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在摧毀了很多線下店之後,突然發現必須要跟它們聯手,為什麼

便利店做了這麼多年,也沒見中國出現一個巨頭,反而是大量創業者成了炮灰,只有滿地的夫妻老婆店依然繁茂如初。現在卻突然成了風口,到底為什麼?

馬雲在摧毀了很多線下店之後,突然發現必須要跟它們聯手,為什麼

背後的邏輯涉及到零售和電商行業正在發生的一個巨大變化,那就是純線上流量的獲取成本已經大大超過了線下。

來自業內的說法是,現在阿里巴巴在線上的獲客成本都達到700塊,花同樣的錢打廣告買流量,天貓淘寶的SKU全品類,加上更多的消費頻次,可以覆蓋流量成本。

但對很多小電商來說,這種線上的高成本是無法承受的,要麼死,要麼半死。線上流量基本都被阿里、京東等幾個大平臺壟斷,生態也越來越不健康。

所以,這幾年電商領域的創業者像潮水一般,不斷挖掘新的流量紅利,從網紅到內容型電商,然後到社交電商和微商,背後的本質其實越來越往線下關係走,通過社交讓貨與用戶發生關係。微商或類微商的多級分銷是一條險途,網紅的成本越來越高,頭部內容也越來越稀缺。

這個時候,相比更高成本的線上流量,線下場景的流量反而有了價值,如果能夠對線下業態進行優化,再結合線上,有可能創造出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和機會。

馬雲為什麼提新零售?對於未來而言,只有線上的阿里巴巴走不了更遠,缺乏想象力。他在摧毀了很多線下店之後,突然發現必須要跟它們聯手,為此甚至不惜成本。

原來提O2O,都是線上向線下導流。現在可以說,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了,未來很可能是線下往線上導流,電商通過線下場景獲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