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记忆:铁东三道街

铁东三道街南至二一九路,北至钢城街。1919年市街建成时称北三条町,直到现在一直是鞍山商业区的中心地带。因为棋盘格式的“井”字型街道格局,人们俗称这一带为井字街。

1988年新华书店在三道街原址改建落成,随后三道街与二一九路口西侧建成中国银行等大楼,对面是五交化公司的五层楼。再后来对面三经巷南部也被改造建成华艺大厦与三鼎大厦。

  改革开放前,铁东三经巷是一条饭店街,该巷南起文化街,北至青年街。巷子北端过街就是铁东圈楼的南门和南味商店。当时,分属市、区两级饮食服务公司的各类饭店如天津包子店,锅烙店、灌汤包店、吊炉饼店、清真迎宾楼、阳春饭店、无锡老正兴饭店等云集于此,此外还有信利熏腊店,新华电影院、铁东区文化馆也在这条巷子里。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声像大厦(现东升大厦)和华艺大厦先后开工建设,这条巷子南部的饭店搬迁到青年街至五一路之间的三道街一段,形成了著名的风味饮食一条街。

  对于铁东三道街,大家最熟悉的是从文化街到五一路之间的一段。有新华书店、广播电视器材服务部、老精华眼镜、大光明理发店、正大春茶庄、星火照相馆、人民照相馆(后来国华照相馆迁来合并)、干鲜果品店、刻字社、日杂商店、北极冷食店,以及后来的新风餐厅(风味饮食一条街)。

上世纪九十年中期之后,铁东商业区百货商场建大楼的的热潮告一段落。百货大楼一期工程之后,人们的消费热情还留在国营商场里,待其二期扩建之后,国营商场在服装、鞋帽及纺织品经营方面,节节落败于八卦市场的个体经营户,从1996年起,连年陷入亏损的境地。铁东圈楼在原址建起了跨二道街和三道街的银座大厦。1994年,其主体结构封顶之后,主楼的旋转餐厅成了鞍山商业区最显眼的烂尾工程,仅底部的裙楼百货商场营业,近几年陷于停业状态,直到2017年,才有新的接盘者对其进行改扩建。

  大型临街的国有和集体商业基本改造为新楼,其中,扩张过大的单位几乎都在为如何归还银行贷款而头疼,剩下商业中心区,从五一路西、二道街东、文化街北、青年街南至四道街西,中心地带是三道街,这个范围内的那些破败二层商业网点,都没有能力向银行贷款进行改造。在当时,面对这么一大片的旧区改造,很多投资商在考察评估之后均知难而退。

2003年,站前商业中心改造建设项目被列入市政府重点工程。当年5月,鞍山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中澳合资溢大置业股份有限公司站前商业区改造建设项目举行签字仪式,饱经风霜的鞍山站前“井”字街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

经过近三年的紧张施工,投资15亿元,金碧辉煌的鞍山景子街购物广场于2006年5月1开业,三道街变成了从商场南门到北门,贯穿商场室内一段玻璃顶的连廊街道,原来风味饮食一条街及其东侧,大鸟快餐那些旧楼原址现在是三角形的下沉广场。

鞍山记忆:铁东三道街

青年街南眺改造前的三道街,图上部是新华书店,下部画外是新风餐厅。


鞍山记忆:铁东三道街

日伪时期的北三道街南段。

鞍山记忆:铁东三道街

上世纪40年代的北三道街北段。

鞍山记忆:铁东三道街

上世纪50年代的北三道街北段,当时是百货公司。

鞍山记忆:铁东三道街

风味饮食一条街,人们记忆最深的是北极冷食店和四季面馆。

鞍山记忆:铁东三道街

三经巷无锡老正兴饭店,其对面铁东文化馆。

鞍山记忆:铁东三道街

1988年改造后的新华书店,人们多误以为这里是三道街的南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