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躁”的互联网时代,电商运营这个职业应该何去何从?(三)

上次说到浮躁的互联网电商时代,浮躁的是老板,很多老板对运营这个职业,误解太深,总觉得招一个运营,就是孙悟空来了,哪怕是死掉的店铺,你来了后,马上启死回生。

再来说一下这个所谓“浮躁”的互联网时代,准确的说应该是互联网+的时代,思维不更新,就如同诺基亚手机一样,转瞬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逝。商场如战场,这种血腥是通过数据来体现的,是通过银行卡里的人民币的数字赤裸裸的体现出来的。

我之所以喜欢互联网运营这个职业,就是喜欢这种数字从几位数迅速升到几位数的那种感觉。估计只要是有点小成就或者是小成功的人,一般都会体会到这种感觉,你有能力一下就转变成了金钱。唯一不同的就是,有的时候,打工的话,这个金钱大部分是老板的,自己做的时候,这全是自己的。那种汗水和付出一下子就转变成了金钱。

“浮躁”的互联网时代,电商运营这个职业应该何去何从?(三)

什么是浮躁的互联网+时代呢?浮躁的不是互联网时代,浮躁的人心吧,你觉得对吗?

自从用了互联网思维后,化缘的改叫众筹了,算命的改叫分析师了,八卦小报改叫自媒体了,统计改叫大数据分析了, 忽悠改叫互联网思维了,做耳机的改为可穿戴设备了 IDC的都自称云计算了,办公室出租改叫孵化器了,圈地盖楼改叫科技园区了,放高利贷改叫资本运作了,借钱给朋友改叫天使投资了 ……

这是网上的一个段子,我觉得这个段子手写的非常的不错,而且还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现在的思维方式变化之快。

2017年,在创业圈最火的词应该就是“共享经济”。一年多的奋发图强后,“共享们”今年猛然刹车,沦为死亡重灾区。截至目前,共有19家投身共享经济的企业宣告倒闭或终止服务。

之所以浮躁,是因为太盲目的跟从,觉得别人赚钱了,我们马上跟风,吃不上骨头也可以喝汤,这应该是最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吧!想着非常的好,模仿后再超越,结果是模仿后,汤都喝不上了。

“浮躁”的互联网时代,电商运营这个职业应该何去何从?(三)

那么,互联网电商的浮躁之处在哪里呢?

各种自媒体出现了,抖音,火山,区块链出来了,招区块链的年薪上百万(仔细想一下,人家年薪多少万,与你无关,你会计算机语言吗?)猫狗忙着大战的时候,微商杀出来,砍掉了一部分社群流量,应接不暇之时,突然杀出一匹社交化电商---拼多多,这个拼多多,在二年不到的时间发展到用户3亿。淘宝和JD开始浮躁了吗?流量为王的时代看上去好像要变成了粉丝为王的时代了。天猫和JD的平台流量下滑了不少。没有流量,如何运营?

其实,时代再浮躁,人心不能浮躁就可以了。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拼多多上的用户。

“浮躁”的互联网时代,电商运营这个职业应该何去何从?(三)

用户分析:

  1. 区域分析:中部地区、沿海城市都是使用人群最多的地带,东北、西南、西北等地区使用人数较少。一线城市的人比天猫来说少了许多,因为一线城市一般是比较喜欢购买比较有产品价值的东西。物质生活资料膨胀的今天,不会缺少什么物质,还是少一点质量好,品质好,特别实用的东西。

总结一下,其实拼多多这个平台对淘宝及JD的充斥很大吗?其实不是太大,人群都是二类人。就像长颈鹿和小羊一样,一个吃上面的草,一个啃下面的草,影响不大。除非是草没有了,长颈鹿不得不弯下腰来啃地上的草,但是小羊永远啃不到上面的草。自己想吧,有什么影响?

但是新的流量流向别处的时候,比如说在抖音和火山,这些小视频或者是其它的方向的时候,做为运营的你,要不要拉点流量回来呢?如何拉呢?

“浮躁”的互联网时代,电商运营这个职业应该何去何从?(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