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曾进言为方孝孺求情,姚广孝是个怎样的人?

Sky小仁

姚广孝是元末明初的大名人,他本来是江南世家子弟,精通书画,后来14岁出家为僧,法号道衍。

姚广孝读书甚多,性喜结交江南名士,与宋濂、刘基等人均为好友。又从灵应宫道人席应真研习《易经》,通晓阴阳术数,又有个道家名号叫作逃虚子,堪称身兼儒、释、道三家之长。

后来年纪日长,元末时游历四方,一日至嵩山脚下,遇到一个相面的先生名叫袁珙的,看到姚广孝之后,立刻说道:“这个僧人面貌不同寻常。双眼作三角之状,如同病虎一般,一定是个奇人,日后定是国朝初年的刘秉忠之流。”

刘秉忠是元初忽必烈的军师,拜在海云和尚门下,法号子聪,后来元朝初年的国家制度以及上都、大都二城,都是刘秉忠主持修建,一时传为神人。袁珙将姚广孝比作刘秉忠,让姚广孝非常高兴。从此姚广孝便立志以刘秉忠为榜样,希望成就一番事业。

后来元末风云变幻,朱元璋最终建立大明,姚广孝此时已经是名震一方的高僧了。洪武十五年(1382 ),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发妻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下令全国甄选高僧辅佐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这位道衍大师就趁此机会结识了当时的四王子燕王朱棣,成为朱棣的左右手。朱棣被封在北平之后,姚广孝就住持大庆寿寺。朱棣一旦遇到棘手的问题,都会有请教他的意见。上图姚广孝墓塔,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常乐寺村

靖难发动时,姚广孝对朱棣做了很多思想工作。

有一次说:“微臣已经知道天命在殿下一方,又何必担心民心呢?更何况殿下所针对者,只是齐泰、黄子澄等太子身边的佞臣,并非弑君。”

就在朱棣起兵时,突然风雨大作,燕王府的琉璃瓦被卷了下来,摔个粉碎。众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窃窃议论。朱棣很是担心,姚广孝却连忙跪倒,大声喊道:“所谓飞龙在天,风雨从龙而至。青琉璃瓦被风卷下,预示大王居处屋顶不日就将改换黄瓦,实在是大吉之兆!”众人大喜,也因此卸去了心理包袱。

永乐十六年(1418年),姚广孝病逝于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邓海春

姚广孝算是中国最不务正业的和尚了,朱棣很大程度上能够起兵造反,姚广孝可谓功不可没。

姚广孝,法名道衍。出身医门,十四岁时出家为僧。按理当和尚应该六根清净,静心修佛。但是他却拜了个道士为师。他的道士师父叫席应真。而这个席应真也是不务正业,不去钻研道家学说或者去炼丹修身,偏偏钻研阴阳术数。师徒两个,一个道士,一个和尚,整天研究天象,不亦乐乎。

明史中记载,道衍和尚有一次让一个叫袁珙的相士算了一卦,说他“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意思说,这是何等僧人,三角眼,好像生病的老虎,一定爱杀戮,像刘秉忠。刘秉忠是元初的一个和尚,整天给忽必烈出谋划策。袁珙这样说,道衍不但没生气,还“大喜”。可见骨子里,姚广孝就不想当个和尚。

后来事实证明,相士说的没错。他还跑去参加朱元璋举行的一次考试,考试结束并没有被授官,而是给打赏了一件衣服。着实让他很郁闷。后来他结识四王爷朱棣,说要给朱棣送一顶白帽子。白帽子就是“皇”字的意思,就是激起了朱棣那点权力欲。

最后,道衍跟了朱棣,不听劝说朱棣造反,结果朱棣就发动了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皇位,君临天下。

不过朱棣成功后,姚广孝劝朱棣只可招降方孝孺,而不可杀掉。结果方孝孺是个硬骨头,宁可被诛十族都不愿投降朱棣为其效力,结果招来满门抄斩的大祸,历史上也留下暴戾的污点。

在姚广孝的煽风点火下,成就了永乐大帝,也成就了永乐盛世。但是因为朱棣的暴戾,大家也就恨朱棣,也恨那个煽动朱棣造反的和尚———道衍,并称他黑衣宰相。史料记载,在朱棣登基第二年,姚广孝回家省亲,结果荣归故里,无人欢迎,结果对他打击很大。后来他白天穿官服上朝,晚上穿僧衣念佛。临死的时候劝说朱棣放了溥洽。据说这个人知道朱允炆的下落。


长安那片月

姚广孝曾进言为方孝孺求情,姚广孝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个问题由(秉烛读春秋)来回答。

姚广孝(1335年-1418年),法名道衍,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说起姚广孝这个人他的主要业绩就是帮助朱棣夺了朱允文的天下,其次就是朱棣靖难成功后称帝,姚广孝为朱棣设计北京城并负责迁都一事。并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姚广孝是被朱元璋选派到燕王府做朱棣的军师的。后来朱元璋驾崩,朱允文继位。朱允文重用书生齐泰和黄子澄,并采纳了二人的削蕃计划,燕王朱棣见此情景,在姚广孝极力撺掇下,朱棣于是打着“靖难”的旗号,提出清君侧的政治口号,实则就是行造反之实。

等待时机一成熟,朱棣打起了“奉天靖难”的旗号。誓师出征的那天,姚广孝早早来到了大殿门前。陡然间刮起了一阵狂风,把大殿上的瓦吹落了几块,朱棣大惊失色,以为上天示警呢。“此乃大吉兆啊”!只见姚广孝大声说道。“吹落青瓦是将要换红瓦啊,红瓦只有皇宫才有资格用”。姚广孝言外之意就是要改朝换代了。

造反也不是容易的事,“靖难”三年了,只占了几座城池,对朱允玟的江山无伤大碍。朱棣整日愁眉不展。姚广孝审时度势,提出直接杀到南京城。不在和朱允文军队纠缠,这也是姚广孝的打蛇打七寸的战略计划。但他提出南京城破后,叮嘱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会断了读书的种子。此时姚广孝已料到了结局。

果然如姚广孝所料,“燕子“飞进了南京城,城破,朱允玟火烧皇宫,自此失踪。朱棣称帝,号永乐。命方孝儒写即位诏书,方孝儒死也不写,只写了燕賊篡位。朱棣怒,“你不怕灭你九族”,朱棣威胁道。十族奈我何?方孝儒大声回道。一个一个在他面前杀掉,始终不能动其心,连杀七日。最后,方孝儒千刀万剐以身殉国。

到最后朱棣没听姚广孝之言,事后,姚广孝依然回到了庆寿寺。虽然朱棣政绩不错,但杀戮太重,使他背负了600多年的骂名。


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不久,病逝,终年八十四岁。太宗开国两朝配享太庙名单中,十六位功勋自中山王徐达以下,皆为出生入死的武臣。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之列者,仅有姚广孝一人。


秉烛读春秋

向敬之

姚广孝的道衍和尚俗名。是他激奋了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一役,做了一回建文帝的乱臣贼子,但对于永乐帝来说,他是了不起的帝王师。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明太祖大办丧事,“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明史·姚广孝传》),有人向朱棣推荐了道衍。道衍出家做和尚,却跟道士学阴阳术数之学。相士袁珙称他:“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

电视剧《大航海》中的道衍和朱棣

朱棣和道衍一见如故,相谈甚欢,朱棣请道衍去燕京。道衍随朱棣“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行事诡秘,窃窃私语,道衍和朱棣在密谋大事。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成了建文帝,听从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削藩,弄得朱家亲王们人心惶惶。道衍鼓动朱棣:“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就出师仪式上,狂风大作,吹落瓦片,朱棣不禁变色,道衍哈哈大笑,称飞龙在天,要给燕王的房屋换黄瓦。

一个疯和尚,变成了一个谋略家。他一番诡论,弄得朱棣心里痒痒的,决意造反。道衍又给朱棣出谋划策,弄了一系列师出有名、造反有理的旗号,激励朱棣将造反进行到底。

《明史·姚广孝传》说:智勇善战的朱棣攻城略地,但“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历史上的永乐帝和姚广孝

朱棣做了明成祖,姚广孝虽未入内阁成为首辅,但他在朱棣心中的地位,远非首辅阁臣黄淮、解缙、夏原吉和杨士奇、杨荣等所能及,故有称“黑衣宰相”。

明成祖“往来两都,出塞北征,广孝皆留辅太子于南京”,还命皇太孙朱瞻基师事姚广孝。

永乐十六年三月,84岁的道衍病逝于庆寿寺,朱棣“震悼,辍视朝二日,命有司治丧,以僧礼葬”,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朱棣“亲制神道碑志其功”,称赞“广孝器宇恢弘,性怀冲澹。初学佛名道衍,潜心内典,得其阃奥,发挥激昂,广博敷畅,波澜老成,大振宗风,旁通儒术,至诸子百家无不贯穿,故其文章闳严,诗律高简,皆超绝尘世。虽名人魁士心服其能,每以不及也。……广孝德全始终行通神明,功存社稷,泽被后世,若斯人者,使其栖栖于草野不遇其时以辅佐兴王之运,则亦安得播声光于宇宙垂功名于竹帛哉”(《国朝献徵录》卷三)。


以礼观书

在射雕三部曲,以及鹿鼎记中,金大侠总是或多或少,会带上千年少林寺出来露脸。

这些和尚,除了不吃肉,杀人放火,一样都不落,全然没有出家人的样子。

其实,历史上也是有很多和尚,真的是除了不吃肉,啥都能干的。

大明朝就有两个著名的和尚,一个是朱元璋这个假和尚,一个就是千古第一僧道衍和尚姚广孝。

朱棣能抢了侄子的江山,有一大半功劳,要归功于刘基第二的姚广孝。

姚广孝法名,叫道衍和尚,出生在1335年,实际上只比朱元璋小7岁,但却活了83岁,比朱元璋多活了十多岁。

刘基出身于1311年,刘基比道衍和尚大了24岁,刚好一代人差距。

这个人,虽然剃度出家了,但是学的是阴阳之术,也就是和刘基一样,天文地理之数,全然于胸。

但凡学阴阳之术的人,其实内心里都有一颗躁动的心,其实就是野心家。

所以姚广孝假和尚,真斗士,不安心做和尚,而是想着创建一番丰功伟业。

尤其是看到只比自己大7岁的,同样是和尚的朱元璋,竟然成为开国之君,心中更是特别难以忍耐。

但是他比刘基差了一个世代,刘基在,就没他道衍和尚什么事了。

当朱元璋1368年建立明朝的时候,姚广孝已经33岁了,只能在庙里继续苦学蛰伏。

大明江山已定,满腹才学,一身的纵横之术,却无用武之地了。

天子选和尚给死去的马皇后念经祈祷,偏偏朱元璋又看不上他。别的和尚,都能做僧官,他却只能做个僧衣,也就是普通的和尚。

道衍和尚心中之委屈,可见一斑,恨死朱元璋在这个大和尚了。

而太子朱标的突然死亡,让道衍和尚重燃了希望。他知道未来的储君之位,将引来大震。

这家伙眼光独到,暗查各位藩王皇子,发现了朱棣英明神武,最是奇货可居。于是要求跟随朱棣去了北平,天天给朱棣洗脑,纵谈时局天下,待机而动。

道衍和尚牛逼啊,非常的有预见性,一到了北平,就成为了朱棣的刘基。一手策划了靖难之役,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帮助朱棣拿下来南京,夺下了大明江山皇位。

这就是不世出的道衍和尚。不仅建了开创了新朝,而且还报了仇,颠覆了自诩聪明绝顶的朱元璋遗嘱。

当年朱元璋若看得起自己,道衍和尚辅佐的将是朱元璋指定的接班人朱允炆这个孙子。那么,历史上,将不会有朱棣什么事了。

这个和尚,其实不是和尚,而是阴阳纵横家。当然,他也颇有文才,主持修撰《永乐大典》,提振了佛学昌盛。对大明的文化建设,宗教建设,也是很有贡献。

武能安邦,文能治国,还能著说等身,实乃千古第一和尚,朱元璋这个假和尚,万万不及了。


三生有画

姚广孝,一个错当了和尚的明朝鬼谷子,一个一心只想把自己的才华施展的人,有人的才华是唱歌,有人的才华是画画,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一个颓废的艺术家。姚广孝的才华可不一般,他的才华是阴阳纵横之术,学的是陈平那一套翻雨覆雨的阴谋术,他在乱世就是刘伯温,可惜只不过晚生了一点点而已,结果太平盛世,他这一肚子才华眼看着就只能埋没了。

造反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朱棣也不熟一开始就是想反的,毕竟自己也是朱允炆的叔叔,一方大员,谁没事去造反玩儿呀。姚广孝看中了朱棣,一对朱棣说了一句“带我进府,可以送你一顶白帽子”,朱棣是王,加一顶白帽子不就是皇上吗。最后因缘巧合,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朱棣反了,姚广孝成了他最重要的参谋,姚广孝的一身才华终于可以施展了。

事实证明,姚广孝的才华的确是绝世罕见的,打战,造反,阴谋,纵横,这些在这个和尚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最终帮助朱棣成功多去皇位后,却什么都不要,高官厚禄,金钱美女,什么都不要,朱棣委以重任,但他每次上完朝总是回到自己的小庙里,一身黑衣,被人成为黑衣宰相。


说来说起姚广孝不为什么,就是想施展自己的才华,现在大多数人说自己才华被埋没,真实的意思大概是说自己不挣钱吧,或者没有靠才华挣到钱,但姚广孝是纯粹的,一个没有目的,一心真的只为施展才华的这么一个人。

说到替方孝孺求情,方孝孺把一只猫变成老虎,但变成老虎之后,可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