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美尔真的参与暗杀希特勒了吗?

张进娣

埃尔温·隆美尔,德国陆军元帅,与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并成为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

隆美尔的作战方式以及多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使得隆美尔在二战将领中有非常高的知名度,更是被很多军事迷推崇为“纳粹战神”

隆美尔因为卷入了密谋推翻希特勒的计划中,隆美尔被迫于在1944年10月14日服毒自尽,时年52岁。但是他的真正死因至今仍是个谜,尤其是他是否参加了刺杀希特勒的密谋,始终有不同说法。

隆美尔曾是希特勒的亲密战友和坚定的支持者,在二战初期曾担任希特勒的卫队长,而隆美尔统帅的第七装甲师也是希特勒专门为他组建的,隆美尔的师长职务也是空降过去的,可见希特勒对他的信任和喜爱。

隆美尔为什么会卷入谋杀希特勒的“720事件”呢?

1943年德军在东线战场连遭失败,面对盟军的攻击,希特勒严令部队固守,增加了很多无谓的伤亡。隆美尔曾和希特勒面谈,请求希特勒放弃北非战场,但是希特勒的固执与独断断送了北非战场的德军,27万人成了俘虏。或许从这时起,隆美尔对希特勒产生了一丝不满情绪。

1944年2月,反对希特勒的,时任斯图加特市长的卡尔.施特罗林曾于隆美尔有过接触。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隆美尔恳请希特勒结束西线战争,再次被希特勒拒绝,此时的隆美尔或许真的有些心灰意冷了。

综合以上,我们无法确定隆美尔到底有没有参与刺杀希特勒,但是在我看来,他应该是知情者,但是他并没有将这个企图通报他的元首,或许隆美尔还保持了默认的态度

隆美尔死后,盟军大肆宣传隆美尔刺杀元首的壮举,一时间让隆美尔成为了对抗希特勒的英雄。


一点点历史

答案是否定的,隆美尔时任驻法国的“B”集团军群总司令,手下可以直接指挥的部队多达两个集团军(9个军)和一个直属军,以及在“非洲军团”时的老部队第21装甲师,几乎占纳粹德军主力在西线的半数,以隆美尔在部队中的巨大威望,如果他确实参与了暗杀希特勒的“720”事件,一定会起兵造反,至少是拥兵自保。

断不会等在德国本土家里,乖乖的束手就擒。

(电影“隆美尔”剧照)



“720”炸弹炸响的当天,驻巴黎的国防军根据“元首已死”的消息,以及密谋集团的命令,逮捕了所有1200名党卫队和盖世太保军官,结果当希特勒健在的迅息被传达后,这批军官立即得到释放,他们反过来开始逮捕在法国的密谋集团成员,这种拖泥带水的行事方式根本不是隆美尔的风格。

密谋集团的指导思想,是暗杀希特勒后攫取政权,与英美媾和,共同对付苏联。而在“720”时间段前后,隆美尔满脑子都是如何调兵遣将把盟军赶下海去 ,也正是在赶往前线的路上遭到盟军飞机轰炸而重伤,事实上,登陆诺曼底的盟军部队一开始推进是非常困难的。如果隆美尔卷入了密谋集团,这个时刻一定会与盟军联络谈判,至少是在前线“放水”以表态,然而这些都没有发生。

事必有因,隆美尔如果确实参加了暗杀希特勒的阴谋,目的是什么?追求的结果是什么?这些目标都没有在隆美尔麾下部队的军事行动当中体现出来,与假设是无法因果印证的。



作为国防军高级将领,隆美尔很有“普鲁士军官团”的荣耀感,1944年6月10日,党卫军第4装甲掷弹兵团在法国制造“奥拉杜尔”大屠杀,隆美尔代表国防军予以公开谴责。如果隆美尔已经参与了密谋集团,那么他的举动就是愚蠢至极的自我暴露,显然,这位司令官是问心无愧的,所以敢公开谴责希特勒的嫡系亲卫队。

也正是因为隆美尔强烈的军人荣誉感,他才不会去参与暗杀希特勒,因为他曾经宣誓效忠元首,那是他的最高统帅。

(隆美尔的参谋长斯派达尔中将)

尽管由于政治理念不和,隆美尔已经失宠,但是对于一路提拔自己的希特勒,实际上隆美尔仍然有感激和抱有幻想,仍然试图指挥所部顶住盟军对西欧的入侵,再通过劝谏希特勒为德国争得一个最好的结果 ,这种面对面的直言劝谏不止一次,每次都惹得希特勒大发雷霆。

如果隆美尔已经决心除去这个纳粹狂人,上述举动岂非吃饱了撑的?搞死了算球。


度度狼gg


虽然没有参与,但也知道一些情况。尽管不同意暗杀,但也对自己的元首产生了不满。实际希特勒对隆美尔已是很宽大的处理了,让其自杀,还给举行了国葬,家人仍然享受一切待遇。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杀人摸头,能这样做的话,可以想象这是多么宽大了!


川峰恋佳

隆知情者是起码的,但我觉得不单单是知情者。后来迪特里希回忆,隆曾经问过他一些奇怪的问题,如“特殊时刻还会听他命令吗?”。还有除非“反叛人员”故意乱咬,一般没有过硬的证据,想随便逮捕一个元帅(或者说让一个元帅认罪自杀),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正因为隆的身份和声誉,最后以自杀对双方都有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