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起訴博關注?可能只是滅亡前的曇花一現!

一片譁然!

酷派起訴博關注?可能只是滅亡前的曇花一現!

真相到底如何我們暫且不說,但是下面的評論,清一色diss酷派。

追溯到更早一些,酷派的重型炸彈消息出現在大眾眼界,那麼就是2017年酷派校招應屆生全部解約,本科生賠償3000元,研究生賠償4000元了事。

那麼,酷派到底經歷了什麼?這幾年酷派的生死轉折點到底是如何的呢?且跟著二胖我慢慢剖析。

一、轉型大失敗

酷派成立在1993年,從2003年開始,酷派正式進入手機市場,就在同年,酷派推出中國第一臺CDMA彩屏手機。2004年酷派推出世界上第一款GSM手機,2005年發佈雙卡雙待功能,並且註冊了專利權(最近與小米打官司也與此項功能有關)。是的,從鼻祖地位來說,現在的雙卡雙待機都得叫酷派一聲爸爸。

酷派起訴博關注?可能只是滅亡前的曇花一現!

酷派在進入智能手機市場時,迅速成為了中國手機強有力的一員,在手機相關專利方面肩比中興,甚至讓華為與中興是仰望狀。那一年,也是酷派最輝煌的時候,年出貨5000萬部!但到了2015年,出貨變成3800萬部,2016年,竟然只剩每年出貨1500萬部了!

酷派起訴博關注?可能只是滅亡前的曇花一現!

追求其原因,我們不難想到,13-14年,智能手機從運營商渠道向社會化渠道過渡,小米抓住風口迅速崛起,捧紅了互聯網手機概念,傳統四大巨頭“

中華酷聯”受到衝擊,先後創建互聯網手機,積極應戰。

商業變革之際,酷派的反應並不遲鈍。2014年1月,酷派正式宣佈推出獨立電商品牌“大神”,直接對標小米,並同步發佈兩款8核電商新品:大屏手機“大神”、千元手機“大神F1”,和小米展開正面競爭。

酷派起訴博關注?可能只是滅亡前的曇花一現!

但後果顯而易見,其實二胖覺得,大神本身還是很不錯的,不過後續酷派腳步並沒有跟上。到後幾年,酷派與360的合資,樂視對酷派的入股等等,讓酷派站在了一個比較尷尬的位置。2016年,

酷派正式與樂視牽手,樂視合計佔股高達28.9%!

但,上天饒過誰?合作不久,樂視網出現問題,樂視股價下跌,順帶著酷派一路開始走下坡路。智能手機屬於資金密集型產業,銀行這種“晴天借傘雨天收傘”的行為,對於任何手機廠商都是災難,更別說酷派了。

二、獨特的中國市場,強有勁的競爭對手

如今的酷派,在2016年以後,很難再有酷派的身影。從酷派的財報上來看,虧損數字也是相當驚人,更別說實際的運營情況,到底虧損多少了。

小米的扶搖直上,華為的穩紮穩打,都是市場中不可忽視的競爭對手,而此時的酷派,病急亂投醫怎麼會落得好下場?

從2017年的裁剪應屆生來看,管理層的信息溝通與人員決策出現明顯錯位,此時的酷派已經跌入低谷,財報幾年都不太好看。但正是這樣的緊要關頭,如此決策實在是給自己火上澆油。

酷派起訴博關注?可能只是滅亡前的曇花一現!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2017年酷派財報公告稱,產生預計經營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市場競爭激烈,而本年度該公司規劃中具有競爭力的新產品尚未上市,導致銷售收入規模下滑,預計2017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營業收入下滑將超過約50%;同時集團持續投入研發及市場銷售推廣活動,導致集團2017年上半年費用支出未有改善。

酷派起訴博關注?可能只是滅亡前的曇花一現!

再加上此次的官司一案,我們現在還無從得知酷派的命運將幾何?能做的只是靜靜守望吧!

今天我們的話題是“我印象中的酷派”或“我眼中的酷派/酷派公司”,歡迎與二胖留言討論!二胖會在留言中打頭陣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