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專注力?

家庭育兒小幫手

其實,與其說培養、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不如說保護孩子的專注力更好一些,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來看看專注力的定義:

所謂專注力,就是一個人,具有頑強堅韌的意志力,認識到任務的重要性後,就能夠抑制其他誘惑,專注於要完成的事情,這才是專注力。

可是意志力和理解力都與年齡有關,我們不可能要求很小的孩子就能夠具備“頭懸樑、錐刺骨”的強大意志,那怎麼辦呢?

其實還有一種注意,叫隨意後注意。是一種出於對任務的理解以及對任務本身的直接興趣產生的注意力。它出於對任務本身的興趣,所以既可以服從於任務的要求,又可以節省意志努力。研究表明,人們在這種注意狀態下,最能取得成效。這樣的注意力對完成長期、持續的任務是非常有幫助的。

事實上,孩子自出生起,對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完全不缺專注力。比如剛出生的時候吃奶,那是個多專注的狀態啊!而且,爸爸媽媽肯定有經驗,有時候你的孩子在玩玩具,你叫他吃飯,怎麼叫他都不理你,還在玩,這是為什麼?

因為那個玩具是他最喜歡的,是他的興趣所在,這就生命的特徵,無需培養。

只是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接觸的世界也越來越廣,當身邊充滿各種誘惑,或者說是干擾時,專注力難免下降。

再加上孩子對於有些活動本來就興趣不足,這樣的情況下,孩子自然表現出興意闌珊,心不在焉的樣子。

所以,與其說培養、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不如說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分享一些保護孩子專注力的做法吧。

保護孩子的專注力,得幫助孩子建立起

硬環境和軟環境

硬環境:
1、專屬於孩子的獨立空間。
2、空間裡的佈置不要有太多的刺激元

專屬空間:

現在很多孩子都有自己兒童房,即便沒有,那有個小帳篷,有個圍欄角落,是專門屬於孩子的,這也足夠了。在這個固定的熟悉的空間裡,家裡大人們聊天,有客人來玩,看個電視什麼的,小朋友都不容易受打擾,再加上這個空間是他專屬的,那孩子更有安全感,在這裡做著自己喜歡的有興趣的事情,很有助於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空間佈置

孩子的地方,當然少不了玩具。孩子從小到大,玩具越來越多,如果孩子還不愛收拾,弄的家裡很雜亂。房間雜亂、玩具太多,就形成了過多的刺激元,這也是造成孩子的分心的原因

。所以家裡還需要合理收納物品,為孩子營造簡單而易於專注的環境。

通常情況下,4 歲兒童能保持專注 3~5 分鐘,5 歲兒童在正確的教育下, 能保持專注 10 分鐘,6 歲兒童能保持 15 分鐘左右。

可是,孩子在做著他最感興趣的那件事情的時候,他慢慢漸入佳境,表現出忘我的專注狀態,比如有的孩子還不到3歲,畫畫也能畫上半個小時,遠遠超出他年齡應有的那3、5分鐘。如果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這樣的專注狀態能給予尊重,就是軟環境了。

要想給為孩子的專注力提供良好的軟環境,那下面幾件事,千萬要注意:

1、不分時機地打擾。

比如,在孩子專心玩耍的時候,跟在屁股後面不停地問“喝口水吧”“吃口香蕉吧”“歇會兒吧”“去上個廁所再玩兒吧”。

當然理解家長,照顧孩子的吃喝確實很重要,但請儘量安排好時間。因為,讓孩子“玩”好,也非常重要。

2、對孩子的重複活動缺乏耐心。

孩子們總喜歡“重複”做同一件事,比如把瓶蓋擰下來再蓋上,打開房門再關上,要求媽媽重複講同一個故事……孩子們玩得很投入,家長卻覺得很枯燥,不耐煩起來,希望孩子換個新的玩法。其實孩子重複一種活動的時候,說明他已經能夠相當程度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到一點上。這種狀態正好就是注意力集中。

3、你的預期高過了孩子現在的能力。

來看這幅圖:

小朋友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感到特別無聊,可能是這件事太簡單,任務難度落在了舒適區,做起來沒意思,自然不專注。

但如果小朋友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特別焦慮特別擔憂,那可能這件事情太難了,任務難度落在了焦慮區,孩子可能直接放棄,更不會專注了。

所以,注意給孩子佈置任務的難度,落在挑戰區裡的任務難度,最適合小朋友,他們做起來會更專注。


Carrie萌育兒研習社


專注力是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時的心理狀態。孩子專注力不好,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貌似對什麼都不是特別感興趣,不管什麼玩具都只能玩一小會兒,那麼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肯定是很短的。孩子之所以對所有的玩具都是泛泛的玩,體會不到玩具的樂趣,就是因為孩子的好奇心不夠。拿到一個玩具隨意擺弄幾下就不想要了,因為他沒有真正發現玩具有意思的地方。所以作為父母,我們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我們可以陪孩子一起玩玩具或者遊戲。在玩的過程中可以給孩子設置障礙,引導孩子一步步去探索,這樣孩子會更深入地去玩這些玩具。

2、一次只給一個玩具

現在的大部分家長都特別寵我們的孩子,因此總會給孩子買各種各樣的玩具,而且親戚朋友也會給孩子買各種玩具,所以基本每個家裡的玩具都堆成了一座小山。對於這些玩具,我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分類整理好收起來。當孩子想要玩玩具的時候,我們就只給他一個玩具,當他玩好了收起來了,我們再給他一個玩具。我們千萬不能把一堆玩具都給孩子,讓他隨便玩。否則他就會東摸一下西摸一下,什麼玩具都玩不好,而且注意力還很容易被分散,同時也會讓孩子養成不良習慣。

3、適當的進行注意力的訓練

(1)舒爾特方格

從網上或者淘寶上都能找到舒爾特方格,一般是從5✘5的格子開始,25個方格里面有被打亂順序的1-25個數字。可以有不同的玩法,例如你可以讓孩子按照從1-25的順序指出25個數字,也可以任意說一個數字去讓孩子指。當孩子的能力越來越好時,我們可以加大難度。

(2)找不同

之前有很多手機遊戲裡面都有找不同的項目,這是一個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遊戲。我們可以讓孩子去找兩幅差不多的圖片中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找到之後要求孩子能夠說出來。在完成這個遊戲的過程中,就會要求孩子很認真的去看,去找,這樣在無形中也鍛鍊了孩子的注意力。

(3)走迷宮

迷宮的遊戲相信很多小朋友都非常喜歡。密密麻麻的線路中,只有一條是可以通往終點的,要找到那條路,還是需要花一些心思的。小朋友在找路的過程中,會注意力一直都在迷宮上面,這也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才能完成。

(4)傳話

之前《跑男》裡面就有一個傳話的項目,當時一句話讓幾個不同的人去傳給下一個人,結果到最後就被傳的面目全非了。所以,我們如果要能很好的完成這個遊戲,就需要集中注意去聽,然後要能夠記住,再傳給下一個人。


娟說育兒

有沒有老師說你家孩子上課好認真、好乖,可是下課一問三不知。這就是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現,專注力又稱注意力,是指一個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者活動時得心理狀態,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方法有:

1、舒爾特方格法。例如以下圖片

在一張紙上寫滿數字,讓孩子圈出你指定的數字。孩子比較小的話,可以指定一個數字,讓他一行一行把這個數字從表格裡圈出來;假如孩子比較大的話可以增加難度,可以讓他找5後面的數字8和7後面的數字4,這樣孩子要一邊記住他要找的數字一邊還要好好想,想好了再去找。

2、聽覺訓練法。

例如:《我們來了》節目中提到的"山裡紅,十里香,我家住在東北黑龍江,咱們東北,賊拉拉地大,一色說的東北話,老少爺們聽我說,聽我嘮點東北嗑,悠車子,線板子,東北的主動叫上趕子,爐筒子,大餅子,東北的突然叫抽冷子,山胖頭,嘎牙子,東北的口水叫哈喇子,川丁子,麥穗子,東北的姑娘叫大妹子,小棚子,偏廈子,東北的土房叫馬架子,樹趟子,板杖子,東北的酒瓶叫酒棒子,鐵笊零,撈餃子,東北的水瓢叫水舀子,打糨子,鞋樣子,東北的突嚕叫反桄子,馬駒子,豬羔子,東北的燒炕叫攮灶子”聽完這段話,讓孩子回憶這段話裡邊“東北”兩字一共出現多少次。當然孩子小的話可以選擇一些簡單的,例如 一句話裡出現幾個”一”字之類的。

3、注意力穩定法。

準備一個籃球,然後地上畫個圈,讓孩子站在圈裡拍球10-20分鐘或者孩子站在圈以外,但是拍的籃球只能落在圈裡,也是持續10-20分鐘,這樣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就處於高度集中的狀態,有利於提高孩子注意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