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应该得到怎样的评价呢?

手机用户1956318

民办教师出现在上个世纪50年代,是解放后为了农村扫盲,弥补农村公办教师的不足而聘请的代课教师。



当时的民办教师门槛很低,只要有初中或高中文凭都可以胜任民办教师,他们扎根在农村最艰苦的地方,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撑起了农村教育半边天。他们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民办教师待遇很低,当初是挣工分,后来逐渐有了一点工资补贴,和公办教师相比,差距很大。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了很多中师生,逐渐替代了民办教师工作。


上个世纪90年代,国家大力解决民办教师遗留问题,符合条件的转,考进入公办教师队伍,不合符条件的被辞退。还有一部分转正无望的以民办教师身份退休。

2001年后,民办教师解决完毕,但由于各地政策差异,至今还有一些问题存在。

用8个字评价那些曾经奋战在广阔天地的民办教师:民族脊梁,教育功臣!


胡杨传说

对于原民办教师来说,增加养老金基数,并增发基础养老金更直接!但正确的评论,也许能抚慰一下他们的心!!

能不能这么作一“评论”呢?

原民办教师是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中小学特别农村小学教育的主力军。几十年来,广大原民办教师在艰苦的条件下,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以苦为乐,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在农村“”普九”、“扫盲”教育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重轻的作用。



原民办教师具有蜡烛精神,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原民办教师,就没有中国基础教育的今天。

原民办教师是中国农村教育的脊梁!


提神只为自己


农村中小学里的民办教师跟农村的“赤脚医生”一样都是我国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

由于那时公办教师严重缺员,农村人口进入建国以来的高峰期,国家又大力兴办教育,民办教师便应运而生了。

当时学校的“老三届”毕业生,由于历史的原因,没能参加高考,大多充实到民办教师队伍中来了。他们中好多人后来凭着不错的考试成绩转为正式教师。也有因其他各种原因中途脱离教师队伍。


总之,这一批当时的农村文化人,加入到民办教师队伍中,为农村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耗费了青春和心血。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教师队伍的花名册上,应该有他们每个人一号。人民不会忘记他们,国家也不会忘记他们。

对于没有转成正式的中途离岗的民办教师,前不久国家已经落实了相关政策,按照从教年限,每年每月发给三十元左右不等(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的养老费用。估计以后还会增长。祝福这些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古稀之年的民办教师们健康长寿!都有个幸福的晚年!



赤橙黄绿青蓝紫518

上个世纪70~90年代,为了弥补师资的奇缺,出现了民办教师这个特殊群体,10元左右的工资,无私的奉献,直到90年代,为了提高师资水平,一部分民师转为公办,其余一大批无条件地回家,一分补贴也没有。几十年过去了,这些被辞的民师过着贫困生活,如今都愈花甲,老无所依,全靠儿女,令人同情!国家没有忘记他们,给他们微薄的补助,民师们感谢啊!感谢之余,杯水车薪,国家能加大补助力度,从生活上医疗上多补助他们,让他们心灵得以慰藉!





无奈125387125

农村中的民办教师,是60年代初至80年代初,这一特殊年代产生的一一种特殊事物。


当时,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较快,几乎大一点的村庄,村村小学➕初中。甚至不少的地方还办起了高中。所以,原有的公办教师严重短缺,加之师范院校停办数年后,新教师補充乏人。

这一批人比较复杂,但多数是初中老三届和高中的老三届(66年、67年、68年毕业的初高中毕业生)。这一部分人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普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部分在尔后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函授学习,取得了大专以上学历。像我们原平86年前正式备案,并在职的民办教师,已经全部转正。(全市仅留两名因违犯计划生育政策未转正)。



现在所留的民办教师,一种是86年以后录用,当时在职的教师;另一种是86年前曾经是民办教师,中途因种种原因离开教师队伍的。这两部分人中,不乏曾经是教育战线的中坚。所以,在国家经济状况好转的今天,应该根据其教令长短,贡献大小给予养老補贴。


李彬文

以前在我们上学的时候,学校的民办教师很多的,他们挣得是最少的工资,而工作量却与正式教师是一样多得而有的甚至还超过了公办教师,后来民办教师经过考试,学习都慢慢的转成了正式教师,也有少数考试没考上的慢慢的就被淘汰出教师队伍了。

这些民办教师做出的贡献太大了,先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出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所以说民办教师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还好,国家后来的一些政策,使得大部分的民办教师转正了。使得他们这一生的辛苦没有白费。终于成为公家正式教师。

浅薄看法,如有意见欢迎指导


大海水长流

民办教师,在农村的基础教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尽管他们没有学历,知识水平也不高,但教授了农村一届又一届的中小学生。



我上小学时,学校里基本都是民办教师。他们朴实、善良,用他们不多的知识教育这些农村孩子。那会儿国家还没实行义务教育,每年要交几元钱的学杂费。然而,有个孩子家里非常困难,几元钱的学费也交不起。几个老师就一人出一点,替这个孩子交学费,使这个孩子顺利上完小学。



我公公是民办教师出身,后来转的正。他是教民族音乐的,有很多学生跟他学音乐,但他只收很少的钱。他总说,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都不容易。在这个物欲横飞的时代,他一直保持着朴实的本性,过着清贫的日子。



如今,我老家已经没有民办教师了,以前的民办教师也都给转正了,现在也已经全部退休了。但我们不应忘记他们,不应忘记他们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做出的贡献。


红茶丝语

对民办教师的评价很简单——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其实,现在关注民办教师的重点不在评价问题上,而在如何解决民办教师的待遇和养老问题上。就是全社会对民办教师评价的有多么好,帽子戴的有多高,都不能解决民办教师的实际生活困难!所以,全社会要淡化对民办教师的评价问题,要把民办教师的“待遇低、养老难”的问题剖开说一说,看如何又快又好地解决掉,好让民办教师有尊严地生活着。这才是最重要的!


凡事都要务实,切莫务虚!有句成语叫做“徒有虚名”,这句成语的意思就是说“虚名都是徒劳”的,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与其我们现在把民办教师的贡献吹上天,不如我们现在积极想办法解决民办教师所遇到的困难。毕竟“虚名”是不可以当饭吃的!你说是不是?


智者人生

过去的民办教师在那艰:苦的条件下为国家培养人才那时的老师一个老师带两三个班每天要往返十四里路晚上点着煤油灯备课备到十一点多八正睡觉非常艰辛比起现在的老师累多啦l希望政厨也要多问青海省和广洲省学习也要按国办发1997(32;号文件去指行比较合理!因为这群丿

.


李淑贤638

我上小学时,除了校长是公派教师,其他的几位老师都是民教,他们为教育事业奉献了青春,可如今他们生活困苦,无人问津,他们如同抗战时期的游击队员,只知道守护校园,没有编制,没有名分,没有养老,没有医疗保险,他们内心的渴盼有谁知道,世界这么大,却没人看见民教的苦难,希望大家走近民教的生活,听听他们的心声,其实他们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