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桃小食心蟲高發月份,記得防治!

桃小食心蟲,Carposina niponensis Walsingham,昆蟲綱鱗翅目(Lepidoptera)蛀果蛾科(Carposinidae)小食心蟲屬的一種昆蟲。又名桃蛀果蛾。果樹害蟲。為害桃、蘋果、梨、花紅、山楂和酸棗等。成蟲體灰白或灰褐色,雌蟲體長5~8毫米,翅展13~18毫米,雄蟲略小。

即將進入六月, 桃園也即將迎來桃小食心蟲。通常在這段時間,小食心蟲的幼蟲就已經開始蠢蠢欲動了。即使的做好防治,降低其危害甚至消滅其危害,就是我們這段時間重點要做好的工作。那麼桃小食心蟲的發生特點和規律有哪些?又該如何正確防治呢?

六月:桃小食心蟲高發月份,記得防治!

桃小食心蟲的發生特點及規律

①北方地區一年生1-2代,一般以晚齡幼蟲成繭潛伏於土壤中過冬。出土從5月下旬開始,至6月下旬到達高峰期。出土後多隱於靠近樹幹周圍的石塊、土塊或雜草根旁,並形成夏繭然後化蛹。化蛹成蟲後1-3天產卵,並以卵生幼蟲啃食果皮然後蛀食果肉進入果實中發育,到7月下旬至9月下旬形成成蟲。

②桃小成蟲通常有夜間活動的習性,所以白天的時候,大多潛伏在葉片背部等待夜晚的到來。產卵也多集中在太陽落山後,產在果實表面。無明顯趨光性和趨化性,但雌蛾能產生性激素,可誘引雄蛾。

③受環境因素影響,成蟲產卵大多灰選擇比較溫暖溼潤的環境,但長期下雨和暴雨反而能抑制其活動和產卵。

④蛀果危害最重的是幼蟲,受害果實明顯變形,且內部受到嚴重破壞。

六月:桃小食心蟲高發月份,記得防治!

桃小食心蟲的防治要點

①及時消滅越冬幼蟲。果樹發芽前,要給果樹刮皮,以此來清理幼蟲的越冬場所,從而達到清理幼蟲的效果。病果要及時的摘除,同時也要及時的清理枯枝落葉、雜草等。果樹後期的套袋工作也要做好,也有利於減少蟲害。也可以採用地膜覆蓋來悶死出土幼蟲。

②可在樹上放置 性誘捕劑和糖醋液捕殺成蟲,也可以利用天敵來進行生物防治。

③防治蘋小食心蟲,關健在於掌握成大羽化後的產卵盛期及時噴藥。一般在7月中下旬~8月初各噴藥1次,如產卵期拖長、分散,或噴藥後遇雨,還需要增加一次噴藥。要在每次卵期噴一次5%甲維鹽高氯對樹進行噴噴霧以防蛀果,效果極佳。成蟲期如果已經用了該藥,那麼就換用3.2%甲維氯氰,以防抗藥性的產生。

六月:桃小食心蟲高發月份,記得防治!

我是小林,每天我都會為農業人、農民朋友帶來最專業,最前沿的農業農資訊息和知識。歡迎各位讀者朋友到評論區留言,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中易購農業科技,我們下篇文章見。

六月:桃小食心蟲高發月份,記得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