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学校将教师的管理交给签到机和考勤员时,学校的发展会怎么样?

暗香屋

写在前面的话

教师考勤,是学校管理的一个环节,本来无可非议,但为考勤而考勤就失去了意义,考勤的目的是为了让教师在校安心工作,制约教师不要随意离岗,遵守学校劳动纪律的一种手段,但随着指纹签到,刷脸签到的介入,开始变味,老师有意见,缺少人性化。



手洗干净,不然的话,不认你。

现在来说一说,理一理。

一、签到机和考勤员

1、有的学校一日三签到,早中晚各一次,除此之外,早操、开会、教研、坐班、学习培训、劳动等都要指纹签到。

2、上课,考勤员检查登记,校领导巡查登记,开会时政教员登记,请假时,年级主任批,教导主任批,校长批,门卫批,光找人批完假条也得多半个小时。

3、每天的签到跑来跑去,给机器“握个手”,或给机器“笑个脸”,还看人家愿意不愿意,不识别你,你就三番五次去迎合人家,直到人家认可你为止。



【笑一笑,来签到,你不笑,刷不了。】

二、缺乏人性化

1、有的年轻教师工作忙,有时就忘了;有的班主任,正和家长沟通,签到时间到了,赶紧匆忙离去,家长一脸无奈。有的老教师,记性不好,总是忘签。

2、以机器为准,明明你整天在校,忘签就是不在校,教师喊冤叫屈,而又无可奈何。

3、今天没电,机器放假,老师就自由了,不出去的都要出去走一走,释放一下久违的情绪,平复一下压抑的心情。

三、领导的无奈

1、把考勤交给机器和考勤员,说明了学校领导对教师缺乏信任,对教师管理没有更科学的办法,以人为本更是无从谈起。

2、现在,考勤对教师来说,成了一种负担。主课教师,每天五六节课;班主任早操跟班,午休、晚睡检查。他们哪有时间逛街,哪有时间办私事,而签到时间是固定的,机器不等人,迟一分钟都不行,无奈呀!

3、事实上,学校里,孰轻孰重,谁代课多少,领导、教师都心知肚明。而代课少的教师,年终的考勤反而更好,因为他们有更充足的时间去签到呀,不公平呀,于是乎,教师有了意见,干群关系紧张,学校出现了不和谐。



【让我先签,我还要上课呢。】

四、积极改进

1、作为教师,考勤我不反对,它是学校管理的重要一环,但科学化、人性化、公平化都有待改进。

2、去年,取消了指纹签到,改成了刷脸签到,并全县联网,统一管理,月终公示。这种僵化的、机械的管理更是模仿公司和企业的管理,学校和公司、企业能一样吗?亏你想得出来。

3、我主张抽样检查,和随机签到相结合,对没有按时签到的教师要了解原因,是公事还是私事,是在处理突发事件,还是和家长谈话,这都很有必要。

如果学校成了机器管理人的学校,那教师就有可能主动变成机器人,这样的学校还有活力?这样的教育还能以师为本、以生为本?这样的学校还能活力四射、蓬勃发展?



让教师教书为本,育人为真,让教育走向正途。


瓦良格

我看到这个问题我笑了,为什么?因为我县在教育系统现在正在热议一个问题,不是用签到机签到的问题,而是将各学校的签到机联网,并且一天签四次到。

我想当一个学校将教师的管理交给签到机的时候,先不说学校的发展会怎样,先来说一下这么做可能带来的弊端:


1.老师的自尊心受到践踏,沒有采取这种方式的时候,老师按时上下班,甚至主动加班加点工作,而现在老师的工作热情沒有了,到点来到点走,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2.干群关系受到影响,有的老师心理有怨言不说,领导布置的工作也得过且过,有好的建议也没人去提,领导爱咋干咋干与我无关,使学校原有的和谐、你追我赶、各抒己见的氛围不存在了。

3.遇到突发事件怎么办?比如:在上班的路上遇到学生家长想了解孩子最近在校的表现,你又要签到,否则迟到旷勤,怎么办?怎么办?万一遇到学生打仗怎么办?你俩先打着,我签完到回来再解决?

如果要真的出现以上现象,学校的发展会好吗?大家想想。


马到成功123173386

现在每个学校都实行签到制来确定老师的出勤,签到方式也五花八门,像我们学校,开始是领导在值班室等着老师们签到,过了一学期后又实行到级部办公室签到,然后每天由领导小组成员督察。倒是还没出现像临边学校那种指纹签到和刷脸签到。

签到制度属于学校管理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解决教师上课迟到、开会迟到、或教师旷工等不良现象,有利于领导干部实行对学校的干预和管理。当然这种举措也可以避免部分教师随便外出,很好的督查老师的教育工作。

但是这种签到机制就如同把双刃剑,给学校管理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它的不利方面

1、它势必会影响兢兢业业奋斗在一线老师们对工作的热情

广大一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学校交代的任务,难题学生的处理,填不完的表格,处理不完的班级事务,他们埋头苦干,没有怨言,甚至有时都会忘记签到。

他们很少请假,有的老师甚至从来没有请过假,没给学生耽误过一节课,任何制度的制约对他们来说都是无用功。他们很多会想,我们不是小孩子,不知道来上班,为什么还要受这种制度的制约?

寄宿制的学校,老师晚上要值班,早上要去查卫生,没有到规定时间来签到怎么办?还是让他风风火火跑到校门口去刷脸按指纹,跑到值班室签上字,代表他已来校。

2、它会影响某些有特殊事情的老师对待工作的态度

每一位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都深刻的明白,学生的课耽搁不得。但是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谁都不敢保证家里没有特殊事情。假如遇到家里的老人、孩子生病住院该如何做?如果自己生病怎么办?是任凭分数一点一点的扣掉?如果是这样,那就会有伤热爱工作的老师们的工作热情,反正考勤分数就这么多,扣掉了大半,考核成绩肯定会倒数,老师们对待工作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

3、无论怎样严格的考勤制度,总会有“落网之鱼”

签到制度,无论怎么严格,总会有些老师从中作弊。我经常听到同事抱怨,XX位老师请假比我多,也没扣分。这种情况就会造成某些老师心中的不平,也会影响他正常的工作。

再者,某些领导对签到的干预,与哪个老师比较相熟,从中抹去名单,这样的事情也会存在。如果有不公平的因素,就会受到老师们的抵触。

所以,签到制度的利与弊对老师影响如何,就要看学校来怎么实行,怎么量化,怎么考核。


敏家的小淘气

不管是出于形式主义,还是管理的需要,我觉得老师都没有必要太义愤填膺。其实在一线工作的人都知道,班主任/主科老师他们的工作都挺忙的,在规定的时间要进行指纹考勤,很多把精力用在和学生谈话,上课拖堂,和家长沟通的老师一定会出现忘记考勤的事。也非常有可能出现工作安排最轻松的老师,他们的考勤结果却最好的情况。

其实从学校管理人员的内心来说,考勤的状态和老师的工作状态,大家都心里有数,对于一个庞大的组织机构而言,任何的考勤和管理都是对所有人的,并非针对极个别的人。

有老师一定会说,我辛辛苦苦的把时间全用在学生身上,全部用在教学上,全用在备课上,全用在和家长的沟通上,却因为考勤结果不理想,而影响自己的收入,职称的晋升,还不如就顺从学校的管理制度,少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要知道,对于大部分的管理者而言,每个老师的工作状态,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大家全都看在眼里。就像我们站在讲台上,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家庭状态,上课时听讲的认真程度,道理是一样的,我们不会因为某个学习成绩好的孩子,一次没有完成作业,就对他们实施“打击报复”。同样学校管理者对老师提出考勤的要求,道理也是类似的。

而且说良心话,在每一个学校有很大一部分的老师会各种偷懒,如果连形式主义的管理都没有,有部分老师的工作真的会不在状态。


九斗学生心理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一旦一所学校将老师的管理交给签到机与考勤员,就已经说明,这所学校的领导与老师之间已经完全没有了信任机制,校长的管理水平也就值得严重怀疑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学校和工厂、公司、以及其它类型的事业单位是完全不同的架构与工作方式,根本无法等同效仿。

学校老师整整一学期的任务,其实在本学期的开始就已经完全决定了。谁担任班主任,谁担任什么科目的授课老师,除非有特别特殊的原因,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随意在学期中间更改的。

班主任教师、科任老师的稳定性,对学生非常重要,很多情况下,一位科任老师的变动,都可能引起全班学生对相应科目学习兴趣的下滑,甚至整个班级成绩的下滑。

因此,有和没有签到机进行考勤,每个老师的工作量都摆在那里。

但签到机因为包含了太多的不信任因素,往往会影响到老师的教学心情。尤其是在老师本身并不耽误上课、却可能因为别的原因稍微要晚到校的情况下,必将会影响老师一整天上课的情绪,哪还谈什么教学?

因此,在老师不耽误上课的前提下,一味按固定时间上班,一点机动都没有,我认为是不妥的。


感动时代

如果一个学校要靠签到机摁手印来管理的话,这绝对不是好的管理方法。我是不赞同的。

以前的时候,本人所在的学校教师纪律也是比较涣散的,有些领导提出来要进行强制管理,安装签到机、各个教室安装监控,被现任一把手否决了。如果教师,为人师表的老师,办公室里安装签到机,那教师还怎么为人师表,学校不信任教师,谁还信任教师?

后来,我到江苏的一所学校参观,老师们一下校车,就跑步到办公室,原来还差几分钟就要签到了。负责管理的,是我的同学,他说,谁也不例外,连校长也不例外,一律签到,谁迟到了照样扣钱。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活真的不好干,得罪人不说,教师还有怨言。



最后,我查到了许多优质学校,凡是优质的学校,管理都不会用这种最为古老的方法。

最近读管理学,谈到学校管理,最原始的方法就是人治,其次制度管理,装上个签到机,看似科学,看不到背后的温情,最好的治理是人文治理,文化治理,靠文化才得人心,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的,才能劲往一处使。

通过一个小小的签到,看出学校的管理层次,看似省心省力科学的背后,却有着不一样的文化,这是校长怠政的表现,是校长无能的表现,如果靠这个管理,是难以领导好一个团队的。

不妨进行刚性的制度和人文有机结合,真正为教师着想,为教师谋福祉,才是正道。

如果非要装个监控、装个签到机,一是有可能造成教师的心理负担,造成逆反心理;二是难以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和凝聚人心的学校氛围;三是干群关系更加紧张。

我是不建议这样做的,事事靠强制,何来的自觉啊。教师还有什么脸面面对自己的学生!


无声故事

在现如今的职场生活当中,想必大家已经对于早上上班要打卡,晚上下班也要打卡的这种记录自己上班时间的方式习以为常了。

对于教师这一群体而言,大部分学校也在采用打卡机这种方式,记录每位教师的出勤情况。

采用这种方式,本质上是从提高学校后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出发,将新型快捷的电子设备用于实际工作当中,便于工资的结算,取代过去考勤员复杂的工作程序和流程,顺应时代的潮流。

可是,在现实生活当中,老师们往往都是早晨按照固定时间打卡签到,那打卡后的时间一直到中午休息或者下午下班的这段时间里面,他们也是一直在教学的第一线,按时上班,问题是做自己分内的应做之事吗?

我想,这个过程不用纠结,每个提问者的心中都有不同的回答。

签到机和考勤员从更多的角度上而言只是督促学校里的教师团队按时到岗,尽早进入到工作状态当中的一种督促方式,而不可能完全取代管理者们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教师们如果只是早晚固定时间打卡,之后离开学校去忙自己的事情,或者是并没有离开学校,但是同样也在做着和教学没有任何关系的私事,那试着想一下,只是大家上下班按时打卡这件事情,那就只是表面功夫。

因为管理者既不能从学校内部达到管理老师,提升教学水平和技能的目的,同时也无法杜绝老师虽然人坐在办公室,但是心早已经不知道飞到了哪里的尴尬。

所以,作为学校管理者的领导,一方面要从制度上严格要求自己的教师团队,按时到岗,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对于老师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作为一名老师经常迟到早退,那还有什么资格去天天要求学生按时到校,好好学习呢?

同时,学校的管理者们也要从思想和行动上抓起来,督促老师完善自身,提升教学水平,紧抓学生动态,长此以往,两方面的手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才可能会达到学校管理者的最初目标,否则如果将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依赖于机器和考勤记录员,那是不明智的做法,效果也甚微。


小桔灯

看到这个问题,很自然地想到那句“一流校长抓文化,二流校长抓成绩,三流校长抓考勤”。其实,个人并不反对教师坐班和学校抓考勤,毕竟,学校的很多工作需要藉此才能更顺利开展。但如果真像本题所言,当一个学校将教师的管理交给冷冰冰的签到机和公事公办的考勤员时,也就意味着学校已经没落或行将没落,也因此才会把人当做机器,而无需再倾注情感。

我所在的市区有两所省重点中学,都实行上班打卡制,其中一所同时还需要坐班。不需坐班的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它就像一个饱经沧桑、风烛残年的老人一样,再也跑不快了,所以教学成绩及学校声誉都不断衰颓,但老师的脾气却随学校的历史见长,校领导无奈,重振学校声威中的一步就是实行打卡上班。学校安装了指纹打卡机,但据说很快就被老师破坏了。之后换了新的,没多久又被毁坏,现在该校的打卡上班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老师上完课后就很难找到人。


另一所学校历史更短,但后来居上。教师出身的校领导深谙学校管理,同时推行打卡上班和坐班制度,但允许老师弹性打卡上班,即规定一周内可以有三个时间段有事不打卡不坐班,而且考勤结果的使用也非常人性化。因此,不论打卡还是坐班,老师们都挺自觉遵守相关的规定。由于上下一心,学校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声誉越来越高。不知是不是凡事都逃不过物极必反的魔咒,换了一任非教师出身的校领导后,雄心勃勃地想要更上一层楼,于是不断加强对教师的管理,从制度的制定到落实,抓得非常细非常实,不过事与愿违的是,不按时打卡和坐班的教师越来越多,好些教师经常相互代打,甚至把卡给学生代打。虽然大会小会三令五申,但仍然改变不了这种局面,学校的教学成绩也开始呈现下滑趋势。

这两所学校实行打卡和坐班签到的现状充分表明,学校对教师的管理应该以人为本,注重情感的沟通交流,因为教师是人不是机器,有情感有诉求,不能像现代化的工厂一样,一味地看重机器对人的管控甚或取代。须知,学校管理教师就跟教师教育学生的道理一样,应该是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一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成为人与机器甚至把人当作机器而变成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接触,那么这个学校必将沦为平庸甚至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


俗世飘鸿

劳动纪律的管理是学校教师管理的一个最基本的内容。

签到机也好,考勤员也好都是劳动纪律管理的工具或者方法,本身并没有什么好与坏,对与错。

但是,如果把劳动纪律管理当做学校教室管理的唯一途径或者重要途径,就偏离了教师管理的方向,也就达不到教师管理的目的。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这个职业的从业人员工作内容和工作效果和工作时间之间不是必然的正关联。

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面对的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工作对象,工作的时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出满勤干满点就是唯一标准。

机械的考勤,并不能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成绩和工作效果,如果过分强调考勤,必然会造成为打卡而打卡,为考勤而考勤。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工作很大一部分是良心工作和脑力工作,这种工作甚至是不分上下班的“全天候”的工作。在管理上肯定要适应这样的特点,而只注重打卡和考勤肯定不能促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会使教师的管理变得“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

这对学校的发展,有弊无利。


步武堂

我认为不管是学校还是公司,当把员工的管理交给签到机时,这个单位的管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首先是不人性化。我们学校从几年前开始刷指纹打卡了。学校距离家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家还算近的,有的老师需要坐两个小时的班车,遇到恶劣天气,堵车,交通事故,难免迟到。迟到一次扣掉半天的工资,即使上班了,忘记刷指纹,照样扣工资。

其次一线教师对刷指纹怨声载道。我们是大学,校园非常大,指纹机不在教学楼,而在办公楼,不管多晚,都要先去刷指纹,再去上课,不然等于白上课,而且还要扣钱。

最后行政人员出入不自由。由于学校在郊区,行政人员想早晨直接从家出门办事,办完事再回单位。这样可以,但是回来要补手续。为什么没刷指纹呢?去哪里了?要一级一级的回报签字。感觉这一天不是来工作的,就是来刷指纹的。

作为教师,干的是良心活,吃的公家饭,管理靠自觉,教书凭良心。给我们一个宽松自由的平台,才能培养更好的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