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汝窯作為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窯之首,一直受到世人和藏家的高度關注,民間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件”之說,美術大師李苦禪先生曾寫下名言:“天下博物館,無汝者,難稱盡善盡美也”。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汝州地區在北宋時期燒青釉瓷的窯口有很多,但無明確的文字記載。隨著傳世汝窯瓷器越來越受到世人的親睞,後世對汝窯窯址的尋找也一直在不斷進行。進入20世紀,最早調查窯址的是日本人原田玄訥,1930年代即到河南臨汝進入實地調查,1937年尾嶼洵盛根據原田玄訥實地調查汝、鈞窯址的材料及大量中、英、日文資料,認為汝、鈞為同一類,南宋(金)時汝窯衰落,鈞窯日漸興盛。1950年北京故宮博物院陶瓷專家陳萬里先生曾對臨汝縣嚴和店、陶墓溝、劉莊、岡窯、大峪店東溝、葉溝、黃窯及寶豐縣大營青龍寺和魯山縣段店作過調查,回去後撰寫了《汝窯之我見》一文,未找到汝窯窯址。1956年洛陽專署文管會調查了嚴和店棗園兩處窯址;1958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隊又對嚴和店、軋花溝、大堰頭、棗園、陶墓溝、陳溝、東溝、黃窯、龍王廟溝9處窯址調查,併發掘了大堰頭窯址的窯基;1964年北京故宮博物院馮先銘等4人再次複查了臨汝縣的11處瓷窯遺址和禹縣的神垕劉家門、劉家溝、苗家門、上白峪幾處瓷窯,均未找到汝窯窯址及汝瓷標片,那段時期葉喆民、馮先銘等專家對寶豐進行了專門考察,仍未發現“典型”的汝窯瓷片。文革後的1977年,葉喆民再次對寶豐進行考察,在清涼寺河溝中發現大量瓷片堆積層,其中尋找到一片至關重要的“典型汝窯”瓷片,從此開始呼籲清涼寺就是要找的汝窯窯址。但此後近10年間,大量陶瓷工作者在沿清涼寺到魯山段店之間進行挖掘、考察,10多公里範圍內竟發現有數十座窯址,均無任何汝瓷收穫。雖然沒找到傳說中的汝窯,但也確定了一批重點窯址,如臨汝窯、嚴和店窯、宜陽錦屏山窯、新安城關窯、禹州鈞臺窯、魯山段店窯、內鄉大窯店窯、寶豐清涼寺窯、許昌五樓村窯、安陽善應窯等,他們的工藝十分講究,各有特色,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汝窯青瓷的生產規模和技術水平。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時間到了1986年前後,此時的中國正處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改革開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很快,發展的壓力已落到地方政府頭上,各種方式都用來振興經濟。河南是當時經濟發展最快、最活躍的省份,挖掘歷史文化、振興旅遊業成為當時熱門話題,汝州地區的汝窯,自然成為炙手可熱的寶貝,誰要把它捧到手,誰就是抱回了一個金元寶。在這種背景之下,汝州地區各區、縣、鄉40多處有古瓷窯的地方都聞風而動,爭先恐後地挖遺址、找遺存、請專家......各種故事,真真假假層出不窮。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河南省平頂山市寶豐縣清涼寺村位置及汝窯挖掘現場

在眾多的“線索”、“故事”中,1986年的一條貌似不經意的、來自民間的“線索”脫穎而出,打破了學術界爭論和各地搶遺的膠著狀態。寶豐縣當地陶瓷廠工人王留現聽說附近村民無意中挖出一件瓷器,趕去查看,原來是一隻盤子(洗),這個盤子有著奇怪的釉色,王當即拿出600塊錢買下盤子,並拿到上海博物館與館藏汝窯對照鑑別,之後上海博物館勸說王留現將該盤子捐獻國家。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王留現發現的北宋汝窯青釉洗 上海博物館藏

1987年5月,上海博物館依據他們在清涼寺採集到的、同傳世汝窯器完全相同的46塊碎瓷片,和王留現捐獻的汝瓷洗,首次向世人宣佈了要找的汝窯窯址就在今天的寶豐縣清涼寺村,引起轟動。但此後的10年中,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寶豐縣清涼寺村進行持續挖掘,挖掘出大量可修復的瓷片,但這些瓷片仍不是“典型汝窯”瓷片,也沒有找到核心窯區、窯室,收穫甚微。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清涼寺出土的瓷器、墊圈、火照(火照和插座疑為假造)

1998年,考古隊再次到現場開始挖掘。“碰巧”此時,清涼寺一個村民也在家挖地窖,挖出了一些瓷片,報告了考古隊,考古隊在村子的便道和院內進行了試探性挖掘,在不到70平方米的區域內,挖掘出數千片天青釉汝窯碎片,可以復原的器物20餘件,瓷片堆積層厚達10釐米且全部是天青釉瓷片,瓷片性質單一純正,同時還有匣缽、支釘、墊圈、試火片(火照)等燒製工具出土。考古隊欣喜若狂,苦苦尋找終於“有”了結果,當地政府更是欣喜萬分,“桃子”終於摘到了!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清涼寺汝窯挖掘圖

2000年6月,經過搬遷村民和大規模挖掘,汝窯的燒造區終於與世見面,共發掘窯爐15座、作坊2座、澄泥池2個、釉料坑2個,探定面積為15萬平方米,幾乎囊括了整個清涼寺村,發掘出來的瓷片,無論釉色、器形和燒造方式均能和館藏汝窯相對應。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清涼寺汝窯出土的瓷片

但此時,另外一種聲音和做法,卻讓人無法接受,那就是將清涼寺汝窯定性為“官窯”,十分牽強、根據不足,至少定性過早。原因有二:一是根據前面的分析,北宋到底存不存在“官窯”還是個未知數;二是故宮以及上海博物館,還有其他各博物館的傳世汝窯藏品,因大多來自各朝各代的民間,而且無銘文佐證,無法證明這些汝窯瓷器就是屬於北宋官窯,即使窯址遺存和這些藏品比對一致,且確定出自寶豐清涼寺窯,也無法確定清涼寺窯就是北宋官窯。所以我對以下碑牌中的“官”字持懷疑態度,認為多此一舉,沒有必要硬要自我標榜為“官窯”。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還有一種質疑,是平頂山市寶豐縣不屬於汝州市轄,怎麼會是汝窯遺址?這是沒有問題的,古代的汝州,以臨汝縣為中心,轄區就包括了現在的寶豐縣清涼寺。下圖最上的紅圈是臨汝縣(古代汝州府所在地,有眾多的瓷窯,但水平一般),第二個紅圈是現在的汝州市府,如今的汝窯博物館設在此,第三個紅圈是寶豐縣清涼寺窯所在地,第四個紅圈是平頂山市府,下轄寶豐縣。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就在清涼寺被確定傳世汝瓷窯址之後,在廣袤的古汝州大地上,上演了一幕幕發現“北宋汝瓷”、“北宋官窯瓷”的“好戲”,比如魯山段店窯、文廟窯、嚴和店窯、大峪店窯、張公巷窯、唐溝東窯、唐溝南窯、東溝窯、禹州劉莊窯等等,都相繼宣稱發現了一些比清涼寺窯更符合傳世汝窯特徵的瓷器,云云。但這些所謂的發現有的被“專家”批駁,有的還有待於進一步求證,尚無法形成體系,俺這裡就不去一一羅列了。說不定,隨著考古探索研究的不斷深入,還有更多、更精確的發現也未可知。

中國瓷器的巔峰——汝窯(4):汝窯窯址到底在哪裡?

張公巷窯出土的汝窯青瓷殘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