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詩經裡流來的白河,你可知她的的前世今生?

有這麼一條河,她在詩經裡流淌,在雎鳩的“關關”聲中,流出了中國詩歌史上的開篇之作《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稔讀這古典文學現實主義名篇,忍不住想探究一下這條流淌著純美愛情的河流,遍稽群籍,尋尋覓覓,竟隱隱發現了這條河的朦朧倩影,她在文化裡流淌幾千年的河,如今還在流淌,流淌在在古老的南陽盆地,她就是白河。

白河如一彎臂膀,把古老的南陽擁入懷中,用那半城清澈碧綠的白河水滋養著南陽人民。夜晚,站在河邊,看對岸的城市火樹銀花,花團錦簇,藏藍色的天幕上,滿眼的漢唐星光,便覺得自己站在了南陽的歷史深處,耳畔天風浩蕩,白河流水湯湯,心底就流出了許多情愫。

從詩經裡流來的白河,你可知她的的前世今生?

白河夜景

白河是南陽人的母親河。她用那流淌著跳躍著明快的音符和獨特的南方神韻,成就了南陽人溫婉的性格和聰慧。南陽城存在已有幾千年,這座城市的居民踏著民謠,和著波聲,對著白河來來去去,悲歡離合,櫛風沐雨,生死白頭;為真情傷,為衣食憂,為時局困,為豐收喜,為添丁悅;早作夕息,晝耕夜誦,琴歌酒賦,婚喪嫁娶,蓋樓起屋。坊間人情映照在河上,興衰之事隨嫋然炊煙,便凝成了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神情氣韻。帶著屬於這個地域的血脈氣韻,子民們與城彼此唇齒,城與河平靜相依,上百代人嵌在歷史的遞進秩序中,度過了幾千個急急的流年,頑強地演繹生命的悲壯。所以,南陽人熱愛白河,視白河為母親河。這條母親河有著她哺育下的子民一樣的特點,恬靜、低調、而內斂。在朦朧氤氳之氣裡,內斂如睡蓮,不動聲色卻魅力無限。讓人忍俊不住想探究她的前世今生。

有人說白河原名濟水,我查遍了典籍也沒找到,連《水經注》裡也沒有記載,可能是淹沒在曾經的“四瀆”之一的那個濟水盛名中了。唯有《中山經》“中次十一經”有點蛛絲馬跡:“湍水出焉,東流注於濟。”可是一個叫郭璞的老學究說:錯了,是注入清。又一位叫郝懿行的老學究說:你也錯了,是注入淯。兩位儘管有分歧,但都說錯了,那就是錯了,錯了也好。那個“四瀆”之一的濟水是短命的,她曾經演繹了歷史的輝煌,卻被黃河吞併,成為一條消逝的大河,唯留一溪濟水看歲月更迭,世事滄桑,既悲壯且傷心。白河長存,權當一開始就叫淯水吧,從《山海經》裡可以找到她,說明先秦時代她已被稱為淯水了。古代“淯”通“育”,如《宙合》說:“天淯陽,無計量;地化生,無法崖。”這“天淯陽”講的天以陽氣育生萬物。我們南陽古稱“淯陽”,竟暗合了宇宙天地上下古今之道。到了晉代,晉文帝司馬昱即位,為避名諱改稱為白水,到了宋代因河水碧清、灘大沙白,故正式改稱為白河,一直沿用至今。無論叫那個名字,考究起來都覺得很美,叫淯水,感覺就是南陽城博愛的母親,叫白水,感覺就是南陽城溫婉的戀人,這條河與南陽城的關係何等親密,頗有“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意味。

從詩經裡流來的白河,你可知她的的前世今生?

白河上的白帆

白河屬長江流域,為漢水主要支流。但源出何處,又眾說紛紜:《山海經》說淯水出自攻離山;《水經注》說淯水出酈縣北攻離山;《括地誌》說淯水出熊耳山;《郡志》說淯水出嵩縣雙雞嶺;新野霞霧溪村黑龍廟一通古碑上說白河起源於蒿山雙雞嶺。清朝初年,顧祖禹所撰《讀史方輿紀要》曰:“雙雞,蓋攻離之訛也。”很有道理,咱就尊重他老人家意見。古攻離山(又名支離山)在哪裡?欒川縣冷水鎮駱駝山就是古代的攻離山,那裡確實有一條淯河,只是她倔強地扭身向西流入了老鸛河從西峽進丹江了。是古人之誤,還是淯水改道?滄海桑田的變遷真是很難考證。倒是我從衛星地圖上溯源尋找,發源於嵩縣白雲山玉皇頂東麓更像那回事兒。淯水經嵩縣、南召、方城、宛城區、臥龍區、新野至湖北襄樊的陶崗北與唐河匯流,注入漢水總長三百多公里。白河在南陽市屬最大河流,也是南陽重要的水路交通線,甚至可以說是古南陽的經濟命脈。

古時白河一年四季通航,十噸以上的大船可直達南陽港、石橋港,小一點的木船甚至可到達南召縣的白土崗。據清朝咸豐年間記載,白河航運的船隻約三千隻,似乎比現在南陽的公交車還要多。每年四月到十月的豐水期利行舟楫,白河船行如梭,桅杆林立,號子激越此起彼落,帆船往來絡繹不絕,碼頭上更是舟車輳輻,人蔗浩繁。北方毛皮山貨由此南運,南方的木材、瓷器、茶、糧、布匹、食鹽等雜貨經宛北輸,當然,還有鄧官營的蘿蔔,石橋的姜,南陽鐵器響噹噹,白河溜的姑娘不用相。所謂“水陸雲集之所,南舟北車,從此分歧”。南陽往下水量大增,帆楫更盛,可直下湖北,順漢水入長江,直達武漢、南京。。這樣一個交通“換乘”處,自然使得文化、習俗、餐食在這裡表現為自由和融合,變得搖曳多姿,分外燦爛,經濟當然也就繁榮了。

從詩經裡流來的白河,你可知她的的前世今生?

白河上的碼頭

白河也會出現桀驁不馴的時候。她流域面積大,特別是上游山區地形複雜,雨水較多。加上河道寬淺多灘,河床不穩定,白河河道流量懸殊,夏秋多雨,常遭洪澇。據記載,歷史上白河曾發生5次改道性變遷。第一次是元大德七年(1304年)新野縣崗頭決口奪潦河成為現在的白河;第二次是明隆慶四年(1570年)由崗頭遷西;第三、四次是1749年及1954年瓦店決口。洶湧的洪流衝破了新野附近堤岸,如脫韁的馬群咆哮奔湧著,奪取潦河形成今天的白河河道(新河道),暴雨致使沿河兩岸溝滿河溢,不少村鎮房倒屋塌,禾田淹沒,原白河的重要水陸碼頭瓦店鎮被沖毀遷移。原舊河道東經沙堰鎮,南折至縣城東北五里許,復折而西,始於湍水合。白河故道逐漸被歲月湮塞、磨平,只剩下一線蒼翠昭示著“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變遷。

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是激情燃燒的歲月,是火熱近乎瘋狂的年代。全國水利工程遍地開花。戰天鬥地的南陽革命群眾也沒有閒著,1958年南召縣皇路店鎮鴨河入白河的交匯口處,紅旗招展,號子震天,鴨河口大壩工程開始建設,1959年大壩合龍,1960年攔洪蓄水。隨後幾年,沿白河先後於大圪坦頭、朱灣、廟坡等處攔河引水,修建躍進二、三、四三條大型灌渠。1966年將躍進二、三渠合併,命名為“鴨河口水庫白桐乾渠”,設計灌溉面積6萬餘公頃,並在沿岸修建機電灌站20餘座, 1970年開灌,成為我省最大的自然流灌區,全國十大灌區之一,效益範圍北起伏牛山東端南麓,南至豫鄂交界處,南北長約100公里,東西寬約30公里,總面積約2400平方公里,灌溉35個鄉鎮。鴨河口灌區也是我省重要的商品糧棉生產基地之一。

從詩經裡流來的白河,你可知她的的前世今生?

上岸的船工

鴨河口水庫建設之後,灌溉了土地,養殖了魚蝦,開發了電力,洪水得到了控制。可事物都有兩面性,鴨河水庫也是,攔河造壩的同時,卻乾涸了下游河谷,淤積了航道,斷了水運,南陽白河航運遂告終止。原來因水勢泱泱而形成的五個港口也就壽終正寢了,原來的穿梭船隻就像僵死的泥鰍反扣在岸邊,航運成了一個傳說,讓我們憑弔一下這幾個白河港口碼頭吧。

一是南陽港。位於古宛城東南白河岸。明清之際,港區有琉璃橋、永慶門、大寨門、小寨門固定碼頭4個。翻看縣誌,1929年前後,岸上有船行6家。新中國成立後,南陽航運管理處即設在臨白河的小東關,南陽解放初期,白河上大小船隻還有500餘隻,運送軍糧,為支援前線做出了貢獻。二是石橋港。位於原南陽縣石橋鎮。距南陽航程38公里。為水陸碼頭。清末時岸上有船行一家。1935年許南路改道盆窯過白河,石橋港即失去作用。三是瓦店港。瓦店緊依白河,漢稱小長安,元設林水驛。古來水陸交通發達,商業繁榮。民國期間有承營船運的船行三家,號為“興閤家”。建國初,常有數百隻木船停泊於瓦店碼頭,往返於南陽至襄陽及老河口之間。瓦店北的三十里屯,南邊的界中也曾是船泊碼頭。建國初曾設置省內河航運管理局瓦店中心站,60年代後期港口荒廢。四是新野港。是新野縣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港口無固定的建築設施,港務繁忙時常修築臨時性碼頭,往往是前修後廢難以持久。後河流斷航,碼頭荒廢。五是新甸港。位於新野縣新甸鋪。因其位居白河下游,水位較好,碼頭穩固。明清之際常有漢口、襄樊等地的富商大賈到此坐莊採購,促進了該港的繁榮。1946年以前,港中常停泊木船數百,甚至多達千隻。鎮上有船行3家。新中國建立後,港口水運亦相當繁榮,1964年以後廢置。當然,在白河沿岸還形成了多處渡口。比較著名的古渡口有瓜裡津、南關、校場等渡口,此處就不在一一訴說。

從詩經裡流來的白河,你可知她的的前世今生?

八十現代的白河穿城而過

平心而論,白河上興建的水利工程對發展農業灌溉功不可沒,使南陽農業五穀豐登,人民從中受益匪淺。再者,公路鐵路交通的迅猛發展,勢必對水運形成衝擊。然而,還是有許多人對白河掛懷不忘。懷念那時的藍天白雲、檣帆水鳥,懷念漁家女銀鈴般的笑聲,懷念竹篙上成串的珍珠、星月童話,懷念背靠獨山、腳蹬白河的踏實,懷念《清明上河圖》般的屋宇林立、市井繁華,車轔轔、馬蕭蕭,販夫走卒引車賣漿,達官顯貴流連不歸的繁華。

從詩經裡流來的白河,你可知她的的前世今生?

現在白河美如畫

好在,我們建成了白河溼地公園,成為南陽中心城區一道亮麗的旅遊風景線。蔓延三十餘里的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堤、林、路、島、橋、水相互協調,相映成趣,亭臺水榭和綠樹花叢,相互輝映,形成了具有獨具特色的自然生態系統。如今,鳥瞰南陽白河一帶,南水北調大運河、白河國家城市溼地公園,和獨山玉礦山國家森林公園在南陽市中心城區形成了獨特的“雙龍戲珠,山水環繞”綠色環保的生態大格局。曾經以華麗身姿震撼世界的南陽城,李白詩中的“白水真人居,萬商羅鄽闤。高樓對紫陌,甲第連青山”的南陽城又以更加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

儘管還有人說,白河是豢養的金絲雀,人工痕跡夠濃,缺乏自然之美。但畢竟她有華美的羽毛,婉轉的啼鳴。站在白河岸邊,倒也賞心悅目。有了白河,南陽人心中就有了底氣:水韻嬌媚、文脈綿長、景色優美、環境宜居,綠城水城,大美南陽,這些溢美之詞,說出去就不覺得牙磣;有底氣,就不怕風大閃舌頭!

從詩經裡流來的白河,你可知她的的前世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