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被低估的皇帝…


三國,最被低估的皇帝…

司馬光曾吐槽:魏文帝這個人啊,有時候真不配當個皇帝(斯為不君矣)。

我們還是來看看小故事,自己做判斷吧。

01

第一個故事,記錄在《資治通鑑》裡,發生在公元221年,曹丕已稱帝。

于禁正在趕往洛陽拜見曹丕的路上。

孫權向魏文帝曹丕稱臣後,讓于禁返回魏國。

于禁一路走走停停,內心非常忐忑,畢竟,他是個叛徒,從被關羽水淹七軍戰敗投降後,已經叛國XX年了。

于禁當時投降關羽,就沒打算再回去,關羽死後,又輾轉投奔吳國。

因為曹操曾經撂下過狠話:枉于禁跟我三十年,怎麼關鍵時刻連龐德都不如。

(吾知禁三十年,何意臨危處難,反不如龐德邪!)

如果曹操還活著,于禁打死也不會回國,因為回國就要被打死。

但好在如今曹操已經死了。

聽說曹丕比曹操要溫柔,于禁打算回來碰碰運氣。

結果於禁的運氣還真不錯。

皇帝曹丕不僅在百忙之中專門抽出時間熱情接待了于禁,還親切的表示當初的樊城之敗,是因為暴雨和水災等不可抗力,不是于禁的過錯。

然後,曹丕當場宣佈于禁官復原職,還鼓勵他在以後的工作中,要向歷史上的荀林父和孟明一樣,雖然投降過,但後來都為國家做出了更大的貢獻。

于禁感動的老淚縱橫,他覺得,曹操這輩子最大的亮點不在於縱橫天下,而在於生了個寬宏大量的好兒子。

最後,曹丕派他出使東吳,並特別准許,路上經過鄴城的時候,可去祭拜一下曹操。

于禁欣然答應,他明白曹丕的好意,祭拜完曹操,自己多年的心裡負擔,也就可以卸下來了。

但于禁沒有想到,自己馬上在就會在曹操的墓地裡,被活活的嚇死。

幾日之後,于禁進入鄴城,第一時間去了曹操的陵園。

于禁看見陵園內有很多壁話,話的水淹七軍,當然,壁畫裡少不了畫上英勇就義的龐德,以及下跪投降的于禁。

于禁雖然覺得恥辱,但自己畢竟背叛過曹操,曹操死前囑咐人畫這種畫,也可以理解。

但看著看著,于禁的耳朵開始嗡嗡作響,因為他突然發現了一個無比詭異的事情。

這些畫非常潮溼,簡直就像是剛剛畫上去的。

一打聽,果然是剛畫的,原來曹丕前腳說完讓自己來祭拜曹操,後腳就下令讓畫師快馬加鞭,趕在自己來之前將陵園的牆上畫滿。

得知實情的于禁突然就崩潰了,因為他明白這些畫意味著什麼,原來表面仁厚大度的曹丕,內心卻對當自己這個叛徒極其鄙視、恨之入骨。

從曹操的陵園回來沒幾天,還沒到吳國,又驚又恐的于禁,便患病而死。

史載:帝使豫於陵屋畫關羽戰克、龐德憤怒、禁降伏之狀,禁見,慚恚發病薨。

後來司馬光寫史時忍不住吐槽曹丕:這簡直不是人君乾的事啊。要殺就殺,何必捉弄他。

第一個故事,按照司馬光的感嘆,說的是曹丕的“陰險”。

三國,最被低估的皇帝…

02

第二個故事,記錄在《三國志》裡。

那時候,曹丕還很年輕,被曹操任命為五官中郎將。

那年的秋季,曹操要出征了,文武百官舉行了浩大的送行儀式,曹植和曹丕也夾在人群裡。

在出徵之前,曹操讓兩個兒子上前告別。

曹植帶著自信的微笑大步向前,在場的人都知道,此情此景,這位才子又要吟詩一首了。

果然,一篇頌揚老爹英明神武的佳作脫口而出,抑揚頓挫,吟的曹操滿面紅光,周圍爆發出潮水般的喝彩。

喝彩的人群中,有個沉默的人,他滿臉萬般無奈的表情,他就是曹丕,雖然也會作詩,但在弟弟面前,他那些詩著實拿不出手。

弟弟表演完,就該輪到自己了,曹丕冷汗直冒,拖著沉重的步伐向前走去,但就在此時,他聽到身邊的濟陰人吳質悄悄建議:啥也不用說,哭就行了!(流涕可也)。

當著文武百官,前一秒還神態正常的曹丕,突然眼眶一紅,撲通一聲跪在曹操馬前,撕心裂肺的痛哭起來。

雖然這個場面著實有點不雅,瞭解的知道是送行,不瞭解的還以為是送葬呢。

但是曹丕這一哭,周圍的人頓時都覺得傷感起來,傷感之餘,覺得曹丕這孩子真是又實在又孝順,憨厚的可愛啊。

相比之下,剛才曹植神采飛揚的那番吟詩,倒顯得十分賣弄了。

此事過後,讚揚曹丕的人便越來越多,最終幫助他奪取了太子之位。

(宮人左右併為之稱說,故遂定為太子。)

說哭就哭的曹丕,若生在現代,絕對是演藝界的一匹黑馬。

正史對此事的評價是“御之以術,矯情自飾”。

通俗的說,就是虛偽。

三國,最被低估的皇帝…

辛毗引裾圖 局部

曹丕打算遷移冀州士兵家屬十萬戶,來充實洛陽人口。

辛毗勸阻,曹丕不聽,辛毗拉住曹丕的衣裾不鬆手,最後只得遷一半軍民。此幅作宋人衣冠畫魏晉時的故事,據考是元人所畫,元人當是依宋本所臨摹。

03

第三個故事,發生在曹丕被立為世子的那年。

和曹植曠日持久的暗戰終於結束了,擊敗了這個不世出的天才弟弟,曹丕終於長舒一口氣。

一天,他碰到了最信任的心腹辛毗,曹丕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上去就抱住了辛毗脖子,滿面紅光的貼著辛毗的耳朵說:好兄弟,你知道哥們心情有多爽嗎?

(太子抱議郎辛毗頸而言曰:“辛君知我喜不?”)

被“非禮”的辛毗回到家裡,越想越不對勁,就告訴了女兒辛憲英,他的這位女兒可是個狠人,準確的預言過鍾會的叛亂,此時,她發揮專業特長,預言了一下魏國的國運。

她說:魏國註定短命。

(何以能久!魏其不昌乎!)

她給出的理由也很簡單,曹丕剛剛走上如此重要的工作崗位(太子),不憂慮責任重大,竟只顧沾沾自喜,這是個人君該有的樣子嗎?

很久之後,曹丕帶著一群官員去打獵,當然,為了確保安全,打的獵物不是讓人腎上腺素激增猛獸,而是野雞。

但就是打野雞,也令曹丕如痴如醉,他興猶未盡的對隨行的人說:打野雞,實在令我高興!

隨行的官員中有個人渾身一激靈,女兒的那句預言,突然又在腦海裡浮現出來。

這個人就是辛毗,他打完激靈後,邁步向前,毫不客氣的說:這對你來說,得確是高興,但對我們這些臣子,可是件苦差事。

(於陛下甚樂,於群下甚苦)

被辛毗當頭澆了冷水,曹丕興致全無,收起弓箭,怏怏的回家了。

在辛憲英的眼中,曹操劉備孫權等當世豪傑,大概沒有一個人會摟住別人脖子沾沾自喜,也沒有一個會打野雞打的如痴如醉。

所以她會說出近乎於詛咒的預言。

在她眼裡,曹丕大概是兩個字的評價,幼稚,作為一個走向政治中心的人來說,他實在是太不成熟。

04

第四個故事,記錄在《世說新語》裡,這個故事非常簡單,甚至有點黑色幽默。

那一年,曹丕的好朋友王粲死了。

三國,最被低估的皇帝…

曹丕帶著大臣們參加王粲的葬禮,肅穆的氣氛中,曹丕突然對大家說:“王粲生前喜歡聽驢叫,我們一起學驢叫來送他吧。”

說完,帶頭開始叫起來。

注重禮儀的大臣們一臉不可置信的表情,彷彿出現了幻聽,但魏王世子,未來的九五至尊,確確實實在人群前認真的驢叫起來。

其他人雖然覺得很魔幻,但也不得不努力扯著嗓子,一起學驢叫。

此起彼伏的驢叫聲傳遍空曠的墓地,聽起來一定很搞笑,但估計沒人笑,因為這是魏國最有權勢的一批人,在用奇特的方式,真心實意的送別曹丕的朋友。

王粲生前經常和曹丕一起切磋文學,像這種朋友,曹丕有很多,他對每個人都很珍惜。

王粲死後,曹丕在給吳質的信裡表達了自己悲痛,他說:以前一起遊南皮的那群哥們,徐、陳、應、劉,都一個個離開了,我的痛苦,無法言說。

《魏略》:一時俱逝,痛何可言邪!

無法言說,就學驢叫吧,如果王粲生前喜歡聽狗叫,估計曹丕也會帶領大家學狗叫。

如果你有個這種朋友,大概會給他個重情重義的評價吧。

三國,最被低估的皇帝…

05

最後一個故事,其實只是講一封信,《與吳質書》,時間是公元215年,曹丕還在和曹植競爭上崗的時候。

這一天夜裡,他忙完一天的公務,坐在車中,被一群侍衛護送著,正在回家的路上。

車窗吹來陣陣涼風,遠處有若隱若現的樂聲。

侍衛們都小心翼翼,不敢發出大的聲響,聽著車輪兀自轉動的聲音,曹丕想起了兩年前去世的另一個朋友,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瑜。

突然就懷念起少年時無憂無慮的舊時光,那時他還沒有捲入職場鬥爭,天天和朋友舞文弄墨,吟詩作對,一起去南皮城遊玩。

想到此,他突然感傷不已,便開始提筆寫信,寫給朋友吳質。

他說:你還記得我們把甜瓜放在泉水裡,把紅李子也浸的涼透,白天喝酒歡歌,晚上一起乘車去後園遊覽的日子嗎?

如今我還是坐在車裡,但那些朋友,有的永遠都見不到了,就連你,因我們各有職務,也無法見面。

人生無常,我突然覺得傷感至極,朋友,你要多多保重啊。

三國,最被低估的皇帝…

06

曹丕確實有虛偽陰險的一面,但同時也是個至情至性的性情中人。

他曾希望天天和朋友相伴,一起吟詩作對,享受人生。

如他在樂府詩中寫:人生如寄,多憂何為。今我不樂,歲月其馳。

人生如旅途,樂也一天,愁也一天,為何不樂呢?畢竟時光總是一去不返。

但是他又明白,身為曹操的兒子,在三國亂世,“載主而歸,救民塗炭”,才是正確的奮鬥之路。

曹昂戰死,曹衝早夭,他一下子成了最年長的兒子,但下面還有個天才弟弟虎視眈眈,為了保住原本屬於自己的機會,他去找賈詡求助,賈詡告訴他:朝夕孜孜,不違子道。

收起你的感傷脆弱,忘掉你的快樂日子,努力工作,努力剋制,努力變成你爹期望的那種人。

他聽了賈詡的話,他在給吳質的信中為自己打氣: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

因為篡漢,他被後人口誅筆伐,黑的發亮。

但是當皇帝的七年間,打仗不行,卻守住了魏國的江山,還治理的國富民強;

文才不行,但寫的《燕歌行》,被王夫之贊為長句長篇的鼻祖,還隔代培養了一個大詩人--李白(鮑照、李白領此宗風);

智商不行,但不用和老爹一樣疑神疑鬼殺能臣,當然也能將諸如司馬懿等老油條駕馭的服服帖帖。

曹丕:我文不如四弟,武不如大哥,智不如五弟,謀不如老爸。

我是魏文帝~

讀者們平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