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連城的“奇葩”瓷器——窯變釉

窯變釉,顧名思義,是器物在燒成過程中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釉色效果。由於窯中含有多種呈色元素,經氧化或還原作用,瓷器在出窯後可能呈現出意外的釉色效果。因由窯變釉出現出於偶然,形態特別,人們又不知其原理,只知於窯內焙燒過程變化而得,故稱之為“窯變釉”,俗語有“窯變無雙”,就是指窯變釉的變化莫測,獨一無二。陶瓷的燒造既是人工,又系天然,故而“窯變”釉色成為了清代官窯的一大特色。

價值連城的“奇葩”瓷器——窯變釉

清雍正 窯變釉大鳩耳銜環尊

此清雍正窯變釉鳩耳銜環尊,造型優美典雅至極,器身不加雕鏤,除肩頸處弦紋鳩耳銜環外,別無裝點,唯以釉色取勝。其窯變釉肥厚潤澤,寶光晶瑩,藏品徵集zizibaobao729呈色異常美妙,蒼褐者沉穩如地,青藍者幽寒如水,豔紅者熾烈如火,其交錯融流之狀,如風動雲霞,變換旖旎。摶泥幻化,而能呈四大五行之妙相,觀致意趣無窮,可謂巧奪天工。尊形體碩大,造型古雅,釉色精妙絕倫。敞口、束頸、垂肩,肩周有一圈弦紋,兩側鳩耳銜環,鼓腹圈足,線條流暢優美,器形穩重大方。

成交價: RMB  10,350,000

價值連城的“奇葩”瓷器——窯變釉

清乾隆 窯變釉蓮蓬口七孔瓶

本品瓶口作蓮蓬狀,口面平整,鏤五圓孔中央四方規矩排列,當為插花之便。撇口,束頸,溜肩,圓鼓腹微垂,圈足外撇,頸部及肩部分別飾數道凸起弦紋,使瓶體更添韻律動感,足底著意摹仿鈞窯,覆以醬色混灰白亮釉,陰刻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此種篆法為典型的乾隆早期款識寫法,當為唐英督陶所燒庨,極為罕有。整器造型獨特,線條優美,端莊秀麗。幹隆時期,制藝造器一改雍朝的雋秀,造型融康朝的渾厚與雍朝的端雅,於渾雅之間,追求一種極具膨脹性的豐滿,此器造型即為此中經典。縱觀全器,隱現的弦紋飾凹凸起伏,釉層厚薄由之產生變化,從而使釉面呈現深淺濃淡的色階與層次,效果富於立體感,既少青花之蒼雅雄渾,又無粉彩之佚麗炫目,而是恬靜含蓄,素雅怡人,別具一番風韻。

成交價: RMB  8,050,000

價值連城的“奇葩”瓷器——窯變釉

清雍正 窯變釉如意耳弦紋尊

本品古樸大方,線條起伏多變,瓶口外撇,頸部貼附如意形雙耳,為其造型增添秀美之姿。通體色澤有如紅寶石之妍麗,頸部紅、藍二彩斑斕交融,釉中諸色渾融交錯,迷離迤邐,動感強烈,富於韻味,尤其泛出的數片綠色斑痕,如孔雀翎羽一般,璀璨奪目,妙不可言。底釉斑駁自然, “雍正年制”篆書方章刻款工整清晰,可為雍正御窯佳制。

成交價: RMB  5,577,500

價值連城的“奇葩”瓷器——窯變釉

清雍正 窯變釉貫耳方壺

此方壺造型化裁自上古青銅壺,造型方正,唇口外凸,頸部設方貫耳一對,方耳倭角,圓藏於方。溜肩角度極大,鼓腹外張,其下漸收,大開大合,氣勢殊為不凡。釉色紅中閃紫, “月白”與“天青”交融於口沿四周,前後垂及腹前,兩側流至足端,洋洋灑灑更具磊落之態,似有“睡餘柳花墮,目眩山櫻然”的意趣。片紋細碎,如冰裂、如魚子,若隱若現,玩味無窮。底足內刻“大清雍正年制”篆書款,施醬色釉,綴以青白斑塊,更具古意。清雍正時期,造辦處所轄各種器皿作坊及景德鎮御窯廠紛紛將古代器物作為創作藍本。在瓷器製作上,追求宋瓷釉色,並具有“禮器”樣式的宮廷陳設瓷日益增多。以仿周和仿漢貫耳圓壺、雙耳圓尊為多,方形貫耳方壺的數量相對稀少,本品所施仿鈞釉,釉色變化玄妙,形制氣勢奪人,韻味高古挺拔,體現出雍正朝制器與審美的獨到。

隨著人們對窯變釉認識的深入,窯變的缺陷美也逐漸得到人們的喜愛,窯火給釉面造成的缺陷,看久後反而讓人回味無窮,甚至有了“娃娃面”、“美人記”之類的美稱。窯變釉又因其形態極美,或如燦爛雲霞,或如春花秋雲,或如大海怒濤,或如萬馬奔騰,因而被視為藝術瓷釉為人們所欣賞。如宋代河南禹縣鈞窯生產的銅紅窯變,可謂變化莫測,鬼斧神工。到了清代,尤其是清雍正、乾隆時期,窯變已被視為一種祥瑞,甚至作為著名色釉而專門生產。

在五彩繽紛的顏色釉中,窯變釉瓷器顯得十分獨特和奇妙。近年來,窯變釉在市場上的價格也開始逐漸上漲,有關專家認為,隨著單色釉瓷器逐漸被藏家所看重,窯變釉這種獨特的單色釉瓷也具有極大的收藏投資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