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海上絲綢之路實質就是中華瓷器之路,其他的不賣就罷了

遠古時期,中國的造船、航海技術遠遠落後於當時的

地中海沿岸國家。但是,中國後來居上,最遲在隋唐時期已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宋元時期達到高峰。

水密隔艙龍骨裝置是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三大發明。前兩項發明成熟於宋代,後一項發明出現於宋代,它們共同奠定了宋元時期中國造船、航海技術領先世界的基礎,對世界造船、航海技術產生了深遠影響。

早期海上絲綢之路實質就是中華瓷器之路,其他的不賣就罷了

"南海一號"博物館

是操縱船舶航行方向的設備,古人稱之為“凌波至寶”。宋代船舶大多使用長方形門舵。為了轉舵省力,宋人發明了“開孔舵”,就是在舵面上打許多孔。由於水的表面張力作用,舵面開孔並不影響性能,還可以減小水的阻力。所以,開孔舵稱得上是一項別具匠心的發明,如今還普遍使用。

最遲在北宋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平衡舵。這種舵將一小部分舵面移到舵杆前面,這樣就能夠縮小舵面的擺動力矩,使操縱更加靈活輕便。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就繪有平衡舵。1978 年,天津靜海出土過北宋平衡舵實物。此外,南宋海船上還出現了可隨水深淺而升降的升降舵

10 世紀,阿拉伯航海者引用中國舵。12 世紀末至 13 世紀初,中國舵又經阿拉伯傳入歐洲

,成為開創人類大航海時代的技術條件之一。

宋代的水密隔艙技術已經十分成熟。水密隔艙,就是用隔艙板將船艙分成幾個獨立的艙區。這種結構最遲在唐代就已經出現,天津靜海古運河河道出土的北宋木船和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都有十三個艙。

早期海上絲綢之路實質就是中華瓷器之路,其他的不賣就罷了

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

羅伯特·坦普爾從李約瑟博士的書以及尚未出版的書稿中擷其精華編寫了一本《中國:發明與發現的國度》的科普書。書中從我國豐富多彩的科技遺產中,選出了在時間上和科技內容上居世界第一的一百個事例,其中就包括水密隔艙造船技術。

水密隔艙的採用,是造船史上的一大創舉,不但改進了船舶結構,也提高了船舶的安全和性能。首先,厚實的隔艙板與船殼板緊密釘合,增加了船體橫向強度。隔艙板實際上起到肋骨作用,從而取代肋骨,使造船工藝簡化且船體堅固。其次,水密隔艙提高了船舶抗沉能力。倘若發生意外,船舶觸礁漏水,只進壞艙,不影響其他船艙,船舶不會立即沉沒,可以贏得寶貴的搶修時間,船舶的安全性能得到極大提高。再次,由於分艙,不同貨主可以同時到不同艙位裝取貨物,提高了裝卸效率,貨物也便於保管。

正是因為水密隔艙的採用,使中國海船優越於外國海船。直到 18 世紀末,水密隔艙結構才開始引起西方重視。1787 年,美國著名科學家和政治家富蘭克林在談到美、法間郵船計劃的信中說:採用中國的水密隔艙方法,“對於乘客將是一種莫大的鼓勵”。

早期海上絲綢之路實質就是中華瓷器之路,其他的不賣就罷了

"南海一號"古沉船上打撈出來的文物

在宋代人們發明了一種尖底龍骨船,因誕生於福建,所以稱為“福船”。宋人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中說:“海舟以福建為上。”明人茅元儀的《武備志》“福船”條也說:“船制至福建備矣。”宋代的福船,被認為是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傑出代表。

福船的船型和船殼結構是由龍骨所決定的。龍骨由首龍骨、主龍骨和尾龍骨三段通過榫卯連接而成,處於船殼底部的正中。船殼由龍骨逐步向兩側呈弧形狀展寬,船殼板之間採用榫卯式搭接與平接,從而形成階梯狀,並用竹釘、鐵釘和鋦釘加固,接縫處用麻絲和桐油灰等捻料膩密。福船的橫斷面呈“V”型,龍骨

裝置在尖底下端貫通船隻首尾,形成尖首尖底,利於破浪前進。

而且底尖吃水深,穩定性好,還容易轉舵變向,能在狹窄和多礁的航道上使用。所以,福船是當時各條海洋航道上最活躍的船型

。“南海一號”大約就屬於這種船型。

早期海上絲綢之路實質就是中華瓷器之路,其他的不賣就罷了

"南海一號"古沉船上打撈出來的文物

宋代航海技術的一大突破性成就,就是指南針和羅盤的廣泛使用。對此,北宋朱彧的《萍洲可談》和徐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南宋

趙汝適的《諸蕃志》和吳自牧的《夢粱錄》都有記述。

除了指南針和羅盤,宋代的海員還能根據天氣變化確定方位、判斷環境,根據海底泥土的氣味和外觀來判斷船隻的位置,並且開始掌握季風規律,利用季風進行航海。

宋代海上交通航線的發展,也為海圖的產生創造了條件。在兩宋時期,有關海圖的記述已十分明確,如徐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和劉豫獻給金熙宗完顏亶的海道圖等,都說明了當時海圖的發展。海圖的出現,為航海提供了更多的技術工具與知識,在海洋地理識別探測方面是一大進步。

宋代海外貿易的繁榮興盛,推動了航海技術

的進步和造船業的發達。而發達的造船、航海技術又為海外貿易的繁榮提供了可靠的物質技術條件。

早期海上絲綢之路實質就是中華瓷器之路,其他的不賣就罷了

"南海一號"上打撈出來的精美瓷器

2007 年 12 月 22 日,“南海一號”古沉船整體打撈出水,揭開了世界水下考古史的新篇章。“南海一號”是八百多年前沉沒在廣東省陽江市東平港以南約二十海里處的

宋代商船是迄今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體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遠洋貿易商船

這艘古沉船的重見天日,為我們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尤其是為研究宋朝發達的造船業和航海技術提供了重要參考。

“南海一號”是一個長三十米、寬十多米、高三至四米,連帶海底凝結物重達三千噸的龐然大物。在整體打撈開始之前,水下考古隊已對這艘宋代商船進行了小規模試掘,打撈出以瓷器為主的各類文物四千餘件,多數都是十分罕見甚至絕無僅有的文物珍品。經過七年的保護髮掘,沉船表面的淤泥海沙貝殼等凝結物

被逐層清理,船艙內超過六萬件層層疊疊、密密麻麻的南宋瓷器得以重見天光,展現在世人面前。

早期海上絲綢之路實質就是中華瓷器之路,其他的不賣就罷了

經過考古識別,這些南宋外銷瓷主要由江西景德鎮窯系、浙江龍泉窯系、福建德化窯系、福建閩清義窯系和福建磁灶窯系五大民窯瓷器構成,品種超過三十種多數可定為國家一級、二級文物。“南海一號”還出土了許多“洋味”十足

的瓷器,從稜角分明的酒壺到有著喇叭口的大瓷碗,都具有濃郁的阿拉伯風情,

被認為是宋代接受海外訂貨“來樣加工”的產品。

“南海一號”出土的大量文物,再次印證了宋朝是中國瓷器的第一個鼎盛時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器物璀璨奪目。對比元、明的青花瓷清代的琺琅彩宋瓷優雅的單色釉著稱,是世所公認的中華瓷器中的“大家閨秀”。

趙汝適的《諸蕃志》記載,宋代瓷器被運往全球五十多個國家,最遠包括非洲的坦桑尼亞等地,成為風靡世界的名牌賣價幾與黃金相等

。隨著宋瓷的光芒遠播海外,外國人對宋瓷趨之若鶩,宋瓷的使用成為身份等級的象徵,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生活習俗。所以,從宋朝開始,“海上絲綢之路”改稱“中華瓷器之路”更為確切

早期海上絲綢之路實質就是中華瓷器之路,其他的不賣就罷了

卜憲群 總撰稿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撰稿

華夏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