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商业|2017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发布——24小时便利店占比低

5月23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17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指出,全国各城市便利店发展保持平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一线城市便利店市场趋于成熟,二线城市发展差异较大;便利店行业跨区域发展增速,区域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全国24小时营业便利店比例有待进一步提高;便利店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亟需相关配套政策支持。

从本次统计结果具体来看,一线城市上海、广州、深圳的便利店市场发展已趋于成熟,接近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便利店发展水平,其中,2017年北京市便利店的增速保持在了20.7%,是一线城市中发展最快的。二线便利店市场的发展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象,其中,西部区域城市西安、昆明、重庆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三个城市,增速分别为25.0%、23.8%、21.3%,西安成所有城市中发展最快的。

随着国内便利店龙头企业的供应链配送能力不断加强、后台系统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以及商品开发水平的不断提高,2017年便利店企业跨区域发展呈现出加速趋势。跨区域发展使得品牌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便利店企业的充分竞争,有利于区域间的资源整合与品牌升级。

便利店作为最接近消费者生活的零售业态,在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着各种即时性服务。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对于服务消费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区域性特点仍然很明显。南方地区城市的24小时便利店比例普遍高于北方地区。从全国范围来看,24小时营业便利店的平均占比仍然较低。

在店租与人力成本持续高企,竞争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下,便利店行业的发展仍然靠的是市场需求的自发驱动,行业发展速度与政府配套政策依然存在着不匹配的问题。2018年,农业农村部联合其它10部委,首次开展“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的内容包括:“菜篮子”产品生产能力、市场流通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和市民满意度五个方面。 便利店作为可为消费者提供便利性服务的零售业态,其在城市中的发展规模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民生服务的水平,它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亟需政府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

据了解,本次调查的城市共计36个,基本覆盖了全国重点一、二线城市,还包括除了拉萨以外30个省会和直辖市及4个计划单列市和东莞、温州。指数的核心数据为连锁品牌化的便利店数量、便利店数量的增速、24小时便利店的比例及政策支持力度;在此基础上,统计计算出了各城市的便利店发展指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