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到底能變得有多牛?

油燃自得

成都就是一個發展中城市,沒有一線城市牛,但是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圖片來源網絡


成都近年來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2017年1.38萬億的GDP總量也讓許多兄弟城市為之側目。當然形成這一“定勢”除了國家四川省給出的財政支持和優惠政策,還有自己的“造血功能”。

成都目前大力發展電子軟件信息產業,預計在2020年建成生態圈,打造“數字經濟”,側重對於互聯網信息技術,引進多家互聯網公司,對於城市便捷性提升,而成都的軟件產業目前更是後來居上。
圖片來源網絡


同時依託國家眾多產業研究中心,對東部新城和南拓地區加大投入對“高端裝備”“航空器材”“能源汽車”“生物科技”等“國之核心產業”進行升級打造。

成都另一方面注重提升人居環境,對於“一心”龍泉山森林公園、依託空間“龍門山”對於“西控”地區的溫江、郫都等地合理規劃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既要經濟發展也要綠色環保,打造成都中央的綠色屏障。
圖片來源網絡

最後就是成都交通打造西南地區綜合性樞紐,把地鐵建設推向高潮,完善各區域地鐵出行,同時以天府廣場為中心,“環路”發展提高各區域聯繫和暢達性,以及對於東南西北火車站的改造提升,大力發展“西南高鐵”樞紐,讓西部與東部、北部、南部城市的交流方便快捷。同時開放自貿區、中央商務區,增強西南地區航空物流樞紐。
圖片來源網絡

成都目前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主,努力打造提升宜居田園城市和世界可持續發展城市,任重道遠,現在沒有多牛,只有迎頭趕上發展時機,才能走的更遠。


圖片來源網絡

我是大內密探達康,歡迎關注轉發留言!

大內密探達康

站穩國家中心城市的位置,核心在城市功能,關鍵靠產業支撐。在昨日的產業發展大會上,成都提出,要抓住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重大機遇,改革組織經濟工作方式,著眼城市長遠目標和戰略全局,從成渝戰略互動中找準提升城市首位度、擴大城市輻射力的切入點,以增強“五中心一樞紐”功能為目標,加快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持續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

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脊樑,二產業佔比是否突破50%是評判一個城市工業化是否充分發育的重要標誌。產業發展大會提出,建設西部經濟中心,必須以先進製造業為牽引,加快工業化進程,力爭到2022年製造業規模突破2萬億元,先進製造業佔工業比重達50%以上,建成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城市。那麼成都將如何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會上提出,成都將加快構建產業體系。重點支持電子信息、汽車製造、食品飲料、裝備製造、生物醫藥五大支柱產業提升能級,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分工。還將大力支持航空航天、軌道交通、節能環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優勢產業領先發展、規模發展,加快形成經濟增長的新支撐。將緊盯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發展前沿,超前佈局人工智能、精準醫療、虛擬現實、傳感控制、增材製造等未來產業,搶佔行業發展制高點。目前,“成都造”總體還處於產業鏈和價值鏈中低端環節,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 比重僅為15%,缺少全球全國知名品牌。成都加快提升產業層次,將堅持“創新驅動標準引領、品牌發展、質量為先”,推動產業向中高端邁進,新增一批千億級產業集群,增強在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競爭力。還將鼓勵支持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加快產品更新換代,延長產業生命週期。有序推動佔用要素資源較多的企業建立總部,把生產基地逐漸向潛在市場轉移,為高端製造業發展騰出資源空間。成都還將加快推進產業跨界融合。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不斷深入,產業“裂變—跨界—融合”趨勢日益明顯,不同產業、不同行業相互滲透、相互交叉,深刻改變了產業組織方式和產業形態。成都將研究政策支持企業專業化分工和服務性外包,鼓勵引導有條件的企業“裂變”專業優勢、延伸產業鏈條,推進製造業向服務化製造、平臺化經營和個性化服務方向轉型,實現產業功能互補、多維協同、跨界服務、融合發展。

成都中心城區擴大!郫都新都溫江龍泉……也是中心城了

傳統意義上的成都中心城區,主要是指五城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加高新區,現在這個格局即將被打破。今日上午舉行的“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透露,我市決定打破圈層結構,將中心城區範圍擴大至原一二圈層的11個行政區加高新區、天府新區,形成“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的空間層次。這意味著,郫都、新都、龍泉驛、雙流、溫江等原屬二圈層的行政區也屬於成都中心城區了。

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決定重塑城市經濟地理,從優化城市空間開局起步,推動城市發展戰略調整。著眼城市產業發展戰略目標,優化城市產業空間佈局。產業過度集中必然導致人口過度聚集。據測算,到2030年全市經濟總量將達3.8萬億、人口規模也將突破2200萬人的承載極限,如果仍然延續粗放型產業佈局,必然加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

為此,市委提出構建“雙核聯動、多中心支撐”網絡化功能體系,實施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十字方針”,著力構建以龍泉山脈為中心,南北雙向拓延、東西兩側發展的戰略空間佈局,推動成都進入“雙城”時代。著眼城市均衡發展和外溢能力提升,優化中心城區佈局。

為提升城市整體運行效率和綜合價值,市委遵循城市發展規律,按照城鄉規劃法優化城鄉空間佈局,決定打破圈層結構,將中心城區範圍擴大至原一二圈層的11個行政區加高新區、天府新區,形成“中心城區+郊區新城”的空間層次,進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區非核心功能,促進資源要素高效流動,提高中心城區的外溢效率和輻射能力,帶動全域均衡協同發展。

2022年成都22個區(市)縣實現軌道交通全覆蓋

從今年起未來三年內,我市每年將新增2000臺新能源電動公交車。昨日,市公交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昌乾透露,目前正在趕製樣車,60臺樣車預計8月底會到位。

據瞭解,該集團正通過大數據,打造智能調度平臺。該平臺最大的特色是關注乘客的時間點,即從什麼時間上車,數據生成後可與地鐵對接,作為公交車到站後接駁地鐵的時間標準。

“比如地鐵快到站了,有些地鐵站點外寬敞的,公交可以多停一會兒,特別是早晚高峰,乘客一出站點就可以坐上公交車。”他認為,這可以讓市民感受到“軌道交通+地面公交+共享單車”縝密、零換乘的完整供給鏈條,切身感受到作為成都市民在公共交通基礎設施配套上的滿意度。

對於中心城區的範圍拓展到原二圈層的區域,王昌乾透露,接下來將研究在更大範圍內如何鋪開公交線網,讓更多市民享受到便捷的公共交通。

產業發展大會上還透露,成都將堅持以重大功能設施引導城市產業佈局,推動優勢資源優質企業向城市功能區和產業新城集聚。

成都將強化軌道交通引領城市發展格局。大力實施軌道交通加速成網計劃,到2022年地鐵運營里程600公里,實現22個區(市)縣軌道交通全覆蓋,基本形成半小時軌道交通通勤圈;到2045年全市軌道運營里程2450公里,線網密度達到東京水平。

強化高快速路網建設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結合全市產業佈局調整,不斷優化市域高快速路網規劃,到2022年形成“五環三繞”高快速路網格局,總里程達到2700公里,構建“東進”區域“5縱14橫”高快速路網體系,形成市域1小時交通圈、成都平原經濟區2小時交通圈。

強化公共服務配套建設。按照“先公建後產業”原則,圍繞產業新城發展方向、功能定位、總體規模,有側重地配套商務辦公、展覽交流、技能培訓等公共服務設施,科學精準配套水、電、氣、通訊等基礎設施。


XD男孩

成都已經是次一線城市了。中國正在崛起,成都也隨之變更牛。

但成都能否超越北上廣?難,可能要做千年老5-10,因為成都在牛的同時其他城市也在牛。

這是中國比較牛的幾座城市:


看地理位置:成都地理位置不算多好,離海很遠,導致貿易只能是通過鐵路或者天空進行。但好處是能消化內陸相鄰國家的貿易,比如:巴基斯坦


贏裝網

再牛B還是坐落地球,搬外太空更牛B,哈哈


分享圈變

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的,從成都這幾年的發展和以往的歷史來看,而且以往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天府之國。

他的藍圖只有你想不到。

PS:老貓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