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了几代人的粮票收藏价值这么高?

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5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粮票作为一种实际的有价证券,在中国使用达40多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者的新宠。

影响了几代人的粮票收藏价值这么高?

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 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现在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朝鲜、越南等一些国家。

其实凭票供应不是中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

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

影响了几代人的粮票收藏价值这么高?

美国也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发放了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中国取消粮票后还有一些国家仍然采用凭票供应方式,如朝鲜、越南等一些国家。

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政府、机关等单位。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另外,有些发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公粮票,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军队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影响了几代人的粮票收藏价值这么高?

"票证经济"曾影响了我国几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凭票吃粮喝汤的年代,也是靠粮票、布票等票、证过日子的计划经济时代。

最早实行凭票证供应的就是粮食。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极度匮乏,粮食自然无法做到敞开供应。中央政府开始酝酿粮食的计划供应,以满足全国人民的温饱。1953 年,中央政府决定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包括粮食计划收购政策,粮食计划供应政策,1955 年8 月25 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7 次会议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制暂行办法》,紧接着,国家粮食部向全国发布这一暂行办法,很快,各种粮食票证便铺天盖地地进入社会。

1960 年,国家进入了节粮度荒时期,城市居民的粮食定量进行压缩,副食品供应严重不足。以前曾经凭票供应的商品,也无货供应。到1961 年市场凭票供应的商品,达到了156 种。在那个时期,吃饭要粮票,吸烟要烟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连一分钱买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票证发放虽然很多,但是仍然不能涵盖所有商品。因此,在票证之外,又发了各种购货本,如粮食本、副食本、煤炭本等等。至于购买工业品,国家还发放了工业券。到商店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需要交一定数量的工业券。大件、贵重的商品,又有自行车票、缝纫机票、手表票等。

影响了几代人的粮票收藏价值这么高?

分类与特点

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这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

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真是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什么样的商品就用对应的粮票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那么在粮票这一大家族里有些什么品种呢?略举一些有:有直接称粮票的,有大米票、面粉票、粗粮票、细粮票、小米票、土豆票等等。

影响了几代人的粮票收藏价值这么高?

各种粮票的尺寸是千差万别的,其形式有横式,也有竖式、齿状和正方形。有的粮票与人民币10元大小相同,而有的粮票只有1厘米大小。面额大的在千斤、万斤以上,面额小的仅为一钱以下。计量单位从旧秤市制到最新的千克制,应有尽有。每一套粮票通常按年限区分,依票面单位或重量排列,从1到70余枚不等。粮票内容名称各不相同,更是丰富多彩。粮票的设计各不一样,有的有精美的图案,有的将风景名胜和浓郁的民族风情设计在粮票上,如:陕西的兵马俑、广西的象鼻山、内蒙古的博物馆雕塑、西藏的布达拉宫、上海的外滩、湖南的韶山、贵州的遵义与黄果树瀑布及云南的石林等。有的有蒙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等。有的无图案而且纸质差,这些常体现在早期粮票上,只在纸上印上一些字,有的用铅印、油印,还有专门印粮票的厂家监制印刷,大多数粮票上面还盖有有关部门的公章,有的还印有编号等等。

收藏价值

影响了几代人的粮票收藏价值这么高?

粮票自身是没有价值的票证,但凭粮票可买到国家牌价粮食,实际上粮票成了一种有价证券。粮票的面值等于国家牌价粮价与市场价之差。1993年后中国已取消使用粮票,粮票很快进入了收藏品的行列,全国集"粮"爱好者也在不断扩大。近两年在香港、澳门特区和欧美一些国家高价购买竞相收藏中国粮票中的珍品。随着时间推移,集粮热的升温,粮票收藏品市场也必将上扬。只要掌握好收藏粮票的基本原则,投资收藏粮票前景十分可观。粮票曾作为中国的第二"货币",在中国历时40年,它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水印粮票

影响了几代人的粮票收藏价值这么高?

除了全国通用粮票使水印纸印刷外,许多地方粮票也大量使用水印纸印制。这样,便出现了大量水印粮票。

地方粮票中,最早出现的水印粮票是1966年版四川省购粮券。这套粮票共四枚,面额分别为30斤/50斤/100斤和500斤。除30斤外,其余3枚均有不同图案的水印。这是地方粮票在上世纪60年代所出现的唯一一套水印粮票。

水印图案变化最多的是辽宁80年地方粮票。这套粮票连同81年版20斤粮票在内,共有七种面额,分别为:1两、2两、一斤、二斤、伍斤、十斤和二十斤。除了二两面额的水印图案是空心五角星外,其余均为五星火炬图案。而变化最频繁的即为水印中火炬的角度和火焰的方向。有人专门进行过统计,发现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的火炬图案多达20多种。如果把不同的水印图案也计算在内的话,辽宁1980年版地方粮票(含81年版20斤票)共计有二十五种。

除了全套粮票的不同面额均为水印粮票外,还有许多地方粮票,只有部分带水印图案。这部分水印粮票,要么是整套粮票中的部分面额为水印粮票,要么是某种面额里部分粮票为水印粮票。例如全国粮票65年版(小套5枚),均是水印票,但其中未发行的2两还有无水印的,故大套为6枚;全国粮票66年版(小套4枚),其中3斤分有水印和无水印2种版别,5斤有3种,有水印的还分2种和无水印1种,大套为7枚;全国粮票78年版未发行票(全套5枚)均有水印;全国粮票82年版未发行票(全套2枚)均有水印;黑龙江1978年版粮票(全套5枚)中,只有3斤票面为水印粮票;辽宁80年版粮票(小套6枚)均有水印,还发现其中的2两、1斤、2斤还有无水印的,而1两、5斤、10斤是否有无水印票尚待考证,因此大套暂为9枚;湖南1974年版粮票(小全套6枚)中,只有一两、二两和五两为水印粮票,而(大全套9枚)中一两、二两和五两除了有带水印外,还有不带水印的,所以有2种版别;湖南1978年版粮票(全套4枚)中,只有10斤为水印粮票;吉林1975年版粮票(小套8枚)中,其中3斤、5斤、10斤分有水印和无水印2种版别,大套为11枚;浙江1976年版粮票(小套7枚)中,其中5斤分有水印和无水印2个版别,大套为8枚。这些水印粮票的水印图案有五星、火炬、麦穗等多种。

粮票鉴赏关键

1、设计好差

2、发行量大小

3、有无水印(无水印粮票占了中国粮票品种的98%)

4、制作工艺简单,如同电脑打印机出来的

5、地市级粮票多如牛毛,且发行程序不规范,不能碰

6、南方人不喜欢面食,故面票,粉票,布票,油票等不欢迎,收藏基础范围受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