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為什麼選中了井岡山做根據地?

毛主席為什麼選中了井岡山做根據地?

井岡山位於湘贛兩省邊界、羅霄山脈中段,確定井岡山作為革命根據地,其中還有一段軼聞。毛澤東是在兩次聽別人說到井岡山的情形之後,才開始留意起這座原來鮮為人知的大山作為革命根據地的。

第一次是在1927年2月間,毛澤東來到衡陽北區作農民運動調查,座談快要結束的時候他向在座的同志講到:統一戰線終究會有破裂的一天,要有這個思想準備,到時候形勢惡化,靠山的上山,沿湖的下湖,決不能放棄武裝鬥爭。並說,他打算帶一些農民、工人到江西的安源山去打游擊。這時,有個叫黃慶雲的搬運工說:“去安源幹什麼?江西有座更好的山,叫金鋼山(即井岡山),何不到那個地方去?”

毛澤東問道:“那地方有麼子好?”

黃慶雲像講故事一樣講道:我有個表兄,早年在村上做下人命,逃到那金鋼山(即井岡山)當錘子兵(即土匪),打富濟貧,過得自由自在。那山大得很,樹林子又密,像捉迷藏一樣,官兵有什麼咒念?”

毛澤東又問:“這地方怎麼去?”

黃慶雲說:“這個容易,聽說從安源再翻過一座大山,走過一個什麼縣份,就到了。”

毛澤東第二次知道井岡山,是1927年9月初在安源張家灣會議的時候。會議對暴動的軍事計劃作了詳盡的部署後,毛澤東忽然對眾人說:“大家還要考慮一個問題,有道是有備而無患,倘若暴動失利,我們往哪裡退卻?”

出人意料的是,頓時會場沉靜下來,眾人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過了好一會兒,坐在毛澤東對面的王興亞說:“要是我們打輸了的話,就退到我的兩個老庚(即結拜兄弟)那兒去,那個地方到處高山大嶺,林深草密,連綿幾百裡,安得下千軍萬馬,還怕容不了我們幾千人?”

王興亞一停口,有人問道:“這地方叫什麼?”

“井岡山嘛,你們沒聽說過?”

毛澤東聽到“井岡山”三字,心中怦然一動,說道:“興亞同志能不能把你兩個老庚和井岡山的情形說清楚一些?”

王興亞原先是安福縣農民自衛軍的首領,1927年7月與袁文才、王佐一同率隊打下過永新縣城。這會兒他扼要地把袁文才、王佐怎樣與官府豪紳結下怨仇,逼迫投身綠林,又怎樣參加了大革命等情形以及井岡山是如何地有利於與官兵兜圈子、保存自己講了一遍。眾人聽得興趣盎然,都說那倒是個好地方。

毛澤東等王興亞講完以上的情形,也覺得井岡山是個日後積蓄力量打擊敵人的好地方,也就決定一旦情況有變就上井岡山。就這樣,毛澤東選中了井岡山作為工農武裝割據的根據地。(慕榮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