种传统表演技艺,川剧艺人根据剧情发展、刻画人物的需要,灵活运用,不拘一格,经常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舞台效果。

脸谱:所谓的脸谱就是按一定的谱式用色彩勾画而成的面部造型,主要运用于净角。脸谱的颜色都橘遥其特定的意义:

1、一般红色的表示忠勇

2、黑色表示刚直

3、白色表示奸诈

4、蓝绿表示绿林好汉或盗贼侠客

5、金、银表示神佛妖怪

戏品戏味|朋友,川剧变脸了解一下!

变脸的技法一

魔幻式的扯线变脸:变脸的技法很多,其中以脸谱变化为特点的“扯脸”,又叫“揭脸子”,因其技术性强而最具观赏性和神秘感,是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川剧特技之一。

缘起:根据川剧老作家严树培先生所介绍,川剧变脸之扯脸技法的缘起,大致在清代嘉庆年间,是当时某川剧剧团的一位武生演员由堂彩表演(魔术杂技之类的小把戏)触发灵感而创造的,并用于川剧高腔大幕戏《归正楼》中。该剧其中一折——《奔途》,将扯脸这门绝活巧妙运用。贝戎因打劫解送朝廷的银子,遭到官府的追捕,他在逃奔途中三变其身方可脱身:出场时以蓝色脸谱亮相,一变为红色脸谱,二变为黑色脸谱,三变为半截脸谱的“霸儿脸”,这三变用的就是“扯脸”的变脸特技,所用的四张脸谱,象征了贝戎的义侠身份极其豪放、刚正的性格特征,可谓是独具匠心。

戏品戏味|朋友,川剧变脸了解一下!

其他手法多样的变脸术

抹脸:这是一种简易的变脸方法,即化装时先把油彩固定于面部的某个部位,变脸时演员或转身、或埋头、或以披风之类的作遮挡,以手将油彩涂抹于面部,是谓摸脸。这种变脸在川剧的传统戏中运用较多。

抹脸又分为抹整脸、局部抹脸、拭爆眼等。

戏品戏味|朋友,川剧变脸了解一下!

川剧传统戏《断桥》中的青蛇变脸即为抹整脸。

拭爆眼 一种局部变脸,运用更为方便。在《活捉石怀玉》中,狐仙带领鬼卒夜至石怀住所,石怀见到被他害死的狐仙突然出现,不由心惊胆寒,转身之际两眼圈变黑,显示其内心的恐惧,这时用的就是拭爆眼的方法,操作简单,演员在转身之际迅速将黑色(或其他颜色)抹在眼圈周围即可。

吹脸 传统戏《治中山》中《乐羊嘬羮》中一折,魏人乐羊怪帅出征直逼中山,中山网以其子乐舒为人质,要挟乐羊退兵。乐羊不从,中山王怒杀乐舒并烹饪为肉羹,以斗碗奉送乐羊。乐羊为鼓舞士气,怒饮碗中羮,表达必胜之心。乐羊低头饮羮的一瞬间,脸面变为金色,口条(胡须)由黑变白。这时所变之金脸,就是用吹脸之法。碗中事先准备好金粉,演员脸上多用点油,低头时用吹气的方法将金粉粘到脸上,变为金脸,此法谓之吹脸。

抹脸吹脸经常交替使用。

戏品戏味|朋友,川剧变脸了解一下!

气功变脸 运用气功的方法将脸逐渐变红,也是传统川剧的表演手法之一。《青梅配.赠钗》一剧就用了这种方法。书生张介因家庭贫寒,励志读书,因老父病重,全家断粮,以糠菜当饭。张婆婆身体衰弱,被糠哽咽。连连喘气,脸面变红。演员在表演这一情节时,采用气功变脸的方法,使得一张白脸逐渐变红。全是真功夫。

面具变脸 最简易的一种变脸手法,用纸壳制作的面具蒙在脸上。其方法有的是套在头上,有的是在面具后面下部有一扣,演员可以用牙咬住。比如《活捉王魁》中的焦桂英的变脸用的就是这种面具变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