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周易》坤解為“地”只說對了一半

乾為天,坤為地。此為千古一論,從《周易折中》看,《坤》卦卦辭解析共收錄十六家之多。大致一樣,坤為地,為順;牝馬為陰。但用“四位一體解易法”判斷,真正的含義完全不是這樣,“坤”其實是周文王提出來的現階段的戰略思想。

《坤》卦卦辭:“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按照“ ”,要從四個方面即時代性、卦象規則、造字法、主觀能動性進行分析:

把《周易》坤解為“地”只說對了一半

一、文王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周國沒有了首領,革命事業處於停滯狀態;從另一個方面看,此時天下大亂,眾諸侯不服商王統治,唯周國馬首是瞻,而沒有文王主持大局,列國只能各行其是。

二、卦象六爻全陰,沒有陽爻統領,只有八卦“地”的概念。

三、“坤”字土申構造。土指八卦之地;申為敬神。《說文》:“申,神也。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從臼,自持也。”敬畏神靈之意。坤就是神靈賜予土地和萬物。所以說“土”的定義只說了“坤”的字義的一半。

四、從文王的角度講,現在天下大亂,群龍無首,周國應該看好自己的門,幹好自己的事,守住上天賜予的這片國土。這就是“坤”的含義。元指國家,凡有“元”字的卦辭都與國家大計有關。亨有語法功能,是我們亨(參閱 )。完整句式為:(我們)坤元亨。就是“在沒有首領的情況下(卦象),我們的任務是保守住上天賜給的這片國土。”

把《周易》坤解為“地”只說對了一半

再分析卦辭的後面部分:“利牝馬之貞”。為什麼要寫“牝馬”?牝為雌,牡為雄。牝馬的習性是自己在固有的領域活動,如果向遠處遷徙,必須有牡馬領頭,牝馬跟隨。寫牝馬而沒有牡馬,就是指不外行,守好自己的領地。利牝馬之貞,有利於像牝馬的習性一樣去做。

說到這一層意猶未盡,如果萬一出現了牡馬怎麼辦?這也是文王擔心的,所以寫了“利……貞”之詞,意在強調要固守牝馬的策略。“利貞”二字不是隨便寫的。假如另一個國家舉起反商大旗(即牡馬),號召天下群雄,周國是跟隨還是不跟隨?那就視而不見,不跟隨,就是這句話的言外之意。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君子是有身份的人士,非智者。攸:所。有攸往:有所往,有目標的前往。是指萬一出現了非要出去不可的情況。

先,走在前面,衝鋒陷陣。迷,是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先迷,如果聽從別人指揮我們走在前面,就迷失了個人的發展方向。後,走在停停,落在後面。後得,在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多看少做,保存實力,才會最終有所得。說明商王朝勢力強大,是難以戰勝的敵人。而我們在統一行動中喪失了自己的主動權,得不償失。

主,《說文解字》:“燈中火主也。”燈火之意,黑暗中有燈火才能看清楚。主利,現在是亂世,別人皆暗我獨明,看清楚形勢再行動對自己才有利。這句話講要是必須跟隨別人的話,一定要看清利害關係,按照個人的主見去做。

把《周易》坤解為“地”只說對了一半

“西南得朋,東北喪朋。”朋和友是兩個概念,朋是自己的下屬或跟隨自己的友邦,友是平等地位、關係密切的人。西南和東北是周地與殷商之間的方位,或者是周地西南方和東北方的鄰國。西南方的是可靠的友鄰,東北方的有可能變成敵國。喪朋,失去了朋友就變成了敵人。文王意思是自己被商紂王囚禁後,過去的鄰國會發生觀念上的變化,西南方的可靠,東北方的要警惕。

“安,貞吉。”最後是“總之”的意思。“安”是居家不動,不貿然出擊。“貞”是指示性代詞(參閱 ),代指坤,是說按照坤的思想做才會吉。“安”的目的是守住上天賜給我們的土地。“吉”是隻有這樣做才是對的,才是最好的策略。

今譯:我們要守護住上天賜給我們的這片疆土,才能保證國家強盛。有利於象牝馬一樣在領域內隨己意而行。不得已而出去時,衝鋒在前就會迷失了我們的本義,走在最後才會有所得,保持清醒的頭腦才有利於自己。在西南之地會得到友邦的支持,而在東北方原來這個友邦就不可靠了。總之,安居家中,守住自己的疆土才是上策。

把《周易》坤解為“地”只說對了一半

爻辭還有更多的政治謀略,本文暫不分析。用“四位一體”的方法解卦辭,每字必解,主題統一,表裡無遺,把文王的高度智慧演繹的淋漓盡致。如果你不瞭解“四位一體解易法”,可加關注,查閱楊吉德的相關文章。

附錄傅佩榮先生《坤》卦卦辭的譯文,以作對比:

坤卦。開始。通達,適宜像母馬那樣的正固。君子有所前往時,領先而走會迷路,隨後而走會找到主人。有利於在西南方得到朋友,並在東北方喪失朋友。安於正固就會吉祥。(傅佩榮譯解《易經》第20頁,東方出版社2017年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