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引导高职院校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盖晓东

高等职业学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基地。如何把动机端正、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吸收到党的队伍中来,是新时代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提出入党申请的学生中,有不少入党动机不够端正。

对一所高职学校的调查数据显示:25.43%的学生选择“坚持对理想信念的认同和追求”,22.68%的学生选择“接受党的教育,提高自我价值”,11.01%的学生选择“拥护党的领导,为社会多作贡献”;有8.89%的学生认为“入党是找到好工作的筹码和资本,有助于实现个人的需要”,14.09%的学生入党动机是“为了借此突出自我、满足虚荣心”;还有4.47%的学生入党动机是“来自父母亲友的期望和要求”,3.43%的学生是“因为周围同学想入党,所以也跟风式申请入党”。学生的入党动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党组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不够深入和细致,党课学习形式单一,无法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二是就业竞争压力大,致使不少学生申请入党是为将来就业增加一个砝码。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会附加“党员优先”的条件,这无形中就会刺激处在就业竞争中的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就业目标,把入党作为找到好工作的先决条件,并会通过各种方式争取达成目标。

端正入党动机是成为合格共产党员的前提条件,在校学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高校的党务工作者要积极开展工作,教育、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

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上升到“教育的根本任务”的战略高度。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在当前国际和国内复杂形势的历史条件下,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使在校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在国内外复杂的政治形势中辨明方向,坚定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态度端正入党动机,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注重形式多样的教育方式。加强党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需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党的知识教育。除课堂教育之外,还要因势利导地增加网络课堂、情景模拟、校园平台、微视频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学校可以在西柏坡、井冈山等红色教育基地开设实地教学课,多安排学生近距离接触基层实际,引起他们对各类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理性思考,以达到拓宽视野认清形势,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真正感受党民同心的伟大力量,实现内化于心、知行合一的教育目的。

严把党员入口关及对入党学生的继续管理。严把党员入口关是提高学生党员素质的基础环节,要对申请入党的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通过家长、老师、同学、档案等多角度对申请对象的日常表现进行了解,不仅要注重考察学习成绩,更要注重考察其思想道德水平。对于已经发展为预备党员的学生,要进行继续教育和管理,防止出现意志松懈、不严格要求自己的现象。学校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如组织学生党员经常性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建立日常考核机制,健全对学生党员的监督管理;学生党员应佩戴党徽,亮明身份,自觉接受师生监督;在校园里可以设置学生党员服务岗,通过优秀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学生中产生向优秀党员看齐的激励示范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