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PEG不是一个准确的估值工具?

为什么PEG不是一个准确的估值工具?

对于大部分成长股投资者而言,PEG是一个再熟悉不过的相对估值指标了,当然大多数时候使用该指标是为了给成长股的高估值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今天看到微博上某一大V在聊PEG的指标,想到挖优狗网站上就有堪称史上最全的各种PEG,因此就花点儿时间谈谈对PEG的看法。

为什么PEG不是一个准确的估值工具?

PEG的计算公式很简单,即PEG=PE/(G*100),其中PE为市盈率,G为公司净利润增速。如果某上市公司的PE=50倍,净利润年增速G=50%,则PEG=PE/(G*100)=1。通常,投资者认为PEG=1是一个临界点,当PEG>1为高估,PEG<1为低估。

很多人喜欢用PEG作为估值工具,主要是因为简单方便。但是,从来没有人深入探讨这样做有没有道理,是不是准确。使用一个估值工具,就一定要清楚这个工具的内在原理与局限性。PEG的原理其实还是现金流折现变成一个系数,其局限性就在于不准确。

本质上股票就是一种“股权债券”,因此为了说明PEG的不准确,我们先用债券作例子,这也是许多经典教材中探讨估值模型时的做法。

假设我用的折现率为15%(且保持不变),现在有一个永久债券每年付给我1块钱利息直到永远,我要用多少钱买这个债券呢?学过基本财务知识的人都能轻松算出:债券价值=1/15% =6.67。换句话说,对我而言这个永续债券的价值就是6.67元。注意,该永续债券的利息是永远不变的,因此增长率G为0%。

让我们假想一个例子:某股票每年每股净利润均为1块钱(且可以全部作为红利发放给股东),其增长为零,那么我们应该为这样的股票支付多少钱呢?按照PEG估值,市盈率比盈利增速应为1左右。但由于其增速为零,因此市盈率也应该接近零,换句话说按照PEG估值,该公司的价值是0。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这只股票就跟债券一样,如果我的折现率仍然是15%,这个股票和前面的永久债券一样,价值6.67元。这时,PE=6.67,而考虑到G=0%,因此合理价值下的PEG为无穷大。

所以,PEG只能作为一个非常粗糙的估值工具。PEG更适合作为一个定性估值工具而不是定量估值工具。当PEG小于1时,股票很有可能是价格合理的。但是,如果PEG大于1,股票也不能说是高估的,这跟公司的折现率和盈利增长速度的区间都有关系。当然,最准确的定量估值方式还是挖优狗网站(wayougou.com)所采用的RIM模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