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才是屬相更替時間,袁世凱把春節改到農曆元旦

今天是立春,丁酉年正月初七,星期五。

2017年2月3日23時34分01秒開始,我們將正式送走火猴,迎來火雞。

(也就是說在2017年2月3日23時33分59秒的都還是屬猴的)

紅紅火火,吉祥如意!反正還得接著火下去!

立春才是屬相更替時間,袁世凱把春節改到農曆元旦

“春節”古代全名為“立春節”,就是因立春而產生的節日。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即太陽到達黃經315°時。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立”是開始的意思,表示從立春這天起,屬相更替(不是今天的農曆元旦),時序就進入春季了。作為傳統的農業國家,古人相當重視立春,在這一天會舉行多種活動,逐漸形成了“春節”。

今天我們把農曆的正月初一(農曆元旦)定為春節,而立春變成了普通的節氣,屬相更替也被誤解在農曆元旦了。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先了解什麼的農曆。

農曆是一種(月亮,古代月亮又叫太陰)(太陽)合曆

既要遵循太陽的運行週期,以二十四節氣反映季節(太陽直射點的週年運動)的變化特徵。

又要遵循月亮的運行週期,平均一個月等於一個朔望月(月亮盈虧一輪的變化週期)。

同時設置閏月以使平均歷年為一個迴歸年(地球繞太陽一週為一個迴歸年)。

立春才是屬相更替時間,袁世凱把春節改到農曆元旦

我們今天所使用的農曆,是漢代在夏曆(夏朝所創的以月亮運行週期為準的陰曆)的基礎上改進的。

據司馬遷《史記》記載: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經司馬遷等人提議,漢武帝下令改定曆法,編修《漢歷》。元封七年,《漢歷》修成。這年五月,漢武帝改年號為“太初”,頒行《漢歷》,後世因此將漢武帝的《漢歷》稱為《太初曆》。

《太初曆》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規定一年等於365.2502日。其重大改變,是農曆把太陽和月亮的運行規則合為一體,並且作出了兩者對農業影響的總結。

立春才是屬相更替時間,袁世凱把春節改到農曆元旦

看到這裡,是不是有點糊塗呀?既然春節是立春,那我們現在為什麼在農曆元旦(正月初一)過春節呢?

事情是這樣的:

元旦,是新年的第一天,過去實際上是指陰曆正月初一,就是現在所說的春節。

從漢武帝正式確立,到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中國人一直是按這個曆法過春節的。

將元旦挪到陽曆1月1日,緣於中華民國改元。

立春才是屬相更替時間,袁世凱把春節改到農曆元旦

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在推翻滿清帝制、建立中華民國後,廢除所有舊制,在紀年方面則廢除了“年號制”,推行“公元制”。

公元制又稱公曆、(地球繞太陽公轉週期)、陽曆(太陽曆法)、西曆(西方曆法),是以西方耶穌降生為元年,公元前就是耶穌降生前,公元(後)就是耶穌降生後。

陽曆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中華民國正式建國的次日,即發出《改歷改元通電》:“各省都督鑑:中華民國改用陽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即黃帝出生之後的第4609年11月13日)……”

在孫中山這一通電後,中國流行兩千多年的元旦,由陰曆正月初一挪到了陽曆1月1日。

曆法從此改變。但此時春節還是在立春。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一月二十一日,時任內務總長的朱啟鈐致時任大總統的袁世凱《定四季節假呈》:“擬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端午為夏節,中秋為秋節,冬至為冬節……”

四季節假呈很快獲得袁世凱批准,因為“春節”移植給以前農曆正月初一,持續了兩千多年的立春節慶活動逐步消失,立春變身為普通的節氣

立春才是屬相更替時間,袁世凱把春節改到農曆元旦

有人怪袁世凱和朱啟鈐把中國重要的“春節”搞亂了。在《定四季節假呈》中說:“乘時布令,當循世界之大同,而通俗宜民,應從社會之習慣。”

既然“應從社會之習慣”,袁世凱為何不把元旦恢復農曆正月初一?因為袁世凱有顧忌。

如果袁世凱下令把元旦調回農曆正月初一,無異於否定革命,勢必遭革命黨人的抨擊。在政治敏感的當時,是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讓民間將原來的元旦當春節過,與孫中山的陽曆元旦“叫板”隱晦得多。

新的春節安排頒行後,民間很快流行起“過春節”,以前的“歲節”徹底變成了“年節”。

這裡要解釋一下,“歲”和“年”,在古代是有嚴格區別的:

從上一個冬至到下一個冬至,或從上一個立春到下一個立春,共365日,稱為“一歲”。因為立春為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故古人視立春為“歲始”。這時的春節,也因此被稱為“歲節”。

從上一個正月一日到下一個正月一日,平年354日,閏年384日,謂之“一年”。而元旦,則被稱為“年節”。

由於歷史上的元旦總是變來變去的

,夏朝的元旦在陰曆1月1日,商朝陰曆12月1日、周朝陰曆10月1日、秦朝陰曆10月1日,漢朝農曆1月1日,從民國至今,元旦是陽曆1月1日。所以自古以來,中國人就不太重視年節,又因為中國是個農業國家,立春有重要的提示春耕的含義,所以春節一直就比元旦重要。

古代春節從皇家到民間都要舉行多種活動,皇帝會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郊祀“迎春”,以祈求豐收。而民間會"祭祀春神勾芒神,鞭打春牛(可憐的牛,為耕牛掬一把同情的淚,人類過春節,它們捱打)”,以示春耕開始。春節打春牛風俗漢代已有,唐宋流行開來,一直到明清仍然盛行。

立春才是屬相更替時間,袁世凱把春節改到農曆元旦

那麼這些和12生肖的交替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12生肖的交替必須要在立春呢?

因為生肖是以天干地支為基礎的,本身是建立在中國農曆的基礎上的。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確定公曆元旦和農曆元旦(春節)都合法。

但“立春節”仍然是個遺留問題:

第一,古代立春的重農、勸農節氣功能,因“春節”的轉移而弱化。

第二,因不再有“歲節”,使以歲(立春)紀年和干支歷為基礎的生肖文化容易出現混亂。有些老百姓還是以春節為屬性更替的時間標準,其實現在的春節已經不是古代的立春了。

舉個例子:

2016年農曆猴年是“無春年”,其實不是猴年無春,是因為猴年的立春在上一年就到了。嚴格按照古代春分為屬相更替日,其實我們以為還在羊年,其實已經是在猴年了。

立春才是屬相更替時間,袁世凱把春節改到農曆元旦

2015年是金羊年


迴歸年的長度為365.2422天,這就是相鄰兩個立春節氣之間的時間間隔。公曆年平均長度是365.2425天,與迴歸年相差無幾,所以立春在公曆年中的日期基本固定,絕大多數年份為2月4日,個別年份為2月3日或2月5日


而農曆年是365.2502天,還要考慮月亮週期,設置的閏月的年份比單純參照太陽週期的公曆要多的多。

農曆無閏月的年份為353至355天,比迴歸年少11天左右;有閏月的年份為383天至385天,比迴歸年多19天左右。於是立春在農曆年中的位置呈現出4種情況:在年初;在年末;年初年末兩頭春;全年無立春日。

立春才是屬相更替時間,袁世凱把春節改到農曆元旦


農曆有閏月的年份(每19年中有7年),因年長長於迴歸年,故年初年末都有立春日即“兩頭春”;無閏月的年份(每19年中有12年),因年長短於迴歸年,“無春年”最多,剩下的立春日在年初和在年末的大約各佔一半。這種規律以19年為週期,循環往復,個別年份稍有出入。

在本世紀的100年中,兩頭春的年份有37次,無春的年份有37次,年初立春的年份有12次,年末立春的年份有14次。

全世界都在用耶穌紀念的公曆,所以為了方便現代社會生活,我們把公曆元旦當作公曆年的變更。

而農曆元旦是過春節已經約定俗成,不過屬相更替還應參照春分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