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是什么人都可以纳妾吗?我是说最底层的平民可不可以?

西楼85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男人三妻四妾几乎是家常便饭,妾的地位低微,在家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小妾的地位低于正妻,所以妾只能算是奴婢,《尚书传》云:“役人贱者,男曰臣女曰妾。”妾者虽然有明媒聘娶这一流程,却只能坐小轿进门,受正妻管制,被人轻视。

古人要想纳妾,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买。我国古代,不同的时期,纳妾的花费也不同。宋朝,纳一个小妾大概要花费100贯,容颜较好的话,就贵一些,相关文献中记载,虞孟文纳妾花了140贯,折合到现在,一贯大约是500元人民币,所以宋代纳一房小妾就大概要五、六万人民币了。这就有点高了,相比于现在娶亲所花的彩礼,也不相上下。到明代,纳妾的花费就少多了,最少的要30两白银,一般的是100两白银,在现代,一两白银就是300元,也就是说,到明代的时候,纳一个小妾的价格已经锐减到三万元左右了,和明代的价格相比,几乎减了一半。

到清朝末年的时候,纳妾的价格又有所回升,李慈铭先生的《越缦堂日记》中记载到,其先后纳的三个小妾价格分别是416两、130两和180两白银,其中价格最低的也花了130两,而第一个的价格更是令人咂舌,416两!可能不是被骗了就是那个小妾是个绝色佳人。民国时期虽然规定一夫一妻制,但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基础之上,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多妻制。例如中国近代,简阳县贾家场的有钱人刘某,总共纳了七房小妾,最后一位小妾是刘某在七十八岁时用三百多个银元在外地买的,年芳十八。

在中国封建社会,愿意把女儿卖给别人当小妾的人,一般都是贫困到了极点,或者就是被当地官员逼迫到了不得以的地步才卖的。那时候的富豪人家不纳妾的就像八条腿的蛤蟆一样难找,但穷苦人家打一辈子光棍的却遍地都是。


迷彩虎军事

当然不能。

非机器大生产时代,人口是衡量国家综合力量的基本要素。所以历代都严格规定了每一个等级者关于纳妾的规范。比如唐代皇帝妾的标准是120人。明代亲王只能额妾十人,年老无子才能再奏选一次。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

正规意义的妾需官媒婆登记档案,也就是记入户籍。没有履行登记义务,则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妾也享受不到妾的微薄待遇,只能是婢(通房丫头)。

对于财主们来说,无论自己有多少婢,年长色衰之后都被被遣出嫁給家生子。

因此中国历来对百姓都是规定的匹夫匹妇。

就是说,只要是庶民,就没资格纳妾。

即便富甲天下,没有官员或士的身份,以妾的名义安置女子,就是犯罪。

针对这条犯罪,地方官员那是非常愿意去处罚的。

笞纳妾者及妾的监护人各四十,遣妾归宗,没收彩礼。

到元代,才有官员上书建议并得立法公布,庶民在满足四十岁及无子的两个条件下可纳一妾。对于不满足条件纳妾,和超纳妾者,依旧是上款处分。

当然,到了清末时期,中央政权控制力下降才会出现能养活多少妾就纳多少的局面,比如四川军阀范绍增纳妾四十多人。


张勇達州

什么人都可以纳妾?当然是,有钱人、有钱人、还是有钱人。


小妾是普通可以养的起的吗?小妾是你想养就能养的吗?

换句话说,小三是你养得起的的吗?小三是你想找就能找的吗?


一,没钱找。

现代人说,结婚要有房,有车,有存款,你以为古代人就不要了吗?古人更实在啊。古人云,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娶妻娶妻吃饭穿衣,男人挣钱养家,女人相夫教子,在古代就是惯例。

结婚,你有房子吗?你有地吗?你有牛吗?如果你没房子、没地、连耕地的牛也没有,对不起,你很难娶媳妇。

而古代生产力低下,正常情况下,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生存需求,娶小妾?呵呵,做梦。


第二,礼法约束。

当然,作为平民若是你有点钱了,这时你会想去个小妾。那么问题来了,纳妾是你想纳妾就能纳妾的吗?

答案是不能。洪武六年制定的《大明律》中规定:“民年四十以上无子者,方听另娶。违者笞四十。意思是四十了,女方还不能生育才能纳妾。

古代是很讲究礼法,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平民很难纳妾,即使纳妾,估计也要被乡绅官府抓来问罪。


第三,那么地主、达官贵人等富人群体可以纳妾吗?

《春秋公羊传》“诸侯一聘九女”,蔡邕所著的《独断》“卿大夫一妻二妾”可见政府对富人纳妾是有明文规定的。当然执行情况要另说。

但是总的来说:

1,纳妾都要得到原配的同意,如有子女,还需子女同意。

2,或者是女方不能生育才能光明正大的纳妾。

3,要考虑社会影响。

总的来说,即使是富人也不敢随意纳妾,所以,达官富人就有了通房丫头。


不过么,等到清朝末年,随着王朝统治瓦解,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混乱,纳妾也有没了限制,富人们也就没了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古人云:富不过三代。

其实富不过三代是指,富了会娶小妾,生一大堆孩子,孩子再生一堆孩子,然后就把家吃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