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界最大的谎言:对虾发病后需要停料!

前言:

今天与某养殖户的交流当中,发现一个很有趣的问题:这个对虾养殖户的虾出现问题了,请我如何帮他解决问题。

我就请问他都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他跟我说:根据某位砖家的建议,停料、使用了XX药物。

我接着问该养殖户:请问您对虾发病后停料,您这样做!具体意义在哪?对对虾有什么帮助吗?

养殖户:我不知道呀,这事我得听砖家的。

我挺为这位养殖户担心的!您都不知道对虾出现问题在哪?一味的选择相信砖家学者,可曾想养殖对虾是一件系统工程!每一款药物在不同的池塘内,效果是不尽相同的。胡乱的旁听照搬,只能破坏水环境,给我们的对虾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

看看网友怎么说?

网友一:

停一餐观察看看:救不了的都饿死了没?我们对面虾塘,人家就是这样做的。

网友二:

直接停料省钱!虾闹病都是传染的,喂料也是白搭。最好使用大换水的方式,把病虾弄死,剩下的都是精英部队!

网友三:

我自己虾塘前几天也出现过问题,我的操作是:停料后,采取解毒、调水等措施。待七、八天对虾恢复正常后,我在采取发病之前相同的投喂饲料的数量。

停料的后果:

很多资料,大多数的砖家都是建议:对虾发病后都是建议停止投喂饲料的!我不知道您的建议根据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议!

停料的后果1:如果对虾发病,我们如果选择停料!那么正常的对虾肝脏会受到饥饿压迫!造成对虾体质变弱,更容易被发病虾的细菌感染!

养虾界最大的谎言:对虾发病后需要停料!

停料的后果2:如果对虾发病,我们如果选择停料!那么正常的对虾会饿不择食,摄食带有病菌的死虾,造成病菌源交叉感染,对虾会发生更大面积的死亡!给我们带来更大的伤害!

养虾界最大的谎言:对虾发病后需要停料!

停料后最大的谎言:

可能很多养殖户都有发现:对虾发病,采取停料后发现!出现短须、红腿等情况的对虾减少了,好像病情得到控制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人认准了,停料是延缓、控制对虾发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养虾界最大的谎言:对虾发病后需要停料!

停料后,对虾发病症状为何减少的分析:

1、停料后,一些本来处于体质较弱的对虾,加上摄食不到食物补充营养,最后都死了。

2、对虾由于饥饿,摄食的病源体(死虾)太多,造成大面的感染、死亡。

养虾界最大的谎言:对虾发病后需要停料!

该死的虾都死了差不多了,剩下的虾大多都是正常的对虾,造成一个假象:对虾的病情得到控制了,其实您这样的处理!病情是得到一定的控制了,但是池塘的虾也所剩无几了。

建议:

那么有朋友会问了:对虾发病后,我采取正常的投喂饲料的量,这样可行吗?

我觉的这样也不行!因为对虾发病后,有一些发病的对虾肯定不能摄食饲料的!那么过多的残饵,将会加重池塘负担!

而且饲料当中N、P等元素有可能被有害藻利用,进行快速繁殖,影响池塘生态环境的平衡。

怎么办才是解决之道?

对虾发病我们该考虑的是两个问题:

第一个:分析根源,治好病虾!比如:对虾白便,我们都知道单一的处理白便的方法效果不是很明显,我们可以采取调水、底改配合内服调理的的办法,综合治理对虾白便。

第二个:保住正常的对虾!在对虾发病后,能保住正常的对虾!也是我们对抗病害的一种正确且必须学会的一门技巧!

就发病后该怎么投喂饲料:减料!合理的减料!我们根据:池塘对虾发病前对虾数量→减去→病虾数量(可以根据病情来判断)→得出目前正常对虾的数量,从而判断出投喂量具体为多少!

结语:

饲料管理确实是我们养殖对虾过程中一门必修的课程!希望大家都认识到其中的误区:对虾发病后不能按照正常投喂饲料、也不能停料。要合理减料,才是包住正常对虾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南美白对虾养殖管理过程中,通过对料台的实时观测,检查对虾的生长状况,并及时发现对虾生长的问题和饲料投喂的足够与否。

通过料台观察能及时做出管理上的调整和处理,做到合理投喂,可以避免投饵的盲目性,使对虾即吃好吃饱,又不浪费饵料。

1、料台的摆放

为了能更准确的了解料台信息,及时准确的调整投饵量,料台的摆放就显得尤为重要。具体要求如下:

(1)按虾池大小(亩)4亩以下池塘放2个料台,4~10亩放3~4个。

(2)料台不要靠近增氧机,不要放在水流急的地方,也不能太靠边,离池埂3~4米,放在虾塘中适合的位置。对虾不同规格时放料台的饵料与总投入量的百分比,投料后看料台的时间如表。

2、料台的功能

通过观察料台是否有剩料;虾的肠胃是否饱满,虾粪便的长短等可以初步了解虾的健康和生长状况,虾的吃料情况,调整投饵量,从而有效的降低料肉比和提高ADG(平均日增重),降低养虾成本。

3、看料台的技巧

(1)检查料台里虾的数量和剩余饵料量,剩余饵料颗粒是否完好。如果料台里料剩余较多,则说明饲料的投喂量过多,这时候应该酌情减少投料量。同时抛网看虾,检测水质;

如果料有剩余但较少,投料量不变,注意观察虾肠道,检测水质;料没有剩余,则需少量加料。

(2)观察虾的粪便。若是长的灰黄色粪便,说明投料量是适宜的;若是短的黑褐色粪便,说明投料量不足;

如果虾的粪便呈现出不是饲料的淡黄色,则说明它没有吃料,可能是因为塘底过脏,泥皮过多。此外还要看虾有没有拖便,一般拖便太长说明料够,但消化不太好。

(3)料台里面的对虾数量和活力。看料台里的虾活力好不好,有没有出现抽筋或脱壳不遂等现象。

(4)虾胃及肠道是否充满饵料,体色及外观是否正常。看虾的胃,如果胃饱满,蠕动有力,说明虾吃料合适;看虾的肠道,如果饱满且为灰黄色,说明吃料不错,若为灰褐色,则料不够,没有吃饱。

如果虾的肠道饱满。并且呈现出饲料的颜色而不是其他颜色,则说明虾吃料正常,同时也可以说明池底水质不脏。

通过以上跟踪检查,便可大概知道池塘内虾的摄食状况、健康状况及底质现状、饵料质量等,可据此及时调整饵料投喂和每次所占的比例。将每天观测到的情况作记录,便于及时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

4、日投料量的确定

合理的投料不但有利于对虾的生长,还可以缩短养殖时间,而且能降低后期耗底的风险,养殖成本降低了,提高了养殖利润。所以,在整个对虾养殖管理中,如何确定投料量,就显得尤为熏要。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料台饵料被吃光,并不代表池底饵料也已吃完,许多虾专吃料台内的饵料,如果只看料台内的情况,会造成误判。

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做到投饵的准确性,必须掌握虾塘内对虾的数量,大小,生长情况;掌握对虾健康状况,蜕壳情况;掌握水质环境状况(氨氮、亚硝酸盐、溶氧、pH值、盐度等)与用药情况;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掌握料台的观测方法等。

总之,养殖过程中要把看料台,看虾,看天气,看水温,看水质等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确定投料量。因为以上所有的因素都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所以在实际养殖生产中要相互结合,才能创造理想的养殖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