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持续高涨,有钱不一定能买到油!

近阶段油价的涨势喜人,本周一(5月21日)美原油期货在经历了一个礼拜的高位盘整后,大涨1.71%,续创2014年末以来新高,今天亚市早盘仍保持小幅上涨。

油价持续高涨,有钱不一定能买到油!

油价如此强势是因为美国与伊朗的“火药味”渐浓,市场担心美国制裁将影响第三大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的产量,另外中东地缘局势的紧张气氛也令石油供给平添变数。

在美国宣布单边退出伊核全面协议后,接踵而来的就是重启对伊朗的制裁,目前事情有了新的进展。周一美国对伊朗下了最后通牒,要求其放弃核计划并从叙利亚内战中抽身,否则将面临历史上最严厉的经济制裁。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对伊朗施于高压态度,他表示,除非看到伊朗政策发生切实变化,否则国家和人民将成为政权选择的牺牲品,美国政府会让那些违反禁令在伊朗做生意的公司担责。同时,他还警告称,如果伊朗重新进行铀浓缩,那么美国将做好充分准备予以应对。

此次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一定程度也是叙利亚事件的延续,蓬佩奥的讲话中暗指伊朗通过支持叙利亚、黎巴嫩及也门等国家的武装组织,来达成在中东进行扩张的野心。据悉,伊朗首都德黑兰曾派出部队帮助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内战上取得上风。

油价持续高涨,有钱不一定能买到油!

这是致使美国不满的另一个原因,也就是说这次美国想以经济制裁(主要以石油出口为主)为筹码来最终达成伊朗弃核以及遏制其在中东区日益扩大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但可惜的是,现在看来恐吓威胁并不奏效。

在蓬佩奥发表讲话后,伊朗立刻驳斥了美国的诉求,当地高管认为美国已经干预了其政治结构。借用总统鲁哈尼的原话就是“你以为你是谁,能替伊朗和全世界做决定?”伊朗方面的态度非常明确,他们不接受美国人给他们做出的任何决定,各国都是独立平等的,将继续维持我行我素的处事风格。

伊朗和美国水火不容的状态让人联想起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并推翻时任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当然事情绝没有到如此糟糕的地步,但地缘局势的紧张无疑给伊朗石油的产量蒙上了一层阴影。

根据过去的经验,在2012-2016年美国制裁伊朗时,伊朗的石油出口量下滑了约100万桶/日,在伊朗签署核协议后,2016年初制裁被解除。2016年三季度,OPEC和俄罗斯等国签署原油联合限产协议,为争取伊朗加入,其他产油国同意伊朗继续增产到被制裁前的水平,所以伊朗目前的石油出口量大约在250万桶/日,这次会不会重蹈覆辙还需时间验证,但市场确实在提前走这个预期,反应在油价的飙涨。

如果伊朗事件继续发酵,有理由相信油价年内破百的情况并非不存在。原油作为所有工业产业的原材料,其价格的上涨必定会直接或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物价提升通胀。

用智慧引领航运,第一航运物流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