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老一廠紫砂壺”

“老一廠壺”主要是指1977年到1997年期間由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第一車間生產的較高檔的商品紫砂壺,在當時這些壺多用於出口創匯。

雖然老一廠生產的壺屬於商品壺,但因為它是目前歷史上唯一的官方生產經營紫砂茶具的工廠,所以也可以默認為紫砂壺的官窯。

什麼是“老一廠紫砂壺”

或許此處會有茶友疑惑,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不是建於1955年嗎?那1955到1977年間的壺不算一廠壺嗎?

確實,那時一廠也有產壺,但圈內有更細緻的劃分——1966年到1977年間的壺,被統稱為“文革壺”,而1966年之前的稱為“文革前壺”。因為文革前生產量很小且多是名家壺,而文革中生產主要以日用器皿為主,製作的紫砂壺也以大壺為主,符合當時革命的大生產集體協作的特徵。所以一般不歸入今天說的老一廠壺。

什麼是“老一廠紫砂壺”

宜興紫砂工藝廠資料:

江蘇省宜興紫砂工藝廠共有五個生產車間,但是隻有一車間是從經營開始便專門生產較高檔紫砂壺的,其他車間則負責生產日常用品,如花盆、藥罐等。即使1985年後因紫砂壺需求量增大,其他車間開始製作紫砂壺,其他車間的產品也只是中低大宗檔。

什麼是“老一廠紫砂壺”

老一廠壺的泥料全部是來自宜興的四號井。泥料正宗沒得說,而且品質也確實是空前而絕後的好。

說是“空前絕後”,這話絕對沒有言過其實——在此前,雖然明清、民國時候就流行紫砂壺泡茶,當時泥料也絕對是地道的宜興紫砂泥。可是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紫砂泥礦的開採依靠的是人工挖掘,所以礦料以地表為主。

什麼是“老一廠紫砂壺”

而建國後,開始採用機械挖掘,泥礦最深的在地下800多米,泥質更為優質。同時練泥技術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純淨度,使成品壺品質更優。老一廠壺正趕上了這段黃金時期。

什麼是“老一廠紫砂壺”

在此後,2000年,由於黃龍山4號紫泥礦井愈挖愈深,危險度太高,之後又因水患將整個礦井淹沒,所以已經封閉禁採。雖然有當年在四號井開採的泥料有少量在大師手裡留存了下來,但量很少。

到如今,挖掘的大部分紫砂泥礦都已經擴散到宜興周邊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