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國兩年滅亡北宋,南宋卻能力抗百年,這是什麼緣故?

金國女真人在起兵建國時,這些在東北原始叢林裡,長年和野獸博殺,能親手搏熊刺虎的精壯漢子,確實是毫無疑問的東亞大陸第一強兵。所以能短短時間便吞遼破宋,所向披靡,甚至當時整個世界也少有敵手。

完顏阿骨打、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完顏宗輔、完顏婁室、完顏銀術可這批將帥之才,同樣算得上猛將如雲,將星璀璨,不遜色於任何一個古代王朝的開國陣容。

金太祖皇帝:完顏阿骨打

金國兩年滅亡北宋,南宋卻能力抗百年,這是什麼緣故?

金國兩年滅亡北宋,南宋卻能力抗百年,這是什麼緣故?

在那個時候,一千女真軍馬就敢迎著遼軍三萬騎兵正面衝擊,生生將敵陣打垮。

出河店之戰,金軍只有不足三千人馬,竟能大破十萬遼軍。

護步答岡之戰,遼國天祚皇帝率領號稱七十萬大軍的傾國之軍來攻,卻被阿骨打率領的二萬金軍打垮,幾乎可以說遼人這一戰,就輸掉了一個煊赫百年的大帝國。

後來的西域和中亞征服者,西遼皇帝耶律大石,也被金國鐵騎打得兵敗被俘,僥倖脫身,方有此後萬里開國的傳奇生涯。而也是這個耶律大石,曾在燕京城下憑城死戰,以數萬遼國殘兵,大破二十萬宋朝北伐大軍。

正因為此時金國女真軍和宋軍的戰力比竟是如此懸殊,所以在太原之戰,宋朝以最精銳的西軍十八萬投入解圍,卻在完顏宗翰、完顏銀術可區區三萬金軍的磨盤戰術下,幾乎盡數被殲,西軍名將种師中戰死。

汴京守衛戰

,城下雲集的各路勤王兵馬號稱百萬,卻面對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的兩路六萬金軍束手無策,不敢與之野戰,只敢憑城堅守,最終汴京城破,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被俘,是為“靖康之恥”,

金軍攻滅遼國用了大約十年,而打垮北宋居然只用了兩年,怎不是每個漢人的奇恥大辱!

至於和宋、遼兩國抗衡百年,鼎足而立,多次取得大勝的西夏國,只和金國打了一戰,三萬人馬被殲滅,就徹底喪失信心,向金人俯首稱臣。

其實當康王趙構宣佈繼位時,南宋局面看似還並不算太糟,河東河北在內還有大片州郡依然在宋朝版圖,

金國兩年滅亡北宋,南宋卻能力抗百年,這是什麼緣故?

然而他已經被金軍的恐怖戰力嚇破了膽,才寧可丟棄帝王尊嚴,一路棄地千里,在海上流竄,寫信向金國統帥苦苦哀求,甚至連建康和襄陽這兩個南朝建國所必須的戰略要地,還是那之後岳飛揮軍克復的。

南宋皇帝:趙構

金國兩年滅亡北宋,南宋卻能力抗百年,這是什麼緣故?

到了富平之戰,宋朝集中所剩的十八萬精兵強將,以血氣之勇和五萬金軍決戰,卻還是慘敗而歸,陝西全土盡失。

然而,這也是金軍最後的輝煌了,金軍的真正統帥,金國第一智將完顏婁室,是役後耗盡心力而死,也標誌著金軍戰力的下坡路不可避免。

金國金源郡王:完顏婁室

金國兩年滅亡北宋,南宋卻能力抗百年,這是什麼緣故?

此刻完顏宗望、完顏宗輔、完顏宗翰等開國宿將相繼病死,就剩下個敗仗大王完顏宗弼(金兀朮)、帶著“龍虎大王”完顏合達、“啼哭郎君”完顏撒離喝、“金牌郎君”完顏昂這幾個哼哈之將,常年帶來十餘萬大軍,被岳飛為首的南宋“中興名將”各種殘虐。

黃天蕩之戰,兀朮雖僥倖逃脫,成就韓世忠的一世功名;

和尚原之戰,兀朮讓吳玠、吳璘兄弟大顯威風;

順昌之戰,兀朮令劉錡一戰成名;

郾城之戰,兀朮被岳飛以騎兵破騎兵;

小商河血戰,楊再興三百背嵬軍死戰兀朮十二萬金軍;

潁昌之戰,兀朮再次被岳飛大敗;

還有後來的柘皋之戰,讓楊沂中用長斧兵大破兀朮王牌軍“柺子馬”……

金國太師、梁王:完顏宗弼(兀朮)

金國兩年滅亡北宋,南宋卻能力抗百年,這是什麼緣故?

完顏宗弼的金軍主力,在河南地區的遭到了岳飛、劉錡率領的宋軍連續殲滅性打擊的緣故,最後竟一度到了要盡失關中河南,連河北也險些不保的囧境,全靠著趙構這個恐金症重度患者的自毀長城,殺害岳飛,簽訂合約,以淮河-秦嶺為界,地分南北,金國才度過了喘息之機。

在那之後,完顏亮發動政變,奪取金國皇位,遷都燕京,推行激進漢化,內部矛盾激化與由之而來的對宗室舊貴族的大清洗,更嚴重削弱了金軍的戰鬥力。

金國兩年滅亡北宋,南宋卻能力抗百年,這是什麼緣故?

完顏亮大軍南征,其600艘戰艦七萬大軍的龐大水師,被宋將李寶以120艘小艦、3000水勇封堵在膠西海域,於唐島海戰(又名陳家島海戰)將其一舉全殲。而完顏亮陸上號稱40萬大軍,又在采石之戰被臨危受命的書生虞允文打得慘敗。

南宋名臣:虞允文

金國兩年滅亡北宋,南宋卻能力抗百年,這是什麼緣故?

被女真人征服多年的契丹人趁機在後方大起兵,而金國對此竟數年時間都束手無策,全無女真人開國時對遼軍以一當十的威風。最後,幾乎是所有的金國“中興名將”,如僕散忠義、紇石烈志寧、徒單克寧們一齊上陣,才勉強將這場契丹叛亂鎮壓下去。

只是宋軍此時經過趙構和秦檜等昏君奸臣近二十年的糟蹋,同樣不復往昔戰力,所以打防禦戰尚可,北伐攻金也連連失利,雙方是以達成新的和議。

其實從完顏亮命喪軍中後,金國人就再不做吞併南宋、飲馬西湖的美夢了,一直延續到後來的韓侂冑北伐,雖然金軍防禦得勝,但也心知肚明根本無力擴大戰果,所以撈個“函首安邊”的面子就順驢下坡。

兩國的武裝對持、名為“和平”實為不間斷“休戰”,就這麼一直持續到漠北草原的蒙古蒼狼興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