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德意志第二帝国(4)普鲁士的军事明星们

拿破仑的奴役让德意志人痛定思痛。普鲁士的施泰因和哈登贝格进行政治、经济改革的同时,作为立国之本的普鲁士军队,也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改革的领导人,是一群在世界军事史上赫赫有名的大牛。包括肖恩霍斯特、格奈森瑙和克劳塞维茨等军事家。

闲话德意志第二帝国(4)普鲁士的军事明星们

(肖恩霍斯特)

肖恩霍斯特(1755-1813)出身萨克森农民,曾参加汉诺威军队,后任柏林军校校长。早在普鲁士战败前即试图改革普军,未获批准。第四次反法同盟战争中他担任卡尔大公的参谋,受伤并被俘,后获释并得到布吕歇尔赏识。格奈森瑙(1760-1831)曾服役于奥地利军队,还曾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服役于英军,后转入普鲁士军队。他主张武装民众,以游击战对抗法军。克劳塞维茨(1780-1831)出身破落贵族家庭,曾随普军围攻美因茨共和国。他日后著有西方军事经典名著《战争论》。

反法同盟战争中,自以为训练精良、久经战火的普军惨败给法军,让这些优秀军人深为震动。他们决心学习法军优点,打造一支真正的精兵。

他们首先消除军队中的封建等级制度。当年“士兵王”疯狂扩军时为了得到容克贵族的支持,规定军官由容克担任,士兵由农民担任,把封建关系带入部队,高级军官和将军都是大贵族。由此造成普军中,无能的贵族把持高位,士兵只是机械服从的奴才。肖恩霍斯特他们则改为赏罚分明,有功劳晋升,有过错降级,军官选拔采用考试和考察,只要有能力,不是贵族也能当军官,当将军。改革前的143名将军,有141名被解职,只留下布吕歇尔(1742-1819)和约克2人。同时,他们在士兵中进行爱国教育,废除棍棒体罚,让普军如同法军一样,是充满自豪感地为国上战场。他们还建设了陆军部,统一了部队指挥权,增强指挥效能。

闲话德意志第二帝国(4)普鲁士的军事明星们

(克劳塞维茨)

要确保国家地位,一支大军必不可少,但提尔西特协议规定普鲁士军队不得超过4.2万,如何是好?肖恩霍斯特等人采用“快进快出”的法子,简单说就是新兵招收进来,经过短期强化训练之后,立刻退伍,再招另一批人。这么一来,现役部队始终保持4.2万,但受过训练的退役兵却不断增长。一旦战争爆发,只要把这大批的退役兵征召进来,就能迅速组成一支庞大的军队。

威廉.洪堡(1767-1835)则领导了教育改革。他推行义务教育,完善中学教育计划,并建设了新型的柏林大学,以学术科研能力作为评判教师的标准,排除政府对学术自由的干涉。在他的带动下,普鲁士教育得到飞速发展,人民素质大幅度提高,爱国主义和自由、平等、博爱观点广为传播。柏林大学吸收了一大批德国杰出的学者,并成为的德意志的思想中心。

闲话德意志第二帝国(4)普鲁士的军事明星们

在这些领路人的努力下,惨遭战败的普鲁士,在残余那片小小的土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成长为一个新型的强国。从这个角度讲,他们真该感谢拿破仑的入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