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傳美團和滴滴今年也要去香港上市 其中有什麼內幕?

企業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每個壟斷企業都是靠解決一個獨一無二的問題獲得壟斷地位;而企業失敗的原因卻相同:它們都無法逃脫競爭。

——彼得·蒂爾

毋庸置疑,2018年將是中國互聯網公司的上市年,不過,美國不再熱門,港交所成了香餑餑。

一、傳小米7月正式上市

坤鵬論:傳美團和滴滴今年也要去香港上市 其中有什麼內幕?

前一段時間,坤鵬論曾聊過小米將於6月在香港IPO上市,不過,最近傳來消息說,時間點可能會向後拖到7月9日,7月16日以後發行CDR。

原因很可能是尋找基石投資者的時間長於預期了。

很多老鐵會問,什麼叫基石投資?坤鵬論在這裡大致做個普及。

引入基石投資的最大目的是,給市場帶去信心,從而保證上市後的股價。

基石投資就是上市公司在IPO前,找到一個或多個投資者,提前簽訂認購協議,以IPO價格(當然,簽訂協議的時候還未上市,所以價格是未知的,但一般會有約定的價格範圍)認購一定數量的股票。

看到這裡大家也就明白了,基石投資者相當於給投資者,特別是散戶投資者做個榜樣,增強大家的信心,言外之意就是,你們看,這些大佬在沒有上市前就買了我們的股票,你們還猶豫彷徨個啥?!趕緊沖沖衝!

在香港,基石投資制度大概是在2005年開始的。

可能大家會問,這些基石投資者憑什麼提前買入股票,如果漲了還好說,萬一一上市就跌跌跌不停呢?那不是砸手裡了?

搞金融和投資的從來不是傻子,首先他們約定的股票價格一般是有折扣的,其次,上市公司與基石投資者之間可能存在“購回機制”。

上市公司一般會提供回購承諾,雙方在IPO前達成股票價格協議,如果在鎖定期後股票表現未能達到雙方協商的價格,上市公司承諾以等於或稍高於認購價格的價格買回公司股票。

這樣的私下協議可以保證基石投資者的利益,甚至是穩賺不賠。

從一定角度看,有時候,基石投資者就像是請來的演員和托兒,和售樓處請人排隊搶購差不太多。

二、傳美團9月上市

近來還傳出了美團將於6月22日港交所交表,今年9月香港上市,估值600億美元,這家成立於2010年公司,奮戰了8年,終要修成正果了。

坤鵬論:傳美團和滴滴今年也要去香港上市 其中有什麼內幕?

而就這幾個月前,特別是今年以前,美團方面一直表示,“沒有上市時間表”、“我們想上市立刻就可以上市,但這不是最好的選擇”。

但就在4月初,王興的話鋒開始有些不同,“過去這幾年,我們一直努力確保公司隨時能夠上市。”

同時,美團去年的表現也算亮眼,交易額達3600億元,收入達330億元。除了外賣持續虧損,整體業務已經實現盈虧平衡,收入同比三位數增長,公司賬上實際資金儲備已經超過30億美元。

而且美團在2017年10月,完成了騰訊領投的40億美元F輪融資,當時估值為300億美元,是全球估值第四高的獨角獸企業,去年全年交易額達570億美元。

按照慣例,一家創業公司經歷過D輪、F輪融資後便會考慮上市事宜。

另外,與美團合併前的大眾點評,第一筆融資可以追溯到2006年,12年了,無論是人民幣基金還是美元基金,都到了該退出的時候。

那麼結合美團上市的傳聞,似乎也就不難理解,美團在今年為什麼變得如此高調和激進,又是做打車,又是收購摩拜,明顯是為了做大盤子,獲得更高估值去的。

5月19日,美團外賣方面宣佈,其平臺日完成訂單量已經超過了2000萬。

此前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年度報告(2018)》中顯示,美團外賣擁有外賣行業將近62%都市場份額。

以上數據充分證明,美團在外賣領域基本已經夯實了自己的第一地位,這對於IPO上市有著極強的背書作用。

另外,美團採取的是難度相當高的多線作戰策略,除外賣外,還涵蓋了酒店、旅遊、打車、票務、短租、美業、家政、共享充電寶、生鮮電商等多個領域。

有人認為,美團太分散,多線作戰強敵環伺會拖後進度,但坤鵬論卻認為,這恰恰體現了王興在戰略上的明智,他早早參透了平臺就是要玩命榨取流量的剩餘價值,有主業務支撐流量成本,越多服務越能攤薄流量成本,提升流量價值,最終還能圈成自己的生態圈,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生活服務解決平臺。

而且只要有不錯的主營業務提供收入,提供現金流,那麼每進入一個新領域,都相當於光腳不怕穿鞋、毫無包袱的野蠻人,搶一點是一點,實在幹不過,拍拍屁股走人,都不會有太多損失。

得流量者得天下,互聯網的致勝邏輯從來沒變過。

坤鵬論:傳美團和滴滴今年也要去香港上市 其中有什麼內幕?

當然,我們也要承認美團所進軍的大部分領域,都屬於格局基本已定成熟領域,比如:酒店和旅遊業務,有著攜程、同程以及飛豬等強勁對手;新零售領域,雖然它先後投資了掌魚生鮮、猩便利、康品彙等商超,但面對阿里以及傳統商超,幾乎沒有優勢;出行方面,雖然也在一些城市開展了網約車業務,還收購了摩拜,但相比滴滴還是有著不小差距。

坤鵬論認為,美團想要真正成為這些領域強勁的競爭者,還需時日以及不菲資金,而之前的網約車試水,似乎也是王興在向投資者們展示樣板和秀實力,只要給我足夠的資金,就算是滴滴又如何!

如果要挑美團的問題,坤鵬論感覺,技術這塊是其比較大的短板,據說美團的無人車今年將會在一些園區道路上測試運營,爭取明年實現片區化運營,但似乎到現在還停留在據說層面。

三、傳滴滴也在向香港奔去

坤鵬論:傳美團和滴滴今年也要去香港上市 其中有什麼內幕?

5月23日,據香港經濟日報報道,滴滴最快下半年啟動上市,已初步決定落戶香港,市場估計市值可達700億~800億美元。

該報道稱,滴滴自上月開始已尋求上市諮詢,目前正與投資銀行進行上市前工作,公司暫時對所有上市方式持開放態度。

換句話說,繼小米後滴滴很可能成為又一個以同股不同權形式上市的公司。

市場消息還稱,滴滴正在密切留意小米的上市進程,特別是招股反應,如果小米的招股反應熱烈,市場氣氛良好,它就會加快上市步伐。

滴滴2017年的交易總額在250億至270億美元,主要業務虧損超過2億美元,整體虧損超過3億美元。

2017年完成74.3億訂單,出租車每日訂單1500萬,專車每日訂單600萬,順風車每日訂單50萬。

滴滴目前公佈的累計融資是186億美元,但由於部分融資未披露,滴滴的真實融資金額應該超過了200億美元。

有消息稱,滴滴目前賬上仍儲備著100億美元。

2018年3月初,滴滴預計2018年其主營業務將實現盈利,淨利潤有希望接近10億美元,公司整體“微盈利”。

這麼一盤算,滴滴真的不缺錢,那不缺錢的它為什麼也要上市呢?

坤鵬論:傳美團和滴滴今年也要去香港上市 其中有什麼內幕?

坤鵬論認為,首先是投資人急需其上市,套現走人,滴滴在2016年6月就完成了G輪投資,其後又進行了8輪戰略投資,投資輪次之多,也算是少有了。

其次,滴滴已經是中國的絕對第一,有調研數據顯示,滴滴出行在網約車APP行業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每100箇中國移動網民中就有12個是滴滴出行用戶,排名第二的神州專車市場滲透率為1.37%,其餘網約車APP市場滲透率均低於1%。

雖然還有不少競爭者沒有死心,但短時間撼動其地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夯實了國內市場的地位後,滴滴早就開始了全球征戰,據程維透露,除東南亞及日本市場外,滴滴的戰線還延伸到了墨西哥。

一旦走出國門,滴滴就要面對Uber這個老對手,儘管當初Uber在中國走了麥城,折戟沉沙,但在全球範圍依然是個響噹噹的對手,而且這個對手一樣融資能力很強,目前至少已經募集了超過157億美元的資金,不缺錢。

競爭對於網約車這個領域往往就意味著燒錢,需要大量資金去解決對方帶來的威脅,上市意味著更加便捷的融資渠道,和低廉的成本,這對於雙方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逐至關重要,誰先上市,誰就能取得主動。

此前,Uber CEO達拉·科斯羅薩斯曾表示最快將在2019年IPO。

再次,滴滴融資多,相應估值也在不斷上升,但對於一線市場來說,能否認可其超高的估值,絕對是個未知數。

之前有消息稱,滴滴保守估值將達到1200億美元,甚至還有機構給出了最高的預期上市估值——2200億美元。

不少投資人認為“滴滴的估值已太高,如果沒有很好的估值支撐,IPO是有壓力的。”

所以,在合適的估值之際上市,才是明智之舉,目前看來,700億~800億美元就是個合適的估值。

坤鵬論:傳美團和滴滴今年也要去香港上市 其中有什麼內幕?

和美團一樣,2018年的滴滴高歌猛進,積極拓展業務板塊,目的很簡單,榨取流量剩餘價值,同時撐起和提高整個公司的估值,最典型的就是與美團的外賣之戰,據說,滴滴將於6月1日開進南京,這是滴滴外賣繼無錫之後上線的第二座城市,也是上線的首座省會城市。

另外,滴滴還在單車、金融等板塊持續發力。

不過,相比美團順利收購摩拜,滴滴的單車領域有些坎坷,有消息稱5月,ofo的戴威拒絕了滴滴出行提出的潛在收購要約,並號召公司員工“戰鬥至最後”。

而它的青桔單車和小藍單車力量還小。

在金融領域,滴滴低調上線了信貸、理財、保險等多種產品,還通過獲得支付牌照提前打通其在金融領域的業務佈局,未來或推出面向客戶端的支付方式。

坤鵬論:傳美團和滴滴今年也要去香港上市 其中有什麼內幕?

坤鵬論在寫這篇文章時對滴滴和美團進行了全面回顧,它們之間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比如:

業務模式都是線上線下結合;都是在殘酷的大戰中存活下來的鬥士;資本對它們都青睞有加,寄予厚望,不斷虧損,遲遲無法規模化盈利,但還不斷能融到資,甚至它們背後的投資方都近乎翻版;都基本算是騰訊系旗下,並被業界認為,未來可以和頭條一起成為新的三座大山——TMD。

所以,坤鵬論甚至在想,它們在網約車和外賣的直面衝突不會是提前商量好的吧?

一個人嚷嚷興不起太大風浪,兩個人演場鬥戲才會吸引眾生。

而兩家在網約車和外賣方面喊得很兇,但實際卻相當剋制,其目的是用小規模的落地來向投資人展現它們的未來輪廓和版圖,還有就是用行動告訴投資人,只要我們想,只要我們有錢,我們什麼都能做,並且還能做好!

聽說,王興和程維是多年的好友,那麼他們會不會是,好基友,手拉手,一起香港上市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