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能否采用华为的芯片?

思想时空

最近美国政府禁止任何美国公司与中兴通讯合作,这意味着中兴公司无法再获得高通骁龙芯片和安卓系统的使用权了。

所以,很多人就说,同为中国公司,中兴能不能用华为的麒麟芯片?我明确地跟大家说:不能。



为什么不能,为什么中兴不能用华为麒麟的芯片,其实这和华为公司的战略有关。

一、华为麒麟芯片产能有限。目前华为手机年销量达1.5亿部,差不多80%的华为手机都是用麒麟处理器,而麒麟处理器的代工是有台积电完成的。世界上代工厂商只有三星和台积电,三星要代工高通和自己的处理器,没有多余的产能。而台积电要代工苹果、联发科、华为麒麟芯片,所以也没有多余产能。

二、华为不会出售自身的麒麟芯片。目前华为的mate系列和p系列成功立足高端市场,而这两个系列都是用的华为自身的麒麟芯片。如果华为将麒麟处理器卖给其他手机厂商,那么华为就很难再控制自己手机的高端形象了,容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华为不可能因小失大。

三、中兴不会采购华为麒麟芯片。中兴以前采购的是高通骁龙处理器,因为高通是专门的芯片提供商,不做手机业务。而华为和中兴同为手机厂商,中兴采购华为麒麟芯片等于是受制于竞争对手,得不偿失。



有了这三点原因,就足以说明中兴是不可能采购华为麒麟处理器,中兴最有可能采购联发科处理器,因为联发科是全球第二大专门的芯片提供商。至于系统方面,由于中兴是改版系统,可能有机会继续使用安卓系统。


一周数码汇

答案是不能!一方面,华为是不愿意外卖自家芯片的,而且已经表态。另外一方面,华为如果把芯片卖给中兴,可能就会受中兴牵连,同样被美国进行产品和技术封锁。

至于中兴采用华为的芯片需要重新设计手机,华为的产能爬坡需要时间之类的反而都是小问题。中兴肯定愿意花力气重新设计,也愿意等华为的芯片,甚至高价购买也是十分愿意。问题是,华为跟中兴做这笔买卖不划算啊。风险非常高,收益非常低甚至为负。

一. 华为已经表态不出售自家芯片

在4月17日举办的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作为华为来讲,我们聚焦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聚焦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此外,华为表示中美关系等事情不是华为可以改变的,不以华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华为将专注于市场而不理会其他事情。同时被问及是否会出售麒麟芯片,徐直军明确表示麒麟芯片的定位是提高华为手机硬件的差异化,不会对外出售用来创收。虽然没有直接说不卖给中兴,但是,不卖给任何人自然包括中兴在内。

二. 华为为什么不肯“帮”中兴?

中兴是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华为为了救中兴搭上自己,而且也未必救得了中兴,华为肯定是不愿意草率出手的。虽然很多朋友出于对本国企业的关心,希望中兴可以渡过难关,但是勉强华为做一件风险极高,而且收益不高甚至会给自己带来巨大麻烦的事情,绝对不是明智之选。

华为帮助中兴,是很多网友一厢情愿的想法,并没有太强的可操作性。大家参考中兴违例向伊朗等被制裁国家出售设备导致的严厉处罚,如果华为出手帮助中兴,为了达到制裁的效果,美国继续加大制裁范围,封杀华为是完全有可能的。即使解决了芯片问题,由于本次中兴受到的是全方位的封杀,芯片之外的问题中兴也未必能挺得过去。

更尴尬的事情在于,华为的芯片也是很难离开美国技术的支持。现在中兴被封杀了,华为起码还可以正常运营。虽然在美国销售受到一些阻碍,但是没有影响生产,不影响根本。如果华为也被封杀了,那么就彻底打乱了中国在整个行业的布局。死掉一家中兴的确是一件让大家惋惜的事情,但是如果白白再搭上华为,那就太可惜了。

除此之外,华为一直被国外很多政府怀疑跟中国政府走得太近而多有抵触,尤以美国为甚。如果华为不顾商业利益死挺中兴,恐怕到时候就不仅仅是美国人信不过华为了,华为的海外市场恐怕会受到重创。因此,对于华为来说,把芯片卖给中兴实在不是什么明智的选择。

中兴当然愿意采用华为家成熟的芯片,毕竟是美国芯片之外最好的替代品之一。关键是华为不会愿意的。因此,中兴采用华为的麒麟芯片是不太具备可行性的。


镁客网

不能。三个原因。

首先,华为的麒麟芯片,是华为自用的。

日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不会将麒麟芯片定位为对外创造收入的业务,而是为了实现华为硬件上的差异化,没有计划将麒麟芯片对外销售。这是企业差异化经营的重要倚仗,就像苹果的IOS系统一样,只有与众不同,才能独具特色,从而实现自己的市场目标。

其次,华为芯片有诸多美国技术,如果华为敢将自己的芯片销售给中兴,那么华为本身也可能受到美国的惩罚,这种得不偿失的事儿,华为不能干、不敢干。比如华为芯片里面,核心部分CPU是采用的英国ARM的Cortex-A系列微架构,GPU部分采用的是ARM的Mali系列处理器,此外还有很多IP是国外公司的,生产制造是台积电完成的。虽然说华为自己做了海思处理器,但是这个SoC芯片并不能完全自主。

第三,华为芯片供应量不足。

华为本身还需要大量购买高通、联发科芯片,这说明华为自己的芯片供应严重不足,也就是产能跟不上企业的高速发展。自己家都不够用,怎么可能外销?

最后,华为与中兴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华为与中兴在全球通信市场,都是竞争对手。他们两家相爱相杀,不仅是在手机领域,从两家起步阶段就已经开始贴身肉搏,最早是在国内的电信交换机,投标竞争、告上法庭等事儿时有发生;然后战火蔓延到国外;然后在手机领域……业务高度重合,市场高度雷同,两家风格又近似,这简直就是“一生的宿敌”。

但到目前,虽然中兴也高度注重研发,比如中兴在2017年的研发投入达到了129.62亿,占总营收的11.91%。但华为规模更大,在研发上投入更多,取得的成果更显著,2017年华为研发投入897亿元,占总营收14.9%。2017年中兴营收1088亿元,华为超过6000亿元。营收规模上,中兴也只有华为的六分之一。

不管从哪个方面,华为都没有理由给中兴提供芯片。


波士财经

专业人士来答一下。


先说结论:华为不会把芯片卖给中兴。这其中有两个重要原因。


1. 华为的麒麟芯片产量小,自己都不够用


华为的麒麟芯片从推出以来,一直都是用于华为手机的自产自销。但即使麒麟芯片全部用于华为自家的手机,也不能满足华为手机对处理器的需求。华为的手机上,还用了很多高通和联发科的芯片。


为什么华为的处理器产量这么少?


因为华为只有设计芯片的能力,没有生产芯片的能力。像三星,就既可以自己设计芯片,也能自己生产芯片。


现在最强的手机处理器,比如苹果 A11、高通 835 和华为麒麟 970,都是用最先进的 10nm 工艺生产的。


工艺前面的数字越小,说明制程越先进。我们手机里的芯片,制程工艺好不好,决定了芯片的性能。


目前 10nm 的生产工艺,是垄断在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手里的。请看下图:


上图的 TSMC 就是台湾省的台积电,SMIC 就是大陆最强的中芯国际,可以看到中芯国际目前还只能量产落后的 28nm 工艺,这可是三星和台积电在 4 年前用的过时工艺啊。


华为设计的麒麟 970 芯片,放眼大陆,没有一家晶圆厂有能力生产,所以华为只好委托台积电生产。


而对于台积电来说,最重要的客人是头号金主苹果,其次重要的是同为台湾企业的联发科,华为只能排到最后。


在 10nm 产量不足的当下,台积电优先给苹果和联发科生产,和华为签约的量不大。所以华为的麒麟处理器一直产量不足,自家用都不够,更别说给竞争对手了。


不过大陆的半导体行业进展神速,中芯国际已经在研发更先进的 7 nm 工艺了。到时候,就能一举产量不足的问题。


2. 华为的芯片是自己的杀手锏,不会卖给对手


华为和中兴,在市场上是竞争对手。在手机同质化的今天,各家都在拼命寻求自己的独家卖点。


对于华为来说,自家设计的芯片,就是自己的杀手锏,是华为高端手机的差异化卖点。

华为的高管就曾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过麒麟芯片是用于提高华为手机硬件的差异化,不会对外出售用来创收。


对于中兴来说,眼下可以考虑的策略,是像三星或联发科采购处理器,但无论怎样,都被严重扰乱了产品研发的进度,损失惨重。

中国企业想要真正崛起,还是要掌握核心科技啊,才不用看美帝脸色啊!


陆家嘴文青

不能,日前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不会将麒麟芯片定位为对外创造收入的业务,而是为了实现华为硬件上的差异化,没有计划将麒麟芯片对外销售

事实上海思的麒麟处理器也不能做到完全自主,比如里面最终要的CPU部分是采用的ARM的Cortex-A系列微架构,GPU部分采用的是ARM的Mali系列处理器,此外还有很多IP是国外公司的,生产制造是台积电完成的。虽然说华为自己做了海思处理器,但是这个SoC芯片并不能完全自主。

即便华为海思想对外出售芯片也不是短期内能办到的,一个芯片对外销售是要做很多的工作方便二次开发调试的,此外还要提供很多技术支持,在这方面联发科做的最好,高通也不差,三星这么多年都没做好,海思从没对外销售过更不用说。此外麒麟系列处理器的成本整体是要比联发科和高通贵的,因为规模没有那么大。

虽然中兴不能用高通的芯片但是公开市场上还有联发科和三星可以选择,华为也并非第一选择,更何况华为根本没打算卖。


萌哈科技

华为:我的麒麟是自用的,不卖!

4月17日,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在深圳举办,这是华为连续第十五次举办这一大会。来自全球的500多名行业分析师、通讯、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意见领袖及媒体到场。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大会上强调,华为自己做芯片仅仅定位来承载自己的硬件架构,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以及低成本。
到现在为止华为没有任何想法和计划把麒麟芯片对外销售。
此外,他表示,华为在智能手机方面,从来都明确是多芯片供应的战略。华为的手机不会全部用麒麟芯片,高通、MTK和麒麟都是华为智能手机的芯片供应商。多芯片供应的战略会继续坚持,这样才能确保智能终端的业务健康发展。
“不能吊在一棵树上。如果吊在一棵树上,哪一天麒麟芯片落后了,我们的智能手机怎么办?”徐直军称。

红谷新视界

中兴可以使用华为的产品,不过可能需要有个磨合期,在技术上亦有一个无缝对接的过程。两家公司虽然是竞争关系,但此时此刻,相信华为会挺身而出、拔刀相助。

特殊情况下由主观部门协调,在理论上华为供应芯片给中兴这个方案能够实现。中兴公司对芯片的需求量也比较高,一笔稳定的交易对华为来说何乐而不为?对于全局来说则是双赢。

然而,现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芯片使用许可的问题,而在于国产芯片的质量。国产芯片能不能完全取代高通的进口芯片,还是个未知之数。尽管目前国产芯片发展速度很快,但在技术积累和技术领先方面仍然不如进口产品,所以两家公司的深度合作能否实现还是个未知之数。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对于美国的无理限制中兴应该早有准备,毕竟前期双方已有过招,被中兴的太极神功所化解。对于美方的刁难,没有必要过分放大其后果,也勿能过份轻视其危害。

中兴公司只有战略上藐视对方,战术上重视对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借此机会,国产芯片能否突出重围,希望就在新一代科技人员身上。

欢迎IT专家批评指正!恭祝各位本周工作愉快!


陆燕青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说说中兴这家企业,我本人就在深圳,在电子原材料行业摸爬滚打了十几年,应该说和深圳各行各业的电子企业打的交道比较多,以下我说说深圳电子行业的几个现象,其实也是中国电子制造业的缩影,希望通过中兴事件能够引起各个行业电子产业的大佬们的重视。 深圳盘踞着不计其数的电子制造企业,其中行业龙头企业在深圳的更是盘踞了很多,比如通信类,医疗类,激光仪器类,虽然这些企业都有相应的研发部门,有的甚至有自己的研发学院,还有的在海外建立了研发中心,但是基本上清一色的都是产品应用设计开发,但是对基础材料研发可以说几乎是零,这样说有些绕嘴,那就打一个简单的比方,我们目前的电子企业就好像一个厨师,只是会钻研菜如何做的好吃,如何提高厨艺上,但是没有想过菜如何种出来,肉如何饲养出来。平时都是在市场里买,所以当菜和肉在也买不到的时候,那么厨师也只能干瞪眼了,厨艺在好也没用。 中兴据我所知,每年有数不清的官司,有数不清的供应商的在告他,其实类似中兴这种龙头企业在各行也基本一样,大的电子制造企业对原材料供应商的压榨可以说用到了极致,在这些企业里,当家人给出的目标只有两个,用尽一切办法降低采购成本,一个产品配套的供应商可能几百家上千家,像中兴华为这样的企业围绕在周围的配套供应商数以千计,想和他们这种企业做生意的多如牛毛,中兴正是抓住了这点,不缺任何供应商,所以各种霸王条款应运而生,简单点说一句话就是你要想和老子做生意就要完全听老子的,否则你就滚蛋,想和老子做生意的有的是。一轮又一轮的招标把各种材料的价格利润压缩到几乎没有利润了,像主控芯片这类的可能会好一些,因为他们招惹不起,但是除了主控芯片其他材料那就是案板上的肉一样,任由宰割,价格压到没有办法在压了,就开始各种拖欠货款,很多的货款周期长达一年甚至更久都不付给供应商,最后供应商因为恶意欠款连工人工资都无法准时发放,忍无可忍的供应商在这种情况下举着条幅去中兴总部楼下抗议,去法院起诉,供应商都是商家,商家为了利润凡事都可以商量,但凡有一点缓和的余地也不会做出这么极端的行为。 其实在芯片事件出来之前,贴片陶瓷电容(MLCC)就已经先出发一步了,从2年之前的每千只八块钱人民币的片容一路涨到了目前每千只捌拾元,而且这个势头有增无减,就好像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什么时候回归理性价格到目前都还是未知数,引起这场价格脱缰的原因起因正是多年来制造企业对供应商一轮又一轮的招标降价造成的,因产品的专业性,电子行业的供应链比较长,一个产品从工厂到制造商手里中间环节经历很多道,贴片电容是目前电子制造业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虽然这种组件材料成本不高,但是制作和生产难度大,生产设备昂贵,对生产人员的要求也很高,目前我们国内能够生产这种电容的厂家只有10家不到,能够大量应用到产品上的只有三四家,全球生产这种电容的企业不会超过三十家,用户觉得这就是基础材料就任意恶意压价,恶意拖款,在他们看来,这种电容的代理商、贸易商、分销商每天踢破了门槛子找他们做生意,结果价格越来越低,众多商家无利可图纷纷放弃,厂家觉得利润空间太薄,纷纷停产转而投产利润更高的高端产品,一下子标准品求大于供,市场出现了缺货,价格一路狂飙上去,一个从来没被制造商看的起小小的贴片电容就把整个电子制造业的脖子给卡住了,更不要说主控的芯片了。 另外用尽一切办法把制造出来的产品低价占领市场,用数量的方式弥补价格竞争带来的损失,所以大家看每年这些类似的企业都以销售额来作为评判企业唯一的标准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其实华为也基本是这么干的,大同小异而已。华为的海思也只是应用在手机上的芯片,其实美国要断的芯片不是通信终端手机的芯片,而是通讯设备比如交换机这些芯片。 所以说我们的所谓的龙头电子制造企业发力点都在如何降低成本和低价占领市场上,根本就没有想过如何在基础材料领域有所作为,如果企业初创期把追求利益和利润作为企业的目标这无可厚非,因为要发展,要生存,必修有强大的资金链作为保障,但是像中兴这样的龙头企业资金实力雄厚,还在一味的追求采购低成本和低价竞争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这个竞争力就很不足了,希望这次给所有的企业敲响一次警钟,当家人不要一味的追求低成本采购和低价竞争,应该考虑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搞基础材料的研发,如果实在没有这个能力,那么请善待你的国内供应商,与那些有研发能力和供应商结成战略联盟合作伙伴,不在是简单的买和卖的关系,利益捆绑在一起,才能走的更远。


村长风云

这几天,美国封杀中兴的消息刷爆了整个网络,这是今年美国政府对中国进行的第二个大动作。这个消息一公布,很多人都说中兴估计要凉凉了,根据目前的现实状况,中兴估计很难渡过这个坎了。

中兴与华为同是中国通信行业的霸主企业,占据了中国通信行业的半壁江山,那么,美国禁售中兴芯片,中兴能不能与华为合作,采用华为已经投入使用的自产芯片呢?我以为不太可能。

首先,此次制裁,不仅是禁售芯片,相关行业的其他产品和知识产权也在禁售范围之内,可以说禁售的很彻底。

华为的芯片和技术虽然已经成功用于自家产品上了,但是相较于美国的成熟产品还有较大差距。

再者,华为与中兴主要业务高度重合,甚至双方都视对方为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华为投入巨大资源研制的产品能那么轻易的给对手用吗?而且最近华为已经宣布,麒麟芯片将不会外售盈利,只会用于自家产品,这可以说已经断了中兴的念想。

就算华为愿意帮助同胞兄弟企业度过难关,把芯片卖给中兴用,这么大体量的需求,华为怕是也难以快速提供吧,增加产能那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人和单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芯片是电子产品最核心的部件,要与其他系统兼容,需要经过大量的测试和试验来确定产品可靠性等问题。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可能需要对产品设计做大量修改,这个修改有可能是颠覆性的。

所以,中兴的产品想要用华为的芯片做替代,绝不是嘴一张就可以的,要考虑很多方面的情况。

总之,没有核心技术,就要受制于人,就会挨打,这也提醒我们国家需要加快半导体产业国产化的进程。

最后,不管中兴在国内怎么样,毕竟是民族企业,希望他能坚持下去,不至于万劫不复吧


蜜蜂开飞机

华为麒麟芯片是soc,美国封禁中兴芯片,不是说芯片是最小的集成电路单元。他还是有很多元器件组成的。

比如。

1,cpu架构,智能手机cpu架构基本都是arm的,苹果,三星,高通大多都是在此架构上改进的,当然麒麟也是买的。

2,gpu,这方面也是买的,据悉华为的gpu是买的vivante。一般的soc的设计厂商都是买的。

3,从整个soc的设计和流片都是华为自主完成的,所以算自主研发的。但是目前soc最牛的还是苹果和高通。苹果主要自己用,高通专门卖芯片,所以小米,ov几乎都用的高通。华为的soc能自足自给,但是在技术方面不是全球最牛,还有差距的。

4,再说基带芯片,华为基带很厉害,但是目前和基带狂魔高通对比还是有差距。而且要注意的一点是3g时期的cdma技术几乎完全掌握在高通手中,4g时期的ofdm高通几乎掌握了百分之50以上的技术专利。再说,现在的5g,虽然华为提出了scma,都说有望写入标准,但也是有望。另外,高通的多址协议还是最大胜率的,所以在5g,高通在智能手机基带方面又是大量技术。所以,你做智能手机怎么也绕不开高通的专利集合,即使能绕来,你也绕不开英特尔。所以,小米在印度卖手机不用高通的芯片立马被爱立信起诉,用高通就安全。

所以,用华为芯片有啥用。

1,目前华为芯片自足自给可以,低端机估计用的也是别人的芯片,自身产量可能还有问题。

2,华为的soc仍然涉及大量的美国公司专利,怎么也绕不开。

3,中兴也能设计soc,不一定华为,找大唐电信这些也可以开发出来,但是技术还得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