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說完了閩南和閩北,接著來說說閩西。閩西指的是龍巖及三明兩地市的部分轄區,主要包括上杭,永定,連城,武平,長汀,清流,寧化,明溪八客家縣。因為閩西是福建省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所以這裡也有許多特色的客家菜。下面就一起來看看,閩西都有哪些好吃的東西:

閩西八大幹

說到閩西小吃,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八大幹了。閩西八大幹包括:長汀豆腐乾、連城地瓜幹、武平豬膽幹、上杭蘿蔔乾、永定菜乾、明溪肉脯幹、寧化老鼠幹、清流筍乾。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在此之中,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豆腐乾啦,可以說是百吃不厭,時不時就託龍巖的朋友給我寄。至於老鼠幹,我到現在還沒有勇氣嘗試,不過在閩西當地,幾乎人人都把吃老鼠幹當做一種享受。所以感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一試。

泡鴨爪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龍巖永定下洋泡鴨爪簡直是吃過就忘不了的美食。它的口感微酸偏辣,香脆爽口,很適合大眾休閒聚餐,目前已成為一些大城市賓館、酒店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佳餚,是一種娛樂、休閒、酒宴、居家旅遊必備的好食品。

龍巖鹹酥花生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雖然花生在全國各地都很常見,不過龍巖的花生依然廣受大眾的歡迎。龍巖市新羅區盛產花生,尤其是加工鹹酥花生。鹹酥花生以酥、脆、香而聞名,色澤美觀、皮薄易剝、粒大肉滿。

米漿餜

米漿餜是漳平市的傳統風味小吃,由於它可逐層剝離,形似糕點,故又稱千層糕。米漿餜的製作講究一定的技巧,主要有原料、配料、時間、火候四個要素,先將精選的優質大米浸透(二小時左右),磨成米漿,在米漿中加入適量的食鹽、油、油蔥和少許食用鹼拌勻。待火勢燒旺後,將米漿均勻倒入墊有白布的蒸籠蒸熟。蒸熟一層後,再添上一層等量的米漿,可蒸至二十幾層。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蒸好一盤的米漿餜約需三小時。爐火的火候也要把握恰當。這樣蒸好的米漿層次分明,可逐層剝離。食時切成小方塊,蘸以蒜蓉醋、辣醬、滷汁等,別有情趣且不覺膩。米漿餜風味獨特,如今已成為漳平賓館、酒店設宴待客不可或缺的一道特色菜。

黃粄

黃粄又名黃米粿,是客家人尤其是不少長汀農村每逢盛大節日必備的傳統美食,一般用來供奉神靈、贈送親朋好友。黃色體現喜慶富有,色香味是其他粄類食品無法替代的。因此,才有它幾百年來的美譽。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黃粄製作的主要原料是禾米和黃粄樹枝。禾米是米中特有的品種,吃起來有種獨特的香味,因產量很少,一年一稻。所以要吃上正宗的黃粄並不容易。黃粄的製作方法頗有講究。首先要選上好的黃粄樹枝燒成灰,將禾米洗淨。然後,把這種樹枝灰用乾淨的布包好放在桶中用水泡,製成浸米用的灰水。同時加入黃枝子調色用,用禾米(黃粄專用米)放在樹枝灰水中浸泡數小時淘淨。然後把它放在鍋裡煮成米飯(俗稱飯甑飯)後取出,隨後加入灰水並不斷進行攪拌均勻,再放回鍋裡把米飯煮透。最後將蒸好的飯糰放在臼中舂上十幾二十分鐘。

武平簸箕粄

簸箕粄其實就是港式腸粉,在閩南地區叫粿條,都是用大米磨漿入籠蒸出半透明的米粉片,只是吃法有所不同而已。武平人所以叫它簸箕粄,緣於當年蒸出的米粉皮是攤在簸箕上晾涼的緣故。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長年出遠門的當地客家人一回到家鄉總不會忘記先到攤點、小吃店吃上幾盤,就像武漢人愛吃熱乾麵,都是寄託濃郁鄉情的食品。在閩西武平的簸箕粄是隻開早市做早點供應的,清晨,人們成群結隊趕去,堂吃或打包,以小店為中心,組成了一幅武平特有的晨景,這大概是寧靜的小城最為熱鬧的一刻,別具一種古樸的風情。

釀豆腐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閩西地區有多種做豆腐的方法,除了豆腐乾之外,釀豆腐也是我很喜歡的一道閩西美食。這道菜的做法並不複雜,先將水豆腐切成火柴盒大小的豆腐塊炸成黃色,再將半肥半瘦豬肉剁碎摻入魚肉“吊膠”做成“肉餡”。將“肉餡”“釀”入小塊油炸豆腐內,並盛於瓦煲之內加火,燜熟,再加進醬油、蔥花等配料。吃起來十分可口。若用白豆腐(不炸)釀豆腐,其味也相當不錯。

龍巖清湯粉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清湯粉是福建龍巖傳統的地方小吃。清湯粉主要有兩種配菜法,一是韭菜豆芽式,即在主料粉中加入韭菜豆芽,配上肉類;另一類則是青菜式,用燙熟的應時節蔬菜搭配。清湯粉是以鍋中滾水燙熟的龍巖米粉為主料,配以添加了特製調料新鮮豬骨湯,再依個人喜好鋪上各種可口的佐料製成。經典的佐料品種有牛渣、鹹肉、肉皮等等,若可能時還可搭配些時令蔬菜。雖然製作過程簡單,但是口味堪稱絕。

長汀麒麟脫胎

這道菜的名字聽起來很厲害有木有!其實,“麒麟”就是乳狗,而“胎”即豬肚。豬肚內包乳狗,吃的時候切開豬肚, “麒麟”就“脫胎”了。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當然,這道菜還不只是簡單的豬肚包乳狗,而是在豬肚內逐層填入小狗和烏雞、白鴿、麻雀、野山參等食材。怎麼感覺像俄羅斯套娃啊~因為“麒麟脫胎”的烹調工序是極為繁瑣複雜的,在時間就是金錢的當今,已經少有人會耗費半天的時間去烹製一道菜餚了,因此,此菜並不被大眾所瞭解。不過據說在清朝末年汀郡總鎮肖芝美興辦慶壽筵宴時,曾把“麒麟脫胎”列為首菜。

苧(zhù)葉粄

在客家有一首歌謠:“洋蟻子(蝴蝶)葉葉飛,阿母做粄女兒歸;大板拿給阿阿(姐姐)歸,小粄留來逗老娣(弟弟)”,這裡說的粄,指的是客家的苧葉粄。過去逢節期,出嫁女兒去了孃家,回家時總要帶回苧葉粄。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浸含著悠久的文化。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苧葉粄一年四季均可製作,尤以春夏兩季為佳。製作方法是摘取新鮮雛嫩苧葉,和適量粳米、糯米和井水於石臼搗爛、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團,然後把粄團捏成小塊,放在蒸籠中蒸熟。也可以油炸,油炸後金黃酥脆,清香甘潤,別有風味。

燒魚白

所謂“燒”,其實是當地“炸”的俗稱。上杭縣位於閩西汀江之畔,盛產魚,河鮮常年可取,“燒魚白”就是這就地取材的一種。它以汀江出產的鮮魚為原料,與豬肉混合後剁成肉末,隨後以豬網油裹起,先蒸後炸。因為色白如雪,故此菜又稱“魚白”。

舌尖上的福建(四):閩西客家小吃集錦

燒魚白呈橢圓片狀,皮黃裡白,質地柔糯,富有彈性。味道醇香甜,細嚼食趣無窮,是當地獨具特色的風味名菜。當地人每逢春節或嫁娶,這道市井味十足的小菜便是當仁不讓的座上嘉賓。

OK,以上這些閩西特色小吃,你吃過哪些呢?如果你有機會到閩西地區旅遊,千萬不要錯過它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