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受害者:犹太人或是巴勒斯坦难民

19世纪末,欧洲重新弥漫着一股反犹太人的情绪,这股情绪从沙皇俄国直到法国。犹太人的精英阶层担心,在不久的未来,整个欧洲都可能成为犹太人的坟墓。这时犹太人之中产生了一种新的运动——犹太复国主义。

谁是受害者:犹太人或是巴勒斯坦难民


这一次,犹太人和以前只是被动地逃跑不同,他们开始反思为什么2000年来这个民族一直处于被迫害和不断逃避之中。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因为犹太人没有一个属于本民族的家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当全世界都被希特勒的大屠杀震惊时,犹太复国主义者终于抓住了机会。1947年,联合国宣布在巴勒斯坦建立两个国家,英国人于1948年撤出,犹太人终于实现了2000年来的梦想。

从犹太人建国起,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就进入了断断续续的战争状态。这个时期,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富人和中产阶级大量逃离,迁往附近的阿拉伯国家。当这些自愿的迁居者越来越多时,阿拉伯国家开始出台限制措施,他们并不欢迎巴勒斯坦人前往。在阿拉伯精英阶层逃离时,犹太人知道自己无路可退,除了保住这片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土地,别无他法。

谁是受害者:犹太人或是巴勒斯坦难民


然而在这时,以色列已经计划了下一步:他们意识到,在即将建立的以色列国内部,阿拉伯人还是占了大多数,如果按照这个情况建国,虽然这是一个犹太国家,但它的人民以伊斯兰教徒为主。如果要改变人口比例,只有一个办法——驱逐阿拉伯人。第二年,随着英国人撤出,以色列随即宣布建国,周边的阿拉伯国家立刻以入侵作为回答。双方的战争中,无辜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成了受害者。

埃及、约旦、叙利亚等国的入侵给了以色列最好的借口,在总理本古里安的默许下,以色列的军队有条不紊地驱赶着阿拉伯平民。有的人看到局势的混乱主动离开了,如果他们不离开,以色列就把大喇叭架在卡车上,放足音量,制造恐慌,逼迫阿拉伯人撤离。如果这一招还不奏效,就进行武力驱逐。最初,军队还进行区分,如果一个地方的人民没有抵抗,就不进行驱逐;到后来,事情层层加码,就已经不去计较道德问题了。

谁是受害者:犹太人或是巴勒斯坦难民


到战争结束时,在以色列境内的阿拉伯人口中,80%的人已经被赶走了。对于这次背井离乡,巴勒斯坦人称之为大灾难。

国际社会在难民问题上,几乎没有对以色列造成多少压力。而那些阿拉伯的兄弟国家,正沉浸在分赃的忐忑不安之中。1948年的战争除了以色列获胜之外,还有两个得利者:约旦占领了巴勒斯坦的西岸地区;埃及占领了加沙地带。当得知他们能够保留占领区时,阿拉伯内部已经考虑不到向以色列施加足够的压力了。

因此,当战争的硝烟结束后,以色列制定法律重新分配土地,原本属于阿拉伯的村庄被清空后,分配给了新来的或者贫穷的犹太人。阿拉伯人的离去,是为了给犹太人腾出地盘。对于以色列来说,这是一场事关生死的游戏。

事实上,没有必要一味谴责以色列的政策,这是一场事关生存的斗争,不是一场理智的游戏。

谁是受害者:犹太人或是巴勒斯坦难民


在以色列驱逐阿拉伯人的同时,伊拉克、约旦、北非等地也产生了排犹情绪,大量犹太难民涌入以色列。但是这些犹太难民在高效政府的组织下,很快融入了当地生活,有钱人支援没钱人,没钱人则努力劳动,以色列从此走向了繁荣。

而作为对位的巴勒斯坦难民却成了烂疮,几十年后都没有人管这个问题。那些有钱人都堂而皇之地走了,留下了没人照看的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