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陂前川城区规划:两核三环三轴五区,打造重要商贸中心

引子:《武汉市黄陂前川城区总体规划(2002-2020年)修改》,在充分分析前川现阶段经济社会、人居环境、道路交通、城市空间布局等建设实施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地铁小镇、产业新城、文教体功能区等重大建设项目的近期建设诉求以及前川中环线线形优化、轨道交通前川线(7号线延长线)新建、550KV葛沪高压走廊改迁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变化影响,对前川城区的用地布局进行优化与调整。

正文

规划范围

规划区范围,用地面积87.64平方公里,包括前川城区,以及周边近郊地区。

中心城区范围:基于《2002版总规》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统筹前川外环线、中环线道路线形变化,结合地铁小镇、产业新城等重大项目建设诉求,优化后,中心城区

武汉黄陂前川城区规划:两核三环三轴五区,打造重要商贸中心

范围的用地面积为31.28平方公里,北至外环线,东至滠水河东岸,南至中环线,西至外围环路。

人口规模:延续《2002版总规》确定的人口规模;规划至2020年,城区人口规模为24万人(幅值23-25万人)。 规划至2020年,前川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22平方公里以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为21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

明确的前川城区城市性质:武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武汉都市圈北部的综合性卫星城,武汉外围的重要商贸中心、旅游服务基地,区级政治文化中心。

两核三环三轴,五区多点

武汉黄陂前川城区规划:两核三环三轴五区,打造重要商贸中心

在前川城区构建“两核三轴,五区多点”的总体空间结构。 其中,“两核”是依托轨道站点百泰路站与黄陂广场站打造商务商贸服务中心、行政文化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双核心;“三环”是前川内环线,环线和外环线。

“三轴”为轨道交通前川线城市综合服务轴、木兰大道-新十公路产业综合发展轴和滠水河生态景观文化轴;“五区”为北部产业新城片区、新城综合服务片区、老城商贸居住片区、地铁小镇片区、鲁台居住生活片区;“多点”为各片区内的生活、产业综合服务节点。

产业结构与空间优化

在《2002版总规》确定的产业空间结构基础上,(1)促进工业用地布局由“三园”向“二园”转变,实现工业园区化、集聚化发展;促进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布局由“多轴”向“一轴多点”转变,实现区级商业服务业集聚带状发展的同时,保障各生产组团和生活组团配套服务邻里的、点状分布的商业空间。 (2)绿地系统优化 延续《2002版总规》明确的“一环、三廊”绿地系统,结合现状绿地

武汉黄陂前川城区规划:两核三环三轴五区,打造重要商贸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