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三國之絕密檔案北伐篇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是三國中期以及後期最為閃耀的一顆星,在正史中,諸葛亮也賦予了無數個頭銜,特別是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更是家喻戶曉。而諸葛亮畢竟也是人不是神,人總是要犯錯誤的,諸葛亮的北伐一直以來也是一個爭議話題,首先在北伐的必要性問題學者就產生過很多的質疑。而且在北伐的時機選擇問題上,不論在當代還是現代同樣是說法不一,今天就諸葛亮北伐來進行討論,如果有不到之處還請各位多多批評指點。

首先我們得先看一下諸葛亮不顧反對執意北伐的動機。關於這個動機,絕大多數人喜歡從《出師表》之中去尋求答案,一開始諸葛亮就講了“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途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很多人會覺得諸葛亮說的很有道理,畢竟那個當時的情形已經很不樂觀了,先是丟了荊州而後夷陵大敗,關鍵是統帥如今也亡故了,而且通過夷陵之戰國力早已消耗殆盡特別是魏、吳也隨著濡須口之戰以後孫權臣服漢室而和解,而曹丕和孫權都對西川虎視眈眈,似乎北伐是一個相對優質的選擇。

但是按照史書去分析一下當時的歷史,諸葛亮的《出師表》這個開頭,我只能用誇大其詞來形容。當時的形式並沒有想象中那般的緊急。北伐是針對魏的行動,但是當時魏國的局勢其實同樣岌岌可危,曹丕受劉協禪讓之後,當時的局勢其實不容樂觀,最可怕的莫過於青州兵譁變,還有就是曹丕的弟弟們之中也有窺視他皇位的,同時還有丁儀等曹植死黨也是漫天散步曹丕的不利言論。所以魏國這個時候對於諸葛亮來說是沒有威脅的。而吳國方面孫權這個時候更想的是割據一方,畢竟主攻派的周瑜早就過世,而且一連掃清了周瑜勢力的孫權這個時候也出現了人才凋零的趨勢。而白帝城之後,孔明面對的是一個爛攤子,主力部隊在夷陵一戰消耗殆盡,國力這個時候是嚴重衰退的時候。所以北伐的必要性至少我認為沒有什麼迫切的需要。

再看三國之絕密檔案北伐篇

首先當時的蜀軍屬於敗軍,夷陵之敗士兵的不安情緒還沒有調起來,而且益州的百姓長年受異族的侵略又秉性怯懦,一個新敗之師又趕上性情怯懦的兵源,而且在糧草和軍餉都不齊備的情況進行了一場飛蛾撲火的行動。雖然魏國這邊曹操死了,大將方面夏侯惇也死了,夏侯淵死了,曹仁也一隻腳進了棺材了,但是諸葛亮你這邊的黃忠、嚴顏、關羽、張飛不也都死完了嗎?過去仗著還有個南郡可以兩路夾攻曹操,現在荊州也丟了,過了漢中就得面對魏國的騎兵而且是在平原作戰,諸葛亮那麼聰明難道算不清這筆賬是穩虧不賺嗎?

其實諸葛亮比誰都清楚這個時候北伐是一筆絕對的虧本買賣,但是為何諸葛亮還要執意北伐呢?其實《出師表》之中就能給我們答案。在出師表的前邊部分講到內務安排的時候,其實不難發現諸葛亮是在進行一次佈局。如果劉備這個時候在世的話,很多內部矛盾問題還不至於凸顯,劉備的發展其實主要也分三個階段,而這三個階段的劃分恰恰是從人才的加入時段來劃分的。從桃園結義到劉備二次丟徐州,這個階段加入劉備的人才為第一個階段屬於元老勢力。

第二個階段就是劉備棄袁紹一直到入西川之前,這個階段的人才包括諸葛亮、黃忠、趙雲、魏延都屬於中途加入的,在此稱之為外來勢力。

第三個階段就是入川以後,劉璋的舊部有加入劉備麾下的,在此稱之為原住勢力。

所以劉備死後,三個勢力的平衡已經開始逐漸失控,首先在劉備陣營真正說一不二的是元老勢力。就是關羽、張飛、糜竺、糜芳等人,都是劉備起家時候還沒有地盤的時候加入劉備麾下的。後來關羽、張飛先後亡故以後,但是他們的孩子還在啊!依然是頂著老爸光環的二代們。而諸葛亮通過荊州關羽的問題上不難發現,諸葛亮根本惹不起關羽,關羽都快不把劉備放眼裡的時候,諸葛亮只能客客氣氣的安撫關羽。

再看三國之絕密檔案北伐篇

在劉備入川之始作戰不利的時候,張飛作為援軍的首領是從中路進攻的,而諸葛亮和趙雲作為側翼的援軍也就是屬於副職的角色入川的,其實劉備這個人在管理方面的能力比起曹操來看確實是很欠缺的。外來勢力不論你立多大功勞,但是你的地位和發言權始終不可能撼動元老集團,元老集團不論多麼囂張,劉備都默許了。特別是劉備入川以後,為了安撫劉璋的舊部,在自立為王以後官職安排上也是刻意把劉璋舊部官職往上提拔。

所以在劉備這兒最不得寵的其實就是第二階段的外來勢力,就好像仨孩子一個孃的道理一樣。剛生老大時候,那是千頃地裡頭一棵苗,肯定寵愛有加。而後過了幾年,老二出生了。一個娘帶倆孩子經濟就有負擔了,這樣為了省錢補貼家用,老二的衣服就只能穿老大小時候穿過的,玩的玩具是老大小時候玩過的舊玩具。之後兩個孩子再大一點了,特別是老大也能下地幹活了,經濟條件好了不少,這個時候又生了一個老三。特別是這個老三還是個丫頭,這下會更加寵愛老三,甚至把對老大和老二之前因為經濟條件不好時候的愧疚一塊補償在老三身上。

所以諸葛亮他們這個外來勢力所扮演的就是這個老二,好的輪不到你,衝鋒陷陣你們得衝最前面,立了戰功你永遠比不上人家老大論繼承問題,老大和老三肯定比你分的多。而劉備託孤白帝城的時候,偏偏這個人是諸葛亮屬於外來勢力,也就是三大勢力之中對不得寵的勢力。當然當時的劉備身邊也無人可託,如果託孤原住勢力的話,最後劉備的基業雖然沒改姓,但是實質內容和改姓沒有區別,所以剛才為什麼說老三是個丫頭呢?丫頭將來遲早是別家的媳婦,生的孩子還得改別家的姓。

而劉備託孤以後諸葛亮這個時候才算是真正的盼來了自己的出頭之日,老二的日子不好過啊!所以諸葛亮很快明白拉攏自己的勢力的重要性,同時還得去處理元老二代勢力與原住勢力之間的關係。所以諸葛亮這個時候的處境同樣是很艱難的,現在的劉備不但沒錢,而且沒儲備糧草,外加沒兵,最要命的是地盤也沒了一大塊荊州,雪上加霜的是魏國和吳國如今成了秘密同盟自己也已經勢單力孤了。

再看三國之絕密檔案北伐篇

在出師表之前的情況大致就是如此,國庫空虛、兵源緊缺、收支不平衡日漸虧損、沒有外援、邊境不太平、內部不團結。其實這就是現狀。如果沒有最後一點的話,休養生息其實是不錯的選擇,畢竟當時的國力是不允許諸葛亮去大興征討的。所以這個北伐可以說是諸葛亮打著先帝委託之名去完成自己的目標,通過北伐的戰鬥達到把三大集團的不合暫時撇開或者滯後的作用。這麼做也體現了諸葛亮的私心,把主要問題用轉移矛盾的方法去擱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